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瓜的历史     
本世纪埃及人发掘古墓时,发现了古代的西瓜籽,瓜叶残片和墓壁上画的西瓜图。这是迄今为止,人们见到的最早的西瓜遗迹。它题写了“西瓜史”的第一页。不久之后又有一个外国冒险家李文斯顿在南非渺无人烟的沙漠深处,发现有一片绿洲,那里有大片野生的西瓜,只有狮象犀牛和羚羊在恣意享用美味。于是冒险家证明:“西瓜产于非洲。”但考古学家们却认为西瓜来自埃及,埃及人至迟五千至六千年前已在吃西瓜,其后才传到中亚和中国。  相似文献   

2.
西瓜是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非洲沙漠上的野生浆果。远在4000年前,古代埃及人开始栽培西瓜。后来逐渐北移,从地申海沿岸各国传入北欧,而后又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据《本草纲目》记载: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可见西瓜在我国种植已有悠久的历史。因来自西方,故名西瓜。因其性质与特点,又有寒瓜、水瓜、夏瓜之称。西瓜的品种很多,经过园艺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已培植出许多色泽鲜艳,味道清甜可口的新品种,如早花西瓜、无籽西瓜、洮南黑水西瓜、德州西瓜、河南开封西瓜等等。西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西瓜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B、C和蛋白质、葡萄糖、蔗糖、  相似文献   

3.
教育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了,但学校是奴隶社会的产物。因此,我们研究学校课程的起源,只能从奴隶社会讲起。 一 西方奴隶社会学校的课程 (一)西方最早的学校,据说产生于公元前2,500年埃及“古王国”时代。这种学校的课程已无从查考。在讲到个别学科起源的时候,往往追溯到古代埃及。马克思说:“计算尼罗河水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①因为  相似文献   

4.
在19世纪上半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属国埃及想脱离其宗主国而独立,土埃两次发生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西方列强进行干预,在近东展开激烈角逐,进行着错综复杂的斗争.矛盾斗争的最终结果,是土耳其和埃及沦为半殖民地,西方列强加强了在近东的势力,随着矛盾斗争的发展,终于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埃及卷"在《历史》当中的作用,并进入具体的社会语境探讨其历史编撰。通过阐明"埃及卷"所记述的空间、时间、人与物,释读希罗多德对"埃及范式"的建构。论述这一范式在西方学术传统中的接受史,进而评价它对后世产生影响与其在西方思想史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6.
关于喜克索斯人的起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前17世纪下半叶,来自东方地区的“喜克索斯”人统治了埃及,他们相继建立了埃及历史上的第15、16王朝,对其进行了长达一个世纪的统治.遗憾的是,流传下来的关于这方面的历史文献资料寥若晨星,因此,喜克索斯人的统治被称为埃及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关于喜克索斯人的起源问题,自然也就成为世界古代史之谜.本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国家陆续派出了自己的考古队,对近东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实地考古发掘.由于“新式考古”技术的应用,人们对埃及、近东等地区的历史考古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勿庸讳言,由于我国资料、经费等条件的限制,使得国内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仍旧滞留在陈旧的认识之上.国内新编《世界史》教材中,也声称:“有关喜克索斯人入侵和统治埃及的资料非常贫乏……现在还很难恢复这一事件的全貌.”并含糊其辞道:“喜克索斯人的组成部分比较复杂,其主要部分可能是属于塞姆人的游牧部落,同时也掺杂进其他一些人种成分,如胡里安人,甚至印欧语系的人.”显而易见,教材采取了模棱两可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的早期文明是在西亚两河流域和埃及尼罗河流域两大东方文明的照耀下诞生的新型文明,古希腊文明是古代西方文明的源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现代西方文明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古典文明,一个是基督教文明,即希腊文明与希伯来文明,古希腊是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却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流,因为,西方古典文明和现代西方文明并不是同一民族和同一文化一脉相承的关系,而古希腊的文明成就对西方文明史的影响却是深刻而久远的.  相似文献   

8.
在柏拉图的对话《菲德洛斯》里,苏格拉底向年青的菲德洛斯讲述了关于埃及神宙斯——人类的一个大恩人——的一则寓言。宙斯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发明家,他为人类发明了算术、几何、天文学、西洋跳棋、骰子、以及字母。在这个神话中埃及国王是另外一个名叫萨默思的神。宙斯带着自己的发明到埃及国王那里,向他讲述了这些发明的用途和价值。谈到字母时,宙斯说:“这一发明……会使埃及人交得更聪明,并能增强他们的记忆力。因为我发现:它是一剂改善人类记忆和智慧的特效药。”但是埃及国王却回答说写作将恰恰对人类起到相反的作用,“这一发明将使那些学会使用它的人患健忘症,因为他们再也用不着锻炼自己的记忆力了……”  相似文献   

