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乐安油田稠油油藏利用水平井技术规模化动用了薄层储量。随着热采吞吐周期的增加,周期产量明显递减。为合理开发,有效提高采收率,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水平井井网蒸汽驱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合理的井网方式、适时的转驱条件、适合的注采参数下,区块采收率可提高13.02%。  相似文献   

2.
在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中,地层能量不足、高含水已成为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而常规采油技术难以有效改善稠油油藏开发效果.面138区块是以热采开发为主的稠油油藏,经多轮次注汽开发后,热采效果整体呈下降趋势.通过对该区块二元吞吐工艺实施井的现场施工和措施效果情况分析,总结二元吞吐工艺技术在辅助稠油注蒸汽开发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单家寺稠油油藏已经进入多轮次吞吐中后期,油井生产效益逐周下滑,综合含水上升,汽窜加剧,油汽比下降。针对这一现状,2013年以来试验实施了氮气辅助吞吐工艺技术措施,通过建立地质模型、历史拟合、注氮方式筛选、确定注氮选井原则以及实际应用中如何编写设计、加强注氮现场管理等,在转周注汽前或注汽过程中向地层注入一定量氮气,实现提高单井吞吐效果的作用。应用表明,氮气辅助吞吐工艺技术措施能够扩大蒸汽及热水带的加热油层体积,调整纵向吸汽剖面,减少蒸汽热损失,从而有效提高稠油井周期吞吐效果,实现稠油油田"精细开发、效益开发"。  相似文献   

4.
稠油热注吞吐开发随着开采轮次的增加.其吞吐效果随之下降。蒸汽驱作为接替技术逐渐进入稠油的后期开发中,但对于汽驱的地下监控仍处于起步阶段。通过油藏数值模拟、动态数据整合、地面温度监控等技术手段.对蒸汽驱地下原油的驱替范围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汽驱影响的主要区域和目前还处于热效盲点的区域.为进一步蒸汽驱开发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渤海稠油L油田属于特超稠油油藏,埋藏深,原油黏度大,初期采用蒸汽吞吐开采,储层具有较强的水敏特征,易发生黏土膨胀,导致注汽困难。针对L油田首轮次注汽问题,开展耐高温黏土稳定剂性能评价、机理研究、机理表征及应用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黏土体系作用后,中和黏土矿物表面负电荷,使得黏土矿物吸附于岩石表面,有效抑制黏土膨胀;PP-1体系防膨效果较好,1.5%浓度降黏率达90%以上;现场采用前置段塞注入,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动用中低渗稠油油藏储量,利用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方法,开展中低渗稠油油藏多井型组合开发技术研究。针对中低渗稠油油藏直井注汽困难、生产低效、易管外窜的特点,论证水平井和分支水平井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发中的的可行性;针对水平井分支的优缺点,提出多井型组合布井方式(整体水平井+边部单侧分支井),可以发挥分支在蒸汽吞吐阶段的优势,同时避免分支对蒸汽驱的影响,提高整体储量的动用率和采收率。利用数值模拟技术优化多井型组合技术界限,包括井型组合形式、不同油层厚度下水平段间距离、单侧分支水平井井身参数。在单2块沙一段,利用多井型组合开发技术提高储量动用率,增加动用边部储量54暳104 t,已投产的单侧分支水平井是周围直井初期产能的4倍,实现了中低渗稠油油藏高效动用,该技术也为相似油藏开发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在齐604块薄层稠油油层中应用水平井技术,对水平井的实际生产动态、效果与直井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践证明,用水平井对齐604块薄层稠油注蒸汽吞吐开采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海上稠油储量丰富,热采是开发稠油的主要技术,但海上受限于应用条件和经济性,亟需攻关海上稠油热采复合提效技术,推进海上稠油高效开发。D2油田A3H井为海上稠油蒸汽吞吐试验井,多轮次蒸汽吞吐后开发效果变差。针对A3H井蒸汽吞吐中后期面临的问题,提出近井有机解堵和“热+气体+化学增效体系”的多介质协同增效技术方案,最终建立以解堵分散体系CYJ-1、氮气、起泡剂、降黏驱油剂、蒸汽多介质协同提效工艺方案,提高采收率达20.1%,改善吞吐井中后期开发效果,延长热采周期。  相似文献   

9.
稠油油田蒸汽吞吐热采参数的正交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蒸汽吞吐热采是稠油热力开采的主要方式.由于稠油油田地质情况的差异,注汽参数必然不可能一样,本文根据某稠油油田提供的有关资料,对其注汽参数进行正交设计,并通过方差分析,获得最佳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0.
陈家庄油田陈25块属薄层稠油油藏,由于原油黏度高,水驱开发后进行化学驱,但易发生指进现象,造成驱油效率下降。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优选了一种水溶性化学降黏体系。该体系与地层水配伍,在50℃时,400 mg/L药剂可使原油降黏率达99.5%,600mg/L药剂可使水的黏度提高6倍,600mg/L水溶液可提高驱替效率20%以上。在室内实验基础上进行了现场驱油试验,对于试验井组,累计注入化学剂溶液1.07×104m3,处理半径50 m,累计增油363 t。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优选化学驱体系可降低油井含水,提高波及体积,改善薄层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