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斐波那契数列谈数学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斐波那契数列想到"黄金分割律"是数学美的集中体现.首先谈到数学美是人的本质力量通过思维结构的呈现;然后谈到数学美的六个基本特点:简单性、统一性、对称性、整齐性、奇异性和思辨性;最后谈到数学美的地位和作用,并谈到数学审美能力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数学和艺术的比较和联系、数学的艺术性质、数学美的存在及其特征:数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门艺术,数学美表现为对称、和谐、简洁和奇异,是一种理性的美。数学理论和艺术形象的形成都是选择、提炼、集中、概括、典型化、理想化的过程,指出了数学和艺术都在恰到好处近似地描绘世界。  相似文献   

3.
数学中存在美。数学教育是美的教育。数学教育不仅具有智育功能,而且具有美育功能。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发现美、热爱美、创造美、享受美的阶段。数学教师应善于发现数学的美学元素,抓住教学中的最佳时机,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4.
数学美是一种理性的美,它从数与形的角度对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秩序与规律给予揭示与反映,是人的本质力量通过思维结构的呈现;以微分学的知识内容为载体,深入分析和挖掘微分学中的数学美因素,将数学的统一美、对称美、简洁美、奇异美及和谐美等内容进一步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和捕捉数学美,欣赏数学美、体验数学美.  相似文献   

5.
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小学数学教材各章节,都具有美育的因素。数学的抽象之美、符号之美、猜想之美、灵活之美、有序之美、形象之美……在各章节无所不有、无所不在。但由于数学的准确性和抽象性使这些美不象艺术美那样外显和鲜明,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又带有较大的具体形象性,就更不容易体会和感知到这些美。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美育,必须注意从数学知识中挖掘美育因素,为学生创设美的意境,捕捉美的视点,从而使学生领略到数学中千变万化的美。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数学教材数学美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质与根源的哲学思辩——论篮球运动的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篮球运动美是以篮球为工具,以人体运动为手段,通过跑、跳、投、传等动作及其组合显现具体可感的形象。它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起来的自由创造的结果。篮球运动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如此广泛、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感染力,是因为篮球运动美充分显现了人的本质力量。而人的本质决定了篮球运动美的最终根源是篮球运动实践活动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的关系源远流长,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闪现于马克思的多篇经典著作中。马克思坚持实践的观点,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中探寻美的本质和根源。要清楚认识马克思"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观点,必须从人的本质的内涵和对象化的内涵两方面探究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的"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8.
认知心理学的现代研究促进了数学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认知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人们更加关注数学学习中的数学认知结构、数学理解及数学问题解决。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学习的本质;理解是数学学习的关键;问题解决是数学学习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数学的美与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今日数学的内容与方法,从美学的角度论述了数学美的表现。对某些数学概念如极限,导数,积分,从美学的观点予以赋“诗”,表现了数学结构美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0.
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美的基本问题,是美的本质问题。美的本质问题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探索和讨论,问题不但没有解决,从现象看,这一问题的解决反而显得愈来愈困难了。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曾为之浩叹美是难的,一些人所谓美学注定具有悲剧色彩,主要在于美始终存在着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它好象是容易认识的;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常常会遇见这类事物,但另一方面,美又是非常难  相似文献   

11.
节奏与美     
美是在人和自然、社会和艺术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美的本质离不开人的本质。美是客观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和谐统一。自然中的美是自然中的审美对象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谐统一的结果;社会中的美,是社会中的审美对象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谐统一的结果;艺术中的美,同样是艺术中的审美对象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谐统一的结果。因此,美,就是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以"人本质"解释"美本质"是实践美学及后实践美学的理论基点.一切美的其它范畴由此发轫而来.但是,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无论如何论争,都难以取得建设性成就.笔者认为美学研究要摆脱如此困境,必须重新审视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基点,其"美本质"即"人本质"的思想观点值得商榷.审美发生及美本质所依赖的因素不仅仅是人的一般本质,而人的智能发展水平,是决定审美发生及美本质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非数学专业的高等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应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教学。通过融入丰富的数学史料、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对数学美的认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等具体措施,使数学文化融入教学中,有效地促进高等数学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14.
优美与崇高是美的两种不同形态,属于美的不同的两个范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这两种形态也是存在的。那么,它们究竟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呢?要了解这些,首先我们必须弄清美的本质是什么? 什么是美呢?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我们在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美,感觉到美,但要具定给美下个定义,却不那么容易。历史上很多人对美的本质作过研究,众说纷纭,有的认为美在形式,有的认为美在完善,美在和谐,美在快感……这些观点虽也有其可取之处,但  相似文献   

15.
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艺术美,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等。数学的教与学若能更多地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杨永彬 《阅读》2014,(Z3):1-1
<正>美,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其实,美就在我们的身边。罗丹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自然是美的。春天的桃红柳绿,莺歌燕舞是美的;夏日的枝繁叶茂,电闪雷鸣是美的;秋天的金黄万里,硕果漫野是美的;冬季的风啸冰封,银装素裹也是美的。  相似文献   

17.
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说,教师重知识、轻思想,为了解决这一现状,本文从初中函数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为导向展开讨论。分析初中数学教材中函数内容的编排思路,阐述初中函数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必要性;从课堂片段实录入手,考察函数思想的渗透情况;对考察的结果进行分析,做出教学思考;提出让学生理解数学思想的本质、领悟数学思想的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体育美学诸形态中的形式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体育美学概括为人体美、技艺美、精神美和装饰美的4大形态.在人体美中,通过探讨体型美和姿态美,论证了体育美的基础;在技艺美中,通过探讨体育特有要素形式美和技术战术美,论证了体育美的核心;在精神美中,通过探讨表情美、语言美和行为美,论证了体育美的动力;在装饰美中,通过探讨体育服装美、体育装备美、体育建筑美和体育环境美,论证了体育美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追求美体现了素质教育原则,能使学生在愉快中学好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思维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培养学生高尚的素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教学中挖掘数学美,让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