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陈红 《今日教育》2008,(1):56-56
美国数学家哈莫斯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做数学。”数学新课标积极倡导“做数学”,将过去的说数学、听数学、课堂中的数学,转变为做数学、生活中的数学。如何“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解释和分析”,“将现成的数学转化成做出来的数学”呢?  相似文献   

2.
对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超 《天津教育》2005,(2):48-49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数学.同时倡导学生学习数学应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一“问题解决”的过程。上述新课程所体现的重要理念中,都涉及教师要为学生学习数学创设“问题情境”。恰当的“问题情境”不仅为儿童学习数学拉开成功的序幕,也会成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领域的动力。然而,有的教师仅仅追求时尚.为了设计“引人人胜”的“问题情境”而绞尽脑汁,但结果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3.
“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必须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力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为此,《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各个部分都特别重视数学内容的展开方式  相似文献   

4.
李春慧 《考试周刊》2012,(81):74-74
数学教育的“再创造”教学方法,是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提出来的。他批评传统的教法“将数学作为一个现成的产品来教”、“只是一种模仿的数学”。我国传统的教法也是一题为一例,通过例题示范让学生模仿。这种“模仿数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能“模仿”而不利于“创造”,费赖登塔尔说:“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解释和分析,建立在这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我称之为再创造方法。”他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数学知识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  相似文献   

5.
数学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和生活经验。倡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在这种理念的倡导下数学教学务必要做到四个“突出”。  相似文献   

6.
讲究教学艺术的数学课堂 ,由于悬念迭起、疑窦丛生、波澜起伏 ,可以有效地“煽动”学生的情感 ,激发学生的兴趣 ,挖掘学生潜藏的智能 ,从而使教学取得更大的效益 .本文就数学教学的“三题”艺术谈些个人的见解 .这里的“三题”是指“大题小做”、“小题大做”和“借题发挥” .1 大题小做纯理性的数学教学已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而应走“理性和悟性相结合”的宽广道路 .数学以其逻辑严谨著称 ,培养学生用“环环相扣、滴水不漏”的思维链条来解决问题绝对是数学教学的“主旋律” .但这种“纯理性”的“主旋律”也有其一定的弊端 ,它不…  相似文献   

7.
李启阳 《考试周刊》2012,(39):78-79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努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这样教学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地强调接受和掌握,而忽略了发现与探究.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新教材编写中也设立了“数学探究”、“数学建模”、“阅读与思考”等学习栏目.  相似文献   

9.
铁钧 《宁夏教育》2005,(9):52-52
新课程极力倡导学生对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认为数学学习不只是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程度。更应该成为学生探究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合理、高效的教学策略是激发学生展示个性、积极参与、主动求知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而教学策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笔者先后执教过“圆锥体的体积”一课,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策略,收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薇 《陕西教育》2007,(3):38-38
如今的教学流行一种做法,即无论什么课,开始大都要“创设情境”。“情境”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意义建构。《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确实,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而应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的“再创造”过程以及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现他们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2.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整体设计应融入趣味元素、强化应用意识、立足协调发展,同时,有效融合生活教育,充分遵循身心规律,积极倡导互动互问,切实减轻作业负担并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为有效实现学生的科学、全面、健康、快乐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数学新课标理念的倡导下,动手操作被广泛地引入数学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的重要策略。然而,怎样的操作活动才能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建构?以下是三次“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5.
活动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实现了现实情境和数学知识的有效统一。“三环一核”活动教学是形成教学过程的一种具体形式,是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由三项子数学活动“数学问题提出”(简称“问数学”)、“探究数学问题”(简称“探数学”)、“述说学习心得”(简称“说数学”)和一项“教学...  相似文献   

16.
本课例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引领下,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数学式的“顿悟”. 1 以“疑”引“悟”——让思维灵动跳跃 自主疑问的产生是促使学生去思考和学习的原动力.执教者就是抓住了学生的这一特点,以“疑”引“思”,用明疑、暗疑两条线引导学生自悟,将学生带进了一个数学思维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等的基本理念.合理地创设数学情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达到上述教学标准.那么,常见的数学教学情境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8.
洪天助 《新疆教育》2012,(21):40-40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是非常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合作学习意识。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在我校已实施两年,起初我对课标中倡导的“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的教学理念,把握不准,常常是顾此失彼。或是有了教学的“生活味”,却少了“数学味”;或是有了“数学味”,却少了生活的真实性。通过对小学数学第三册“统计”一课的教学实践,使我懂得了“生活数学”和“数学问题生活化”的内涵。现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20.
“教学实验”是一种新的数学教学模式,神经官能症是为了探究式地发现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而进行的某种操作和思维活动。着重研究在“新课标”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地借助“数学实验”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