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南台 《中国编辑》2003,(6):62-65
我曾在宁夏人民出版社策划室工作,搞过些策划,有的被采纳了,多数被否决了。被否决的我还不服气,写论文在刊物上发表,论证我的策划有理,但无济于事。于是我有了一个深  相似文献   

2.
正在申报图书选题时,很多人会面临这样的情况:自己精心策划的选题,往往会被总编以类似"同类书太多,没有创意"的理由否决,而被否决的可能是还不错的选题。笔者认为,很多选题被否决,不是因为选题本身有问题,而是在于选题策划书的撰写过程中,方法技巧没有把握好。"同类书太多",说明这个选题市场竞争激烈;"没有创意",对于图书来说就是没有市场竞争力。那么,什么样的选题策划书才能做到可信、有效,从而使自己精心策划的选题能够顺利通过呢?  相似文献   

3.
在申报图书选题时,很多人会面临这样的情况:自己精心策划的选题,往往会被总编以类似“同类书太多,没有创意”的理由否决,而被否决的可能是还不错的选题.笔者认为,很多选题被否决,不是因为选题本身有问题,而是在于选题策划书的撰写过程中,方法技巧没有把握好.“同类书太多”,说明这个选题市场竞争激烈;“没有创意”,对于图书来说就是没有市场竞争力.那么,什么样的选题策划书才能做到可信、有效,从而使自己精心策划的选题能够顺利通过呢?  相似文献   

4.
关于“新闻策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在十分流行策划,各行各业,企业事业,大到走向世界,小到产品包装,都要策划。大众传播媒介自然不甘人舌。于是各个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也都把策划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总编、台长牵头,业务骨干参与,更有一些人专门负责策划。于是广告要策划,版面要策划,晚会要策划,电视剧要策划,连新闻也要策划了。策划之说,古已有之,是谋划、计谋、筹谋的意思。策划和规划、计划不同。规划是指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计划则是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我以为,策划是介于规划和计划之间的一种筹谋,它既要有…  相似文献   

5.
1986年8月,我研究生毕业进人湖北^民出版社工作。次年9月的一天,总编约我谈话,告诉我组织上决定任命我为古籍编辑室副主任,主持该室工作。总编说了许多劝勉的话、其中有一句给我印象很深,他说工作一年即行提拔的人在出版杜是少有的。回睬起来,这句话里包含着多少担心,但当时我并不能够领会,有的其是自满.那时我不像现在这样爱酒、但当晚也自剖自饮闹了个大红脸、心里飘飘然,甜滋滋.  相似文献   

6.
现时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编辑在选题策划、关注选题市场定位的同时,对其经济效益的考量也越发重视,一些选题因经济效益不达标而被直接否决。如何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笔者从近几年工作实践中选取些案例,与同道共享。  相似文献   

7.
“评论员永远在爬坡”是一位老评论员说的,也是我干了五年多党报评论最大的感受。 刚干评论时,分管总编说“评论很难”。当时,我并没在意这话,觉得自己干什么都没难过,评论能有多难?评论不就是把件与讲话拼凑一下,有啥难的?直到开始写评论员章,我才知道错了,大大低估了评论难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我想要写一个普通人,一个不像有的人那样坚强,也不像有的人那样冷静,不像有的人那样聪明,也不像有的人那样理性,对,一个感性的人,一个努力在沙上建房子似的,想要建立自己积极向上生活的徒劳的人,也许还是一个捂着伤口不让别人看,自己也不看的乐观的人,一个实在不懂得和怎样去应付,弄得满身满心全都是伤的痛楚的人,一个怕被别人落下,被别人孤立,被别人抛弃的认真的人…… 无论如何,还是要像自己希望着的那样生活。我想,姚姚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就是她像众人践踏的泥路一般低贱时,她都没有放弃自己对生活的要求,都不肯将就…  相似文献   

9.
在媒体上,常报道社会“闲散人员”如何如何,有的还指责“闲散人员”是“不安定因素”。我看完全篇报道,也没看明白“闲散人员”究竟是干啥的。既然报道中未具体讲明,我也只好“望文生义”了:“闲”者,无事可干也。但对“闲”也要分析,无非是两类人:一类如我者,退休多年了,是地地道道的闲人。但这“闲”是我应当享受的权利,当属无可非议之类。二类是远未到退休年龄,无职业在家的。对这类“闲”在非议之前,更要慎重、细致分析:有的是单位效益不好放长假了,有的是破产买断了,有的是病退了,有的是尚未找到工作,当然,也有极个别挑肥拣瘦,高不成低…  相似文献   

10.
编家四忌     
编家四忌王建辉【武汉】我有时这样想,文章不要考虑开头,有话就说可也。这就直奔主题了。做编辑有四忌─——忌不爱书。从正面说,编书人首先得是一个爱书人。其实这并非我的发明。叶灵凤说过他是一个爱书人。陈原也说过出版社的社长总编要是一个爱书人,这是做好社长总...  相似文献   

