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写在纸上,是平的;作用到受众的视觉、听觉之后,好的新闻就会在你面前“立”起来。“立新闻”,一要靠提炼主题,开掘思想,引出新意来;二要靠精选题材,巧设结构,变平面为立体。我采写的消息《老农民郎柏跃立遗嘱》(本站三月二十二日新闻播出)在“立新闻”方面有意识地作了一次尝试。消息将保安乡老农民郎柏跃一生的美德融化在他临终立遗嘱这件事里,郎柏跃一生的主要事迹由在场的儿子和村干部两人的对话传达出来,变背景为主  相似文献   

2.
莫把新闻藏在“新闻”里。这是我写作消息《借“洋脑”发“洋财”》感受比较深的一点体会。有人听了可能会不解:新闻怎么又会藏在“新闻”里呢?似乎觉得这个问题有点怪。其实,这并不是个什么怪问题,而是不少初学新闻的朋友很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按理说,记者通过采访抓到了新闻,就应该写出新闻来。但有的人就是写不好新闻,常常将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淹没在次要的材料里或一般的叙述中。这种新闻叫做“藏在‘新闻’里的新闻”。对这样的新闻,必须耐着性子细心地从头读到尾才能找到新闻,而对一些习惯于快节奏生活的读者来说,一见开头没有新闻,…  相似文献   

3.
新闻难于“发现”,对初学新闻的部队通讯员尤为其难,即正规院校新闻专业出身的“科班”,初到部队谈起新闻‘没现”也有一肚子苦水。这里,就和通讯员谈谈新闻“发现”这个问题。编辑部里没有新闻编辑部里常常接到通讯员向编辑要题目的电话,从编辑部里找新闻。这看似采写新闻的一条“捷径”,其实是一个误区,长此以往,容易产生思维依赖,造成头脑里新闻“点子”枯竭,越写越难。可是一些通讯员却乐此不疲,编辑不给题目,就误认为关系不行,感情不到位。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花费在如何拉关系上,事倍功半,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试想一下,如…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条新闻,必须要快,否则,就失去了新闻价值。但光具备了“快”字,而不注意在“精”字上下功夫,也不会收到好的宣传效果。俗话说,“剜到筐里的不全是菜。”然而,不少通讯员却常常把剜到筐里的“菜”,全部塞  相似文献   

5.
如何增强新闻“易碎品”的生命力,让其经得住历史的考验,是新闻界一直努力探索的课题。也许是缘于职业习惯,也许是因为任务压力,常常听到记者与熟人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有什么新闻线索?有什么好“点子”?编辑也常为谋取佳作好料而煞费苦心。由此可见,新闻线索、新闻资源是困扰编辑记者的最大障碍。实践证明,将镜头对准百姓,将笔触伸向生活,充分开掘基层新闻资源,是增强新闻生命力的有效途径。一、多一分平民化视角,报纸就多一分亲和力报纸要唱响时代主旋律,仅靠“显性新闻”是不够的,还要更多地开掘“隐性新闻”,以平民化的…  相似文献   

6.
1、什么是新闻中的文化意味?追求使新闻蕴涵一定的文化意味,这是我在采访写作中努力的一个方向。但这几乎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操作方法,因为文化意味往往与新闻性悖逆。正因为文化性常常是一种非新闻性的东西,因此在讲究新闻性的今天,文化意味在许多人看来就成为新闻中一种多余的卖弄。也许我的表述并不完全准确。这种“文化意味”是否也可以称这为“文化品味”或者“文化性”,抑或是其它,这都是可以商榷的一种概念而已。但在我看来,也许这种意味就是一点点有趣的“味道”罢了。  相似文献   

7.
新闻采访需要听、看、问、想、写一齐进行,耳、眼、口、脑、手一齐并用。实践中我体会到:“你说我记”的方法不是唯一的采访方法,留心观察有文章。在采访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时一连几天都“跑”不到新闻,而在另一些场合,往往无意中能“捡”到新闻。这就需要采写者时时当有心人,对周围事物随时留心观察。 1985年8月底的一天,我从南通港务局狼山港作业区采访返回途中,行至长江大堤与姚港路连接处,发现一种令人惊奇  相似文献   

8.
在旧中国,“有闻必录”也许是流传最广的新闻用语了,它不仅成为新闻界的口头禅,而且为社会上很多人所熟知。就是在今天,它还要常常被人们提起。抗战时我在大学里读书,就不止一次地接触到这个词,似懂非懂。解放后从事新  相似文献   

9.
会议报道是困挠新闻界的一大难题。在多数报纸上,“多、长、空、板”的一般性工作会议消息充斥版面,没有几个读者。会议报道就真的令人头痛吗?我们认为,会议,是重要的新闻源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新闻的“富矿”,只要努力开掘,善于开掘,就能够抓出“宝石”,写出好新闻。  相似文献   

10.
考古发掘和发现素材的报道属于文教新闻的范围,套用文教新闻里“亚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教育新闻的用法,作为文化新闻分支的考古报道,我姑且定义为“考古新闻”。目前新闻界对考古的一些过分炒作既损害了新闻客观真实原则,又违背了考古学的科学规律。应提醒“考古新闻”报道者,你的作品怎样在客观真实原则基础上实现与考古学的嫁接呢?在这里有必要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什么叫做“新闻语言”?至今还无定论。但是“新闻语言”这个衔头,却是常常可以听到的人们的慨嘆之声。这大抵是指在我们的新闻中常常出现的那些公式化、概念化的八股语言。久而久之,这“新闻语言”在有些人的眼中,就成了公式化、概念化语言的同义语了。然而这的确是很不公平的事。要研究达种公式化、概念化语言的历史来源,不能认为新闻的写作在这方面早  相似文献   