9.
埃及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对当今埃及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入近代,埃及遭到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西方文化与埃及文化、伊斯兰文化激烈碰撞、交融,在埃及社会发展中刻下了深刻的烙印。二战后,埃及获得解放,埃及社会发展的方向以及文化的演变深受世界关注,研究埃及教育现代化将是分析埃及社会发展及文化融合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现代化角度分析埃及教育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
古代努比亚     
古代努比亚是仅次于古代埃及的又一古老文明中心.从尼罗河上游的第一瀑布以南,到青、白尼罗河汇合地的喀土穆,是古代努比亚人的范围.图①为青、白尼罗河汇合处的风光.同一河道流着两色河水,景色奇特壮观.从公元前3000年埃及第一王朝起,努比亚成为埃及的属地.图②为公元前1400年左右,即第十八王朝时,埃及首都底比斯一陵墓中的壁画,描绘努比亚人正在向埃及进贡黄金、木材和造纸用的纸草、豹皮、红玉髓等物品.约在公元前八世纪末,努比亚人赶走了埃及侵略者,以纳帕塔为首都建立了库施王国,并曾一度征服埃及.图③为库施国王阿斯贝尔塔雕像(公元前593年到公元前568年).库施王国后来的首都麦罗埃古代遗址座落在尼罗河东岸,已发现遗址有二百多处,其中多数已被沙漠淹没.尚外露于地面的有城东的金字塔群(图④).约在公元一世纪左右,麦罗埃成为当时非洲最大的冶铁业中心.图⑤是在麦罗城遗址的东北面一条通往北方的铁路的两旁发现的两堆约十几米高象小石子一样黝黑闪亮的东西,据考证,这是古代冶铁时熔炼出的废铁和碴堆,故西方考古学家称麦罗埃为"古代非洲的伯明翰."  相似文献   

11.
1952年纳赛尔发动政变,推翻旧王朝,建立埃及共争国。共和国建立后为加强国防建设,纳赛尔积极向西方购买武器,但最终苏联而不是西方的武器进入了这个一直以来西方的势力范围。分析苏埃武器交易的原因,得出结论,西方的冷战政策造成了阿拉伯世界的混乱,迫使埃及寻求苏联的帮助,西方试图拉拢埃及的政策产生了相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作为人类文明摇篮的埃及 ,不仅创造和辐射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而且吸收与融汇了其他文化。埃及在它几千年的历史中 ,起着融合与创新东、西方文化的纽带作用 ,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 十九世纪末叶,在西方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高潮中,埃及于一八八二年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埃及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总的说来,它是在资本主义形成世界体系的形势下,西方殖民帝国主义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瓜分殖民地的产物。具体说来,在外部,它是英法长期争夺和共同掠夺的结果;在内部,则是埃及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长期统治和地主统治阶级出卖民族利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图特神是古埃及月神和书吏的保护神,也是智慧与审判之神。古埃及人对图特神的崇拜体现了埃及宗教所具有的包容力与协调性。透过古埃及人的图特神崇拜不仅可以探求到埃及人所拥有的追求和谐、认知自然、渴望公正的独特精神世界,也能管窥古埃及宗教观念对西方宗教文化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最惊人的例子在中国在西方,每当一次解剖研究来自埃及的木乃伊的时候,几乎毫不例外地引起一阵轰动:一群人围着古尸忙碌着,人类学家忙着进行观察和测量,  相似文献   

16.
摩西十诫     
法律,能使最多的人感到幸福。——西方法律谚语摩西十诫的宗教意义在于它是犹太教义的基础,而今天它被我们关注,是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二部成文法律,并对后世的法律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圣经》中的《出埃及记》记载了摩西十诫的来历。传说在雅各时代,因为战乱和饥荒,犹太人被迫离开家乡,迁徙到富饶的埃及。没想到,埃及的法老却容不下这些外乡人,把他们全部贬为奴隶。经历了430年屈辱的奴隶生活后,他们在摩西的带领下,开始“胜利大逃亡”,回归他们的家乡。这条逃亡之路历尽艰辛,犹太人一面要和法老的追兵作战,一面又要面对流浪途中的各…  相似文献   

17.
埃及的成人教育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三大特点,即根深蒂固的传统性、宗教与世俗的共存和冲突、民族性与西方化的斗争和依赖.埃及发展成人教育的经验对我国发展成人教育不乏借鉴意义.我国成人教育应与文化传统相适应,进行多元化发展,积极抓住信息化发展机遇,并广泛开展国际教育合作.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和埃及的学者们为一座破损的古代雕像施行了头部移植手术。在悉尼大学美术馆内举行的一个仪式上,考古学家将头部的复制品与雕像保存下来的躯干部分连接在一起。这是一座女神的雕像,大约创作于公元前1300年图特安哈门国王统治时期。位于开罗的埃及博物馆的馆长穆罕默德·萨利赫博士说:“这真是一件杰作,特别是当头部与躯干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考古学家无法将雕像原来的头部移植回去,因为埃及的法律不允许将图特安哈门时期的艺术品运出国境。这座雕像的历史充满了神奇色彩。原作的两部分分别由东西方的两间博物馆收藏了一个世纪…  相似文献   

19.
从查士丁尼一世到伊拉克略统治时期,内忧外患的拜占庭帝国已无力支撑庞大的帝国版图,在埃及的统治不过是苟延残喘。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拜占庭帝国主要通过赋税和严格管控埃及的行业经济等方式获取了埃及过多的财富,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支持和补偿。对埃及人而言,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缩小了埃及人的生存空间。同时,这一时期埃及自身在经济上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埃及大地产实力不断的增加,大量农民破产,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埃及经济。在阿拉伯人占领埃及之前,埃及经济已经到达了崩溃的边缘,经济原因成为埃及脱离拜占庭帝国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百科》2015,(2):25-26
她静静躺在陵墓中,身着一席黄金缕衣,只为"让他能老远就第一眼认出我来"。镜头在凄婉的配乐中定格为一幅斑驳的壁画。这是电影《埃及艳后》中埃及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克里奥帕特拉之死。电影被译为"埃及艳后"是一种误导,克氏是埃及女王而并非任何人的皇后。她的美丽,是西方文化中的经典符号之一。她穷尽一生应了一句话——女人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她艳光四射的容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