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影从诞生到今天,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来源于生活,反映了某一特定时空所发生的变迁,和人们相应的反应:另一方面,它又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引起人们对某个现象的关注与思考。影响人们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充斥于当今好莱坞影片中的千篇一律的黑人银幕形象就生动地反映出电影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因为黑人坚持不懈的抗争,“公然歧视黑人”逐渐成为一条禁忌;又因为这个禁忌的震慑,“银幕好黑人”成为好莱坞政治诉求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2.
段军 《世界文化》2003,(5):20-21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好莱坞的头号当家人,美国故事片协会主席杰克·瓦伦丁不满韩国对于好莱坞影片的抵制,游说美国国会议员以国会决议为要挟手段,胁迫韩国大量进口好莱坞的影片。30多年过去了,世界电影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在欧洲,法国的“高莱坞”;在亚洲,印度孟买的“宝莱坞”;在非洲,以尼日利亚为首的“诺莱坞”……正风起云涌般卷来。同时,来自五大洲的电影人士也不断地进军好莱坞,组成了好莱坞的外籍军团,在好莱坞的电影创作中占据越来越大的地盘。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好莱坞的8大影业公司也不得不到世界各地拍摄外景,融进这股文化全球化的新…  相似文献   

3.
郭栋 《世界文化》2007,(1):28-28
有那么一个导演一直不入好莱坞的门道——斯坦利·库布里克。 他是一个神奇的导演。他总以那种把“吴钩看了”的姿势审视电影,审视美国人民心中的好莱坞、审视美国,他的那种将电影革命进行到底的颠覆性元素像AK-47射出的子弹,旋转着去击碎“全金属”。[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张颖 《世界文化》2002,(6):24-25
在过去的几个夏季档期里,好莱坞把创新的灵魂出卖给电影续集、前传和重拍片。还有些影片是根据连环漫画、电视系列片或电子游戏改编而成。2002年夏季档期已经过去,我们回眸又在银幕上看到的是些什么呢?首映的《蝎子王》为《木乃伊》系列影片的衍生品;《间谍小子2:丢失梦想的岛屿》也已公映。在这两部电影之间,至少有16部片子属于上述一个范畴。  相似文献   

5.
相信看过美国电影《雨人》的观众,一定记得那位患有自闭症、却拥有超常计算能力的中年男子。片中的“雨人”患有孤独症,拥有着超常智慧,上知天下知地理,但却连衣着都不能自理。这部电影的放映,使自闭症这种病开始为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人们也开始把自闭症患称为“雨人”。  相似文献   

6.
从《英雄》开始,“大片”不再是好莱坞电影的专有名词了。一部分投资、制作、导演、演员阵容均上一定规模的国产电影,也被冠以“国产大片”的头衔,且市场对其热情丝毫不比好莱坞影片差,这让院线和铁心要把电影往“大”了整的导演及制片公司“窃喜”。2005年底,《无极》1.9亿的票房更加奠定国产电影暂时不可扭转的“大片”方向。[编按]  相似文献   

7.
凌夫 《世界文化》2001,(6):25-26
鬼怪片中的鬼怪反被人整得无处申冤;机器人的爱情凄切缠绵更甚于人;严密的科学论断却得出骇人的灵异答案……这一切都是那位好莱坞鬼才蒂姆·伯顿的拿手好戏。 创造中的另类经典 1958年出生于美国洛杉矶的蒂姆·伯顿,早年毕业于加利福利亚州艺术学院,曾在迪斯尼影片厂工作,喜欢玩电影特技,制造特殊的诙谐讽刺。1981年他执导了第一部卡通短片《Vincent》之后,又以第二导演的身份参加了剧情短片《小科学怪人》的拍摄,接着又导演了电视片《阿拉丁神灯》。在影视界的初步  相似文献   

8.
张颖 《世界文化》2002,(2):31-32
曾几何时,在英国男性观众面前,法国女演员们很容易维持一种神秘的异域风情。操着法语的她们倾向于拍摄艺术影片,譬如“左岸派”电影。然而自从90年代初法国电影业开始走下坡路以来,你会有更多的机会在好莱坞大片中发现诸如苏非·玛索和艾玛努埃尔·贝阿尔之类的法国女影星的倩影。朱丽叶特·比诺什当然也没有固守法国影坛。早在1991年她便离开家乡巴黎,前往英国拍摄《呼啸山庄》和《毁灭》,为此在英格兰呆了整整一年的时间。那时,英国观众可没有张开双臂欢迎她。《呼啸山庄》里浓重的法国腔英语曾遭到猛烈抨击,而其在《毁灭》…  相似文献   

9.
2002年度奥斯卡盛会降下帷幕,屡获提名却从未获得“影帝”称号的好莱坞黑人影星丹泽尔·华盛顿一举夺魁。这位被大小评奖多次提名的好莱坞身价最高的黑人影星,终于如愿以偿荣登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宝座。丹泽尔·华盛顿演技精湛,仪表堂堂、风度翩翩,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百年电影历史中,有许多关于家庭教育、人生启示的好影片。英国专家为此向人们推荐了50部经典家庭影片:1.《绿野仙踪》(1939)正如片头所说:“这部电影不仅仅是给儿童看的,也是给那些心境永葆年轻的人们看的。”2.《风云人物》(1946)在下凡天使的指引下,面临中年危机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玫瑰的名字     
1986年,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Jean-JacquesAnnaud)执导了电影《玫瑰的名字》(Thenameoftherose)。这部由法、意、德三国合拍的影片讲述了发生在中世纪的一个故事:位于意大利北部的本尼迪克特修道院中,接连发生了几桩血案,引起了人们的恐慌和种种猜测。多数修道士认为这是上帝按照《圣经·启示录》中七个喇叭天使的预言在进行惩罚。睿智的修士威廉与弟子阿德索在调查中发现这连串悲剧与修道院里收藏的一本书有关。这本由亚里士多德所著的书从自然的角度解释了人,其论点与当时教会宣扬的宗教理论截然相悖。修道院院长约杰疯狂而愚昧地热爱…  相似文献   