12.
《新闻战线》1991年第1期《一月谈》栏目中刊登了凌大同志的《何以“一稿三用”?》一文,编者加了按语,表示赞同。我读后感受颇深,但却不愿苟同。说感受颇深是自己也曾有过同样的看法,不愿苟同是因为现在的认识与凌文的观点大相径庭。其一:凌大同志文中说:“凡署名文章,一般情况规定不得一稿两投(两用)或多投(多用)……”平时经常有通讯员问我:“你们新闻单位为什么规定不能一稿多投?”说实在的,对这条不成文的规矩我真讲不出多少理由,常常以这是“规定”搪塞过去。平时还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个通讯员写的稿子被几家新闻报刊采用,就有入不解地问:“你们新闻单位不是规定不准一稿多投吗?一篇稿拿几次稿费?”在一  相似文献   

13.
人参是药中之王,采撷人参要特别小心,不能对待萝卜那样,或挖或拔,而是要“刨根”,保持主根须根的完整。药性才好。新闻采访也是这样,遇到好的新闻题材,也要像刨人参那样,也须细心地“刨根”,尽量使它的“根须”完整。当然新闻讲究时效,但不能因为要快就“拔”,拔了一把叶子,对读者的滋补功能就会大大减少。有些新闻读来觉浅,我以为就是缺少“刨”的功夫,找不到尽量完整的“根子”。  相似文献   

14.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防止报道失实,是作者和编者的共同职责。怎样维护新闻的真实性,防止新闻报道失实?根据我的实践经验,注意容易出差错的“危险点”是一项可行的办法。“危险点”有哪些? 对作者来说,经常遇到的“危险点”有四种: 一是根据第二手材料写成的报道。这种材料的危险性,常常出在搞第一手材料的同志没有认真调查核对。对此,如果轻信,就可能出错。  相似文献   

15.
袁明云 《新闻三昧》2000,(11):26-27
深度新闻反映事物的本质,我们采写深度报道要像开发矿藏那样,透过事物的表象向事物内在的深处开掘。然而,这绝非易事。因为深度新闻常常深而不露,时而又深不可测。要寻觅它,捕获到它,仅凭我们的眼力还不够,务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方法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从繁纷复杂的事物现象中对事物本质作一番透视。寻觅深度新闻如探矿,识者为宝,不识者为“土”,我们只有具备地质学家那样“抓一把泥土就知道地层下的含矿量”的真功夫,才能透过现象抓住本  相似文献   

16.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防止报道失实,是作者和编者的共同职责。怎样维护新闻的真实性,防止新闻报道失实?根据我的实践经验,注意容易出差错的“危险点”是一项可行的办法。“危险点”有哪些?对作者来说,经常遇到的“危险点”有四种:一是根据第二手材料写成的报道。这种材料的危险性,常常出在搞第一手材料的同志没有认真调查核对。对此,如果轻信,就可能出错。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与政治     
十年动乱期间,林彪、“四人帮”公然提出了“事实为政治服务”、“事实为路线斗争需要服务”的荒谬论调,搞乱了新闻理论,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流毒既广且深。这里就涉及到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一是新闻的本源究竟是什么?二是新闻与政治的关系怎样?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关于新闻的本源问题,陆定一同志早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作了明确回答。他说:  相似文献   

18.
李欣  李江 《新闻传播》2001,(1):19-19,21
广电事业从“播新闻”到“说新闻”再到“与现场同步”,这是广电人开掘广播电视生命力而实现的一次次升华,尤其同步新闻与春他新闻报道形式相比,具有更强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9.
就新闻而论,短比长难写。写出一篇成功的短新闻,并不见得比写一篇洋洋洒洒的长新闻省力。何故? 短新闻是“浓缩的艺术”。它要浓缩历史,记录今天,展望未来。就像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有波澜和浪花,洞察这种排头浪,并迅速准确地反映它,而且要用三五百字乃至三言五语反映之,记者没有深功夫能成? 短新闻像折射太阳的“露珠”。它要简洁生动,以小见大。它虽是一扇小小的“窗户”,但却替人们打开一面认识大千世界的“窗口”。它是报春的号角,像“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早梅,让人们窥见它,就会情不自禁地欢呼:春来了! “塑造”这样的精品,不是比描绘“万紫干红满园春”更需要高  相似文献   

20.
读报,是笔者每日的必修科目之一,但读后,每每想起电视剧《渴望》里的一句歌词:“欲说当年好困惑。”改动两个字,就能表达我的感觉:欲说新闻好困惑。这“困惑”之一,便是新闻的贬值。有例为证。在所谓的经济新闻中,常能看到“××厂半年时间完成全年任务”的消息。笔者还曾读过一篇“××商店一个月完成全年利润指标”的奇文。眼明人一看就明白这是大马拉小车现象,居然成了“新闻”。难怪有读者称这种现象是“武松打狗”、“张飞抓鸡”。写个体户,内容无外乎守法经营、照章纳税、买卖公平、从不宰客等等。试想,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在一个法制的社会里,这不是一个公民起码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么?怎么成了“新闻”?宣传劳模,常常是一年干了3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