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唐代司空图曾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作为含蓄的艺术至境。其实语文教学与诗歌创作一样,强调“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而课堂上的“空白地带”就是指学生自由发挥、各显身手的活动时空。表面上看.教师在这一“地带”的活动似乎是一片“空白”。实际上,学生正通过自我感受与领悟,经历着“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的认识心理过程。这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留白,本是一种绘画技法。画家在画中留下空白,欣赏者借助联想、想象去补充那些“空白”,领悟画家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踏花归来马蹄香”、“蛙声十里出山泉”,都是有名的“布白”之作。文学作品中同样有“藏不尽之意于言外”的空白地带。巴尔扎克说过,作家要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表现最大量的思想。“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此时无声胜有声”,  相似文献   

3.
留白,本是一种绘画技法。画家在画中留下空白,欣赏者借助联想、想象去补充那些“空白”,领悟画家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踏花归来马蹄香”、“蛙声十里出山泉”,都是有名的“布白”之作。文学作品中同样有“藏不尽之意于言外”的空白地带。巴尔扎克说过,作家要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表现最大量的思想。“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此时无声胜有声”,  相似文献   

4.
1 问题的提出 成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特征是“低起点,小步伐,多活动,快反馈”,其中的多活动,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精心设计数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充分利用教学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放开思维,自主学习。随着教学教改的不断深入,建构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开放式教学、探索性学习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而当前的数学课堂上我们在借鉴建构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方面做得怎样?课堂教学形式的活跃是否带来了实质上的效果?张莫宙先生就谈到一例,他在美国听了一堂“建构”课,教师很少说话,让学生自主建构,而实际上是“放任自流”的低效教学……,  相似文献   

5.
韦丹萍 《广西教育》2013,(17):78-78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课堂上首先关注的是教学过程是否精彩,是否吸引人。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运用字理把一个个枯燥乏味而又蕴藏着无穷奥妙的汉字讲解得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中国艺术,不论是琴、棋、书、画,还是园林、建筑,向来对“空白”二字情有独钟,并因此而有“官欲止而神欲行”、“此时无声胜有声”、“计白当黑”、“惜墨如金”等标准或境界。而诗文中的“无言之境”、“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则更是把“空白”艺术推向极致,并成为历代作家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诗品》有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文学作品的"空白",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其参与完形想象的思维活动,并营造出模糊、朦胧的意境。然而,一个人想象水平的高低与其生活阅历的多少和知识涵养的高下是密不可分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明确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任务——"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相似文献   

8.
梁海婷 《广西教育》2013,(38):17-18
新课改形势下的数学教学不应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应以教学生会学数学、会用数学,培养学生善于创新的精神为核心,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论述中学数学教师如何与课改同行。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一)教师身份的转变课堂教学效果的体现不是教师在课堂上教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扮演着“策划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场演出,则整台演出成功与否,与教师是否策划得好、主持得当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转变,调整好自身的心态,做顺应新课改的新型教师。  相似文献   

9.
笔者则套用了移动通信这个品牌,创建了“绿感地带”这个词,其意在实现师生之间充分的情感交流和融合,让语文课堂充满绿色,充满和谐。一、赏识教学是实现“绿感地带”的基础课堂充满了赏识,教学才能变得轻松起来,教师教得游刃有余,学生学得自由自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老师在课堂上随口表扬了某位同学‘你今天回答得特别好’之后,这位同学就会整节课都很认真学习,积极思  相似文献   

10.
优秀的课堂语言修养,可以使教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有情有趣。在很大程度上,教师的语言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以下“六性”。一、感染性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是否充满热情,会直接决定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赵凯华教授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到 :“在我国 ,有一种普遍的提法 :作为一名好教师 ,应当‘课堂上解决问题 ,把所教的内容都讲透’ ,不给学生课后留下疑难 ,让学生课后提不出问题”。他指出 ,这样不但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而且会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 ,在物理教学中 ,要及时恰当地在时间、空间上留下一块“空白” ,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教育是一项特殊的艺术。教师如果能把这种“空白艺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上去给学生留出想象、思考的余地 ,不讲透、讲深 ,而且在适当的地方有意留下一些暂时的空白 ,设置一些缺陷地带 ,促使学生产生一…  相似文献   

