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主要形式是“讲”,即运用有声语言并追求言辞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同时还要辅之以“演”,即运用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乃至一切可以理解的态势语言,使讲话“艺术化”起来,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成功的演讲离不开有效的传达手段。演讲的传达手段主要包括:主体形象、态势语言和有声语言。 主体形象是指演讲者的体形、容貌、衣冠、发型、举止神态等等;态势语言就是演讲者的姿态、动作、手势和表情,是流动着的形体动作,辅助有声语言运载着思想和感情,直接诉诸听众的视觉器官;有声语言则是演讲活动最主要的表达手段,它由语言和声音两种要素构成,以流动的声音运载思想和情感,直接诉诸听众的听觉器官。主体形象和态势语言属于演讲中的“演”,而有声语言则是属于演讲中的“讲”,如果仅“讲”不“演”或仅“演”不“讲”,都不会成其为演讲,只有动静相兼,唯声、色、姿、情相得益彰,才能构成完善的演讲。  相似文献   

3.
人的恐惧心理是在没有安全感或受到威胁时经常产生的一种情感反应。在体育课的练习中,学生对一些练习及技术动作产生恐惧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而正确地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则能有助于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要想正确地运用克服恐惧的方法,则必先知道学生产生恐惧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在体育课练习中,学生产生恐惧的原因大致有  相似文献   

4.
《红领巾》2005,(5)
照镜子,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每个人都知道,在镜子面前无论你做出怎样的动作,镜子都会如实再现出来。在游戏“我是你的镜子”中设有两种角色,一是一名动作示范者,由家庭成员轮流担任;二是动作模仿者,人数不限,可多人同时进行。为渲染紧张气氛,可将动作模仿出现严重错误的游戏者淘汰出局,直到下一轮游戏开始再让其加入。游戏场地不限。游戏方法非常简单,动作示范者与动作模仿者面对面站好,由示范者做出各种肢体动作或面部表情,模仿者是示范者的镜子,要及时、正确地做出镜子里的相应动作或表情。这个游戏可以达到多种目的,既可以帮助每一个…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首先,要明白如何确立演讲主题;其次,要明白演讲中需注意的问题:一是克服怯场,二是选择恰当的表述方法,三是注意语言的运用,四是模糊语言的运用,五是要运用几种修辞法,六是要节制几种情绪,七是不卖弄学识和才华,八是要突出个性,九是要善始善终;最后,要明白如何做好演讲中的动作表情.  相似文献   

6.
去年五月的一天,大队辅导员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姚雪莹,交给你一项任务,这几天,写一份有关学习法律知识方面的演讲稿,准备演讲。我们已经安排几名同学准备了,要从你们当中选一名代表学校大队部参加市里的演讲比赛。”我高兴地答应了。回到家,我把读过的小学生法律知识读本都拿出来,仔细阅读有关章节,查阅有关资料,定题目、构思、写稿,几经修改。经过几个晚上的挑灯夜战,总算写出了自己认为满意的演讲稿--《做一名知法守法的少先队员》。从那天起,每天放学一到家,我就认真练习演讲,不是照着镜子一遍一遍地练习口形、表情、动作,就是缠着…  相似文献   

7.
演讲,又叫讲演、演说,是一种在特定场合面对观众,就某个问题发表意见、阐述事理或抒发感情的口语交际形式。演讲以"讲"为主,"讲"就是用口语表达思想、传播知识、传递感情;演讲又离不开"演","演",就是借助表情、姿态、手势等体态语来增强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1)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在高中体育课中以背向滑步推铅球为教材时,教师往往遵循一般的教学方法,在技术动作练习前期,用对于学生来讲比较陌生的力学,解剖学或运动生理学中的术语对动作要领、动作方法、动作用途等方面进行讲解,希望学生能在一个概念的理论高度上对技术动作进行理解,领悟,同时在动作练习的开端就不择时机地强调“想与练结合”,期望达到最佳的练习效果,然而这样做往往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混乱状态,视觉动觉失真。再加上对学生不讲结果,因此效果就会适得其反,因为这不符合我们的运动生理学和体育心理学上得到的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即泛化、分化、巩固提高三阶段的规律。经过近十年教学和总结,我认为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要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一、利用语言、动作、表情的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语言的运用是一种艺术,要上好数学课,除了要把握好学生的思想脉络和教材外,还必须掌握好语言这门艺术。因为老师语言的生动、形象和抑扬顿挫能给学生以美感,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例如:在教学百以内的进位加法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满十进一”的印象,我说,在计算“ 36+ 48”时,个位上两个小卒 (6+ 8)并在一起,满十要向十位的皇上进贡。在讲解过程中,我加上了有表现力的动作和有感染力的表情。通过语言、动作、表情,使学生产生了新鲜感,引起了学生的注意。  …  相似文献   

10.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的学生对演讲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愿意为之努力时,我们不难发现,只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成功地进行演讲,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那就是激情。有了激情,我们做任何事才会乐此不疲,对于演讲者来说,要进人和把握最佳的“演讲状态”,就必须始终拥有饱满的激情,高度集中注意力,以一定要讲好的使命感、责任...  相似文献   