12.
只要美国的游人一到萨尔茨堡,一准儿会兴致勃勃地到那部好莱坞经典影片《音乐之声》的拍摄景地,亲眼看看那些美丽得近乎仙境的风景。其实,不止美国人,无论哪国游客,只要看过《音乐之声》,都会对影片中这些神奇而迷人的景观充满好奇。然而,我的一位萨尔茨堡的朋友却说,真正的萨尔茨堡人很少有人看过这部影片。你问他们那首已然传唱全球的电影歌曲《雪绒花》,是不是这里的山歌或乡间小调?他们会撇嘴一笑:不,那是美国人的歌!但是,不要以为萨尔茨堡人心胸狭窄——不愿承认他们这座诞生过莫扎特和卡拉扬的音乐圣城受惠于一部大众化的好莱坞电影。…  相似文献   

13.
性是神秘的,又是美丽的,因为其中包含着生命的力量和对真爱的执。好莱坞影片最精于此道也最爱此道。在他们的影片里,“性”好像是一道大菜,手续繁杂,而且是越做越大;或至少也是道甜品,余味悠长。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亡命天涯》再次引起观众对好莱坞明星哈里森·福特的关注 ,最近美国电影科学艺术学会正式宣布 ,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授予现年57岁的福特。哈里森·福特 ,好莱坞的超级明星 ,虽然他的电影为好莱坞带来滚滚财源 ,但他却生活简朴 ,平易近人。生活中的福特外穿一件整洁的格西装 ,里面是一件黑色的开斯米毛衣。这一形象与其在电影中的角色一样震撼人心。他曾使众多影迷在1985年涌入影院争相目睹他主演的《目击者》。有线电视播放他主演的《亨利其人》时 ,那么多影迷兴奋不已。他在1998年57岁被《人物》杂志…  相似文献   

15.
刘伟 《世界文化》2007,(6):16-17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杰克·克鲁亚克:《在路上》《在路上》是克鲁亚克出版的第二部小说,它与艾伦·金斯伯格的《嚎叫》和威廉·巴勒斯的《赤裸的午餐》共同构成了美国“垮掉的一代”学与化运动的基础。到2007年,这部影响了无数年轻人的小说出版已经整整50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依人 《世界文化》2003,(3):20-21
从三十年代开始,以开罗为中心的埃及电影便一直雄霸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电影市场,在最高峰时期,当地有150家电影公司,每年制作三、四百部影片。和印度电影一样,埃及电影一向也是以歌舞片和通俗喜剧为主。但在五十年代中,埃及崛起了一批以尤塞夫·沙轩、阿布·塞以夫等为首的写实主义导演,令埃及电影走上了国际舞台,而且备受欧美影评人的重视。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埃及电影开始日走下坡,每年产量锐减至十几部。但在最近的三年里,埃及电影又再次繁荣起来,大有复兴之势。三年前,沙轩在一次访问中指出:“阿拉伯电影的确面对不少问题,不少我们必…  相似文献   

17.
牛鸣 《世界文化》2023,(8):22-25
<正>2019年,由美国导演彼得·法雷利执导的电影《绿皮书》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用一段泪水与温暖并存的南下之旅,将黑人身份认同与白人主流文化的矛盾再次搬上了荧幕。电影采用了双男主演绎的方式,对撞式地将粗枝大叶的白人托尼和谈吐不凡的黑人谢利博士组合在了一起,以“黑”和“白”两种视角、以谢利博士为缩影,向观众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群体在面对“黑”“白”两种文化时的踌躇与迷惘。《绿皮书》并非新作,但其中表达的内核依然不过时。  相似文献   

18.
龙夫 《世界文化》2002,(3):20-21
当全世界目光都集中在中亚的阿富汗之际,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主宰全球影视市场的好莱坞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充斥暴力、恐怖、色情镜头的影片似乎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而宣扬大美国主义、振奋民族精神的主旋律影片,成为电影市场的“定海神针”。  相似文献   

19.
4月28日出现在电影节开幕庆典上,并带来其最新作品《肮脏的交易》。  链接:布莱恩·布朗:他的名字在澳大利亚家喻户晓,他不仅是澳大利亚的明星,上世纪80年代早期的电影《破坏者莫兰特》及电视剧《爱丽丝小镇》的成功,使他成为国际知名的影星。在过去的20年里,他参与拍摄了一批澳大利亚影片及好莱坞的影片,如《荆棘鸟》、《晨雾中的暴徒》、《特技》、《新闻前线》、《The Shiralee》、《鸡尾酒》、《血誓》、《危险》以及1999年的《双手》,该片也为他第二次赢得澳大利亚电影学会“最佳男配角”奖。1999年,他与妻子雷切尔·沃德合作出演了…  相似文献   

20.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梦工厂出产的《尘雾家园》不像是一部好莱坞影片。好莱坞电影往往不会给人以遗憾的结局,而这部影片有太强的悲剧因素,给人以过于沉重和悲怆的感觉。自2000年的《黑暗中的舞者》之后,还很难有一部影片像这样让人感到窒息似地难过。影片的导演,原籍前苏联的瓦迪姆·佩尔曼曾是一位出色的商业广告导演,该片是其第一部电影作品。他非常注意情绪的酝酿与积累,使用对比蒙太奇等镜头语言,营造氛围,影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越来越多的人物被卷入其中,而矛盾冲突也呈螺旋式上升状态,将悲剧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情节环扣,矛盾步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