11.
江泓 《河北广播》2006,(4):56-57
频道内部的年轻同事一直叫我“江老师”,开始不过是新来的实习生刚出校门见谁都叫“老师”的习惯使然,可后来真叫出了一些“好为人师”的坏脾气恐怕也是他们当初没有想到的。他们当中有多少人后悔,多少人不服气?不知道,反正一日为师,就要自觉把“传帮带”的工夫做到位,这却是我所奉行的为师之道。  相似文献   

12.
总编策划与贴近读者散议李树庭县市报贴近读者的问题,长期困扰着办报人。作为县市报的总编辑,应该如何围绕报纸的总体导向、总体构想、总体风格进行宏观策划,以体现贴近读者;围绕报纸的稿件组织、标题制作、图文配置、版面构划以及印刷出版质量,调动编采人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县市报贴近读者的问题,长期困扰着办报人。多年来,新闻工作者在这个问题上做了许多探索,但至今尚未尽如人意。作为县市报的总编辑,应该如何围绕报纸的总体导向、总体构想、总体风格进行宏观策划,以体现贴近读者;围绕报纸的稿件组织、标题制作、图文配置、版面构划以及印刷出版质量,调动编采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行微观指导,以保证贴近读者,这是深入进行新闻改革中总编们不能回避的问题。实践证明,有了这种策划,报纸就有可能受到读者欢迎;没有这种策划,报纸就有可能疏离读者,最终为读者所抛弃。因此,总编的策划对提高报纸的整体水平,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和贴近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我在出版社做过编辑、编辑室主任、总编办主任 ,后来担任社领导 ,也主抓编辑部门工作。在抓编辑工作的实践中 ,有过成功的喜悦 ,也吞过失误的苦果。对于总编办工作的重要性 ,有着切身的体验。现概括为“地位、作用、职能”六个字 ,谈谈我的体会。   一、总编办在出版社的地位  我认为 ,总编办在出版社处于“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位置。它的任务是 ,为达到编辑工作目标 ,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等工作。它是出版社的一个重要管理部门 ,在出版社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据我所知 ,有的出版社曾经撤销过总编办 ,但不久又恢复总编办的建制…  相似文献   

15.
乐升 《传媒》1999,(2):18-19
我想结合报纸审读工作,谈一谈总编如何把关的问题.根据许多总编多年的感受,也融进一些个人的体会,总编要把好报纸的关,做到不出错或少出错,起码要抓住这样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6.
与著名企业家过招,不仅是力量的竞争,更是智慧的竞争,不仅是速度的竞争,更是完美的竞争。作为张默闻策划机构的创始人,我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做好企业家背后的参谋,如何在企业家大战略背后做完美推手。  相似文献   

17.
在连续3年被上级表彰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的济南军区某团,流传着党委班子的这样几则小故事。团长常“参谋”“小伙子,这篇稿于我来帮你‘参谋参谋’。”这是团长李长清经常对战士报道员说的一句“口头禅”。提起李团长,报道员们都很佩服。政工稿件经他一“参谋”,主题更突出;后勤稿子经他一“参谋”,角度更新颖;特别是令报道员怵头的训练稿件,报道员更需要他“参谋”一番。今年新的训练大纲颁布后,报道员小耿在训练场发现有的连队战士不懂军号,竟出现了听着紧急集合号就寝的笑话。针对这个情况,小耿马上写了一篇消息寄往报社…  相似文献   

18.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现代中国人很熟悉的话。于是有的人就认为有了大学文凭,特别是有了名牌大学的文凭,就一定是大能人了。 我当了一辈子记者,教九流接触得可谓多也!深感没有知识,包括书本知识和实践中的经验性知识,当然不会有智慧。但有了那些知识,也不一定会有很高的智慧。知识不等于智慧。我们无论干哪一行,要有创造,要有突破,就必须有智慧。否则就只会重复旧知识、旧经验。为什么有的大知识分子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呢?为什么有的人讲起话来广征博引,一到实际矛盾面前就束  相似文献   

19.
从军报扩版之日起,就有了啦事明理》专栏,到目前为止,共见报45期。这是一个不定期见报的栏目,它的用稿原则是:有好稿就用,没有好稿就不用,所有用稿几乎全部是自然来稿。有的通讯员对我说:“在这个栏目上篇稿可真难呀!”其实,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关键是看选材如何。济南军区有位通讯员摸到了“门路”,一人就上了四、五篇稿子。从来稿情况看,大量来稿不能被采用,不是说稿件本身写得不好,而在于所选事例不符合本栏目的要求,不用析事即可明理,自然不会被采用。桥事明理——顾名思义,既要有可折之事,也要有可明之理,桥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标题的产生,在我脑子里“策划”了有些时日了。平时阅读本报和其他报纸,当加以对照比较时,脑海里不时萦绕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报纸办得好,有的就不如人意呢?为什么有的重大宣传战役打得很漂亮,有的就不能实现预期的宣传效果呢?这里面有什么“秘密武器”或者有什么规律可以探寻吗?毋庸置疑,“秘密武器”或者规律自然是有的,其中之一就是:新闻宣传的整体策划。现在,关注新闻策划的人多起来了,这是可喜的。新闻策划是一个大的概念,它理应包括着若干子概念小概念。如果把新闻策划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它还有若干分支,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