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请求是一种具体的言外行为,在实施请求指令的过程中,不同的语境应该使用不同的礼貌策略.选择合适的礼貌策略,才能既满足说话者的请求愿望,又维护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良好关系,避免出现语用失误,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近年来,语用能力的培养在英语语言教学中至关重要,因此,获得语用能力成了语言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语言学家对礼貌研究的成果,继而从原型理论入手,在设定交际双方社会地位相同但彼此不熟悉,且一方请求另一方做事情的条件下,就礼貌原则、面子观在不同语境的交际中的运行机制进行具体讨论:(1)说话者如何礼貌地表达自己的请求;(2)听话者如何礼貌地接受说话者的请求;(3)听话者如何礼貌地拒绝说话者的请求。最后,通过分析和举例说明,本文得出结论:采用非典型的表达不失为表达交际者间礼貌的一个良策。  相似文献   

3.
语言可以表达思想,但说话者表达的不一定就是自己的思想;语言会掩盖说话人的意思。语言可以表达说话者的礼貌,同时也可以掩盖说话人要表达的礼貌。因此,只是根据句子的表层结构去判断句子表达的是礼貌的意图还是不礼貌的,这样是不合适的。礼貌是语言表达句式、交际者和话语语境关系三者相互作用的语用关系。本文从礼貌意愿与效果、表达形式和语境要素等方面入手,指出礼貌原则对实际礼貌现象的描述与解释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委婉语是一种用曲折委婉的方式表达说话者思想的特殊语言表达方式,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本文从礼貌原则角度出发,着重分析英语委婉语在礼貌原则中的体现,以期为委婉语与礼貌原则做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礼貌是日常交际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以礼貌策略理论为切入点,简述英语语言中的四种礼貌策略,即完全直接策略、积极礼貌策略、消极礼貌策略和间接性策略,进而阐述在汉语交际中,直接性策略是人们表达请求的最适当、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徐默凡 《中文自修》2005,(11):17-17
礼貌 “讲礼貌是人际交往中的一条重要原则。‘礼貌’维护了交际者的自尊,保持了交际关系的融洽,”朱老师娓娓道采,“在言语行为中,礼貌分为两种,一种是礼貌的行为目的,一种是礼貌行为的方式。像祝贺、道谢、恭喜等言语行为,是对说话人有利的,行为目的和行为方式都是礼貌的。像请求、警告、命令等言语行为,为的是让听话人服从自己的意志,行为目的是不礼貌的,但是行为方式可以讲礼貌。采取礼貌的行为方式可以让对方更容易接受不礼貌的行为目的。批评也是如此,如果不涉及大是大非问题,礼貌的批评才是最高级的批评。”  相似文献   

7.
倪健新  李妍 《文教资料》2009,(36):41-42
和谐的人际交流与会话离不开礼貌原则。而转喻在认知语言学中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从言语行为转喻角度,探讨会话交流中礼貌原则是如何实现的,作者认为,正是借助于转喻,才使得会话中说话者与听话者在遵循礼貌原则的情况下。达成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8.
敬语的使用     
问候型敬语即人们彼此相见相互问候时使用的敬语,通常有:“您好”、“早上好”、“久违了”,等等。问候型敬语的使用既表示尊重,显示亲切,给予友情,而且也充分体现了说话者有教养、有风度、有礼貌。请求型敬语请求型敬语就是在请求别人帮忙时所使用的一  相似文献   

9.
自1976年Leech提出"礼貌原则"以来,人们就对礼貌原则进行了一些研究.礼貌原则是说话者用来缓解话语力的一种策略.它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语言交际当中.本文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礼貌原则及其运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目的在于使师生之间的交际在该原则的指导下更成功,教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直接”在请求中有两层含义:清楚明了和强求。直截了当可明确表达请求但却不礼貌,可能伤害双方关系。这个问题在国际商务中尤为尖锐。对23个国家的请求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商务环境中,成功的请求模式是直白的语言加简单的礼貌。  相似文献   

11.
语言具有两大功能:一是信息传递;二是维护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说话者为了维持人际关系的表面和谐,会采取虚假礼貌这一言语策略。该文以Spencer Oatey的人际关系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对《生活大爆炸》中的虚假礼貌言语进行话语分析,探讨虚假礼貌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2.
英语一般过去时常表现出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的一种矛盾,即过去时态也可表示现在时间或将来时间,表示说话人的一种试探的或礼貌的态度。这种时态错位的用法属于间接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多见于表示疑问、请求或提供的话语当中。本文从英语过去时的距离性实质出发研究一般过去时用来表示客气礼貌的语用理据,分析距离与礼貌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3.
郑重 《时代教育》2012,(13):105+107
日语中以"いいえ"、"いや"为代表的否定感叹词,在会话中体现出用途的多样性。按照其在日常会话中的作用,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四小类;而之所以体现出用途的多样性,是因为在部分场合,否定感叹词能够反映出说话者对四种礼貌原则的遵守;说话者为了遵循这些礼貌原则,在脑海中已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思考机制,由其来指导否定感叹词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试论英语委婉语的使用与礼貌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语用学角度,以Leech的“礼貌原则”为理论基础,分析探讨了礼貌原则对英语委婉语的制约作用,指出委婉语遵循会话礼貌原则,是人们交际过程中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有效的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我们会常常请求别人做什么事或不要做什么事。因此,学会正确地使用“请求”用语,对于我们在英语交际方面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只要遵循“礼貌至上”的交际原则,基本上是不会出差错的。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一般过去时常表现出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的一种矛盾,即过去时态也可表示现在时间或将来时间.表示说话人的一种试探的或礼貌的态度.这种时态错位的用法属于间接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多见于表示疑问、请求或提供的话语当中.本文从英语过去时的距离性实质出发研究一般过去时用来表示客气礼貌的语用理据,分析距离与礼貌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7.
韩晶 《林区教学》2014,(4):55-56
随着中日间各领域的联系日益增多,作为新兴媒介之一的电子邮件逐渐成为双方沟通的一种重要手段。在Brown&Levinson(1987)提出的礼貌模式理论框架下,以日本的公司职员为研究对象,进行模拟邮件的调查可发现,日语电子邮件中的请求行为由"主题"、"请求前"、"预告"、"情况说明"、"请求"、"请求后"六个阶段构成。礼貌策略的使用受上下关系的影响,在"请求前"和"请求后"两个阶段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礼貌通常被人们理解为说话者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采取的策略"(何自然2001)。在礼貌原则的研究中,以布朗·莱文森的礼貌策略影响最大,本文将对该理论进行简单介绍,并针对礼貌策略理论在日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本论也将对礼貌策略理论与敬语形式进行比较,辨析其异同。  相似文献   

19.
礼貌原则作为语用研究的基本理论,为众多的语言学学者所关注。礼貌原则是在说话双方互动关系中建立起来的语言交际原则,最终是为语言交际服务的。布郎、列文森的“面子理论”和利奇的“礼貌原则”对师生语言交际均有启发性,其中利奇的“得体准则”、“赞誉准则”、“同情准则”尤为重要。礼貌原则只有在具体的话言交际中起作用,师生语言交际中使用这些原则时要根据具体的话境选择最恰当的礼貌语言。  相似文献   

20.
潘盼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4):157-159
礼貌原则是在说话双方互动关系中建立起来的语言交际原则,最终是为语言交际服务的。布郎、列文森的“面子理论”和利奇的“礼貌原则”对师生语言交际均有启发性,其中利奇的“得体准则”、“赞誉准则”、“同情准则”尤为重要。礼貌原则只有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中起作用,师生语言交际中使用这些原则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最恰当的礼貌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