12.
丁娟 《南昌教育》2006,(5):26-26
埃克斯利曾经说过:“凡是课堂上绝大部分的活动是由学生而不是由教师进行的课,则是最成功的课。”笔者在二十多年的小语课堂教学研究工作中,也深深体会到教师是否“以人为本”,是否愿意为课堂活动的“主人”——学生服务,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败。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来完成课堂上绝大部分活动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一、在空白点上探究 大凡文质兼美的文章总是会留下许多空白之处,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这些空白之处,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探究。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文中最后一句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师可让学生思考:孔乙己死了吗?你的依据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真实、朴实、扎实,让语文返朴归真,让课堂萦绕语文的气息;是诗意、智慧、灵动,让语文情智交融,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的精神享受。在传统教育影响下,人们把课堂教学主要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内,把课堂教学活动的性质定为“特殊的认识活动”,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看一节语文课的教学是否有效,我认为不外乎这三个指标:(1)学生是否喜欢和期待上这一节课;(2)这一节课学生是否有“两得”:得到了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技巧,  相似文献   

15.
担任中学数学教师几年时间,本人一直在探讨课堂教学改革问题。现在的课堂教学,为了改变传统教育体制,避免扼杀学生的素质和潜能发展,将传统的教育方法“讲授法”说得一无是处,将合作学习、情境教育、开放式教学、活动教学大力推广。然而,讲授法是否真的一无是处,而新的教学方法又是否能真的让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更加高效。本文通过一些分析,探讨目前流行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情境教学”,结合讲授法内涵,以期更好地进行结合,为打造高效课堂提出一点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在课堂上,我们的教学往往被课堂预设所束缚,为了完成预设环节而“赶进度”“掐时间”。而对于课堂中的主角——学生对知识是否彻底理解、是否能运用等情况,就不加多问了。这种华而不实的现象屡屡可见!课堂中教师总是牵着学生走在课前预设的“轨道上”,直至所有环节结束。  相似文献   

17.
“课堂随机事件”通常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无法预测、影响教学进程的情况,通常是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分歧,出乎教师事前设计与意料范围,如偏离教学设计方向的突然提问或对老师的提问给出一个“古怪”的答案。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小学教学要求具有很高的开放性与综合性,因此,这种情况就更为频繁地发生在小学的课堂上,给小学老师们制造了不少的“麻烦”。当“课堂随机事件”发生时,教师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反应,尤其在当学生的“古怪”提问或答案正好击中教学设计中的空白,而这个空白又正好是教学内容的关键衔接点时,教师的教…  相似文献   

18.
在心育活动课上,学生的活动和讨论环节占据课堂的很大一部分,而在此时,教师的课堂行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心育活动课的本质是大团体辅导,它与普通的班会课、品生课的最大区别在于“辅导”二字,因此它需要教师尽可能运用“辅导”工作所需要的一系列专业化技术,而这些专业化技术就表现在心理教师平时的课堂行为中。教师的课堂行为包括教师的课堂动作与语言,课堂反馈便是教师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分享的实效性、辅导的有效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的课堂反馈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体验与感悟的深度。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教师也可以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空白”的艺术,构成教学的“阴晴圆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动地探索、思考和发现,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思维空间里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一、在知识上留下空间,使学生自我充实与完善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所以,在课堂上,把某些知识…  相似文献   

20.
杨虹 《中国教师》2006,(2):30-32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8上教师版)中有一篇王大猛先生的文章《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宜少讲多听》,提出语文教师应少讲授、少讲话、少讲析。我们一直责怪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但是看看我们现在许多的语文课堂教学,在以“学生为主”的前提下,并不是教师讲得多,语文教师是越讲越少,以至于我们觉得语文教师讲得太少了,作为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了“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师怎么能在课堂上少讲甚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