11.
一、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就要讲究动(“动”是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解答、讨论。)静(教师讲,学生安静地听)互补。有人讲一堂课老师能使学生“静”的时候“动”起来,“动“的时候“静”下来,这堂课大体便成功了。我觉得此话颇有道理。“动”和“静”就像音乐中的高低音组合,两种音组合得好,才能产生出美妙的乐章。只有“静”,教学成了老师的演讲或个人表演,学生就会被动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动”,也不成其为教学。所以教师在每讲一个内容时,要给学生留有相互探讨、积极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  相似文献   

12.
一、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就要讲究动(“动”是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解答、讨论。)静(教师讲,学生安静地听)互补。有人讲一堂课老师能使学生“静”的时候“动”起来,“动“的时候“静”下来,这堂课大体便成功了。我觉得此话颇有道理。“动”和“静”就像音乐中的高低音组合,两种音组合得好,才能产生出美妙的乐章。只有“静”,教学成了老师的演讲或个人表演,学生就会被动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动”,也不成其为教学。所以教师在每讲一个内容时,要给学生留有相互探讨、积极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  相似文献   

13.
一 做好示范朗读。教师的劳动特点具有强烈的示范性 ,所谓“师者 ,范也。”要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首先自己要读得好。为了能使自己的朗读富有感情 ,我在备课时首先琢磨着什么地方用什么语气 ,哪些地方该快 ,哪些地方语速要慢 ,什么地方该重读 ,什么地方声音放低一些 ,在重点地方作好记号。然后试读一遍 ,如果自己感觉在朗读时还不能完全进入角色 ,就再次字斟句酌 ,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为了使自己的朗读m富有感染力 ,在练习朗读时 ,还注意对着镜子进行表情朗读的练习。范读之前 ,先让学生注意老师的语气、表情的变化 ;范读后 ,让…  相似文献   

14.
弄巧成拙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条新裙子,可漂亮了,我迫不及待地穿上它,在镜子前转来转去。哇!镜子里出现了一个天仙般的小姑娘!我想:我这么漂亮,又穿了这么合体的衣服,如果不让大家瞧瞧,岂不是太可惜了!如果我穿着这件花衣服走到街上,大家肯定会围过来看,这个说:“这个女孩真漂亮!”那个说:“是呀!是呀!哪家有这样漂亮的女孩子,真是福气呀!”……我越想越美,恨不得长出翅膀一下子飞到大街上,去迎接人们羡慕的目光。慢!等等,先练习一下表情和动作,一定要完美才行……一切准备就绪,我飞快地跑到大街上,得意扬扬地走起模特步来。咦,怎么没听到赞美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改进教学方法。首先要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主动性。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与思必须结合起来,多思才能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才能形成各种能力。我们要克服三种对“思”的模糊认识。第一种模糊认识认为“讲”就是“思”,好像只要多讲,学生就能多思;第二种认为“练”就是“思”,仿佛机械的重复的练习与作业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第三种认为“问”就是  相似文献   

16.
《父母必读》2010,(5):20-20
不管你的小宝贝是否知道照镜子时里边那个家伙就是他,他都爱对着镜子臭美。乔治亚大学的人类发展学家DianeBales博士说:“在镜子前,任何动作都能马上得到反馈。你一动,镜子里的人也动。”以下这些通过照镜子来做的认识自我的游戏,会让最难消停的小家伙也聚精会神,着迷不已:  相似文献   

17.
英语学习兴趣是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情绪表现,一种重要的内在动力.这种学习兴趣能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投入学习活动.为了凋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种尝试.一、用丰富的表情、动作,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仅靠呆板苦燥的讲述往往吸引不了学生,时间长了使一些学生对英语课失去兴趣.为使学生对英语课产生兴趣,我在备课时,除抓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外,注意精心构思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讲授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辅之以丰富的表情、动作.如学heavy时,做出搬东西很重的样子.又如教“open t-he door”时,我走到门边一边开门,一边说这个句子.通过动作使学生体会到“hea-vy、open”等词的意思.再如讲“The kite in broken”时,我脸上流露出不高兴的表情,后来修好后,又显出非常高兴的样子.这些表情和动作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即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同时也诱发了学生的兴趣.二、用音乐美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育人是用“心”来从事教育工作的,语言为心声,表情为心形。在教学中不同的“材”施不同的“教”,喜怒哀乐都会在脸上以表情的形式表现出来,高兴时喜笑颜开,生气时就瞪眼睛,丧气时就耷拉着脑袋,这就是体态语。他在一定的程度上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人的表情、姿态、动作、目光等,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相似文献   

19.
演讲,作为一种有着无穷魅力的口语艺术活动,固然以“讲”为主,即以内容为根本,或真切感人,或深刻警醒。但是,“演”也很重要,精彩的“演”能使演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什么是演?如何演才能充分展现演讲的魅力呢?首先,让我们来区别一下演讲与表演。表演具有文娱性、角色性等特点,如话剧,演员扮演的是剧中的角色,其喜怒哀乐、言谈举止都是角色的表现,要求夸张,要求惟妙惟肖。而演讲则完全是真实自我的流露,演讲者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和动作表情,利用各种可用的艺术来传情达意,因此演讲者不是演员,演讲的演也不是表演,而是为了讲而演。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态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心情、表情、动作、神态、姿态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因此,教师教态对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