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篇文章可以让那些在2011年苦苦想要提高网球水平的个体选手,发现一些双打的秘密。摆脱他们“网球即是单打”的理论,让他成为双打组合中的一分子,并通过双打比赛来提高他们的单打水平。  相似文献   

2.
规则问答     
《网球》2010,(9):129-129
站位错乱 在昨天的双打比赛中,我们四个球友配对打双打,比赛非常激烈,我们杀得难解难分,在对手的发球局中,由于过于投入,我竟然以为是自己搭档的发球局,因此在占先区接完发球后,随后的一分我又跑到平分区去接了发球,我的搭档也稀里糊涂的站在了占先区,我们赢得此分。但随后我们的对手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要求重赛此分,但我认为既然这分已经打完了,就算过去了,因此没有同意重赛,随后我们改正了各自的位置。请问,我们这样做是否与规则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你肯定听到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他们不转播更多的双打比赛?”对于这个问题,任何电视制片人都会给出意料中的回答:“双打比赛卖不出广告位”,这样的答案足以令许多美国球迷失望。电视台只考虑如何赚钱,而不顾及比赛的娱乐性、消费者的愿望,无视双打比赛引人入胜的特点。他们是否真正看过、关注过双打比赛?这绝对比单打有趣得多。  相似文献   

4.
专家邮箱     
《网球》2013,(4):93-93
随球上网的时机和方式 我快四十岁了.虽然非常喜欢单打比赛,但激烈的比赛已经不太适合我的年龄和身体,我需要为以后转打双打做一些准备。目前.我认为我最应该提高的是随球上网环节。因为我打单打属于底线型选手,几乎不怎么上网,因此网前技术不好,也不太知道应该如何才能更好的来到网前,请给我一些提示和建议好吗?  相似文献   

5.
《网球》2012,(10):138-138
最近总打双打比赛,经常遇到一个让我一直一来很纠结的问题——对手挑高球后.我到底是直接打高压还是等球落一下地再打高压?因为我这两种球都打不太好,所以想知道哪种更简单一些,否则很影响我的双打信心,搞得自己都不太敢上网了。这个问题还是要根据对手挑出的球进行具体分析。如果来球见高不见远,打落地高压球(太高的球不容易把握击球时机,落一下地后较为简单);如果来球见高又见远,打落地高压球(防止球出界误接);如果不确定来球是否过网,打落地高压球(避免过网击球)。如果来球弧度较平,直接打高压(前提是判断出球不会出底线);如果来球是非常舒服的“点心”高压,直接打高压;如果判断来球在落地弹跳之后低于可以站立打高压球的高度,直接打高压。以上所说的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应对策略,还要根据你自己的实际能力以及临场情况区别对待,尤其是双打,很多过顶球如果没有把握可以放掉,让给你的搭档来处理。高压球理论上是让自己处于主动地位的球,因此放平心态,认真对待,就一定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6.
《网球天地》2010,(3):111-111
我打网球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已经可以跟球友们开始打双打比赛了,这真的很有意思。但是球友们都会上网截击,我对此还不是很在行.所以只能一直在底线,请问这样也没问题吧?  相似文献   

7.
规则问答     
《网球》2013,(8):135-135
Q一打二在一场混合双打的比赛中,我们的男性对手比较强,而女性对手基本不会打球,一看就是刚学网球没几天,连规则都没太弄明白。我们可以理解男选手为了赢得比赛而主动抢着打一些球。但是他们的行为实在太奇葩了——女选手除了发球和接发球之外,就站到一边,剩下的球都由男选手来满场飞奔回击。虽然网球不像乒乓球双打规则那样要求每人轮流进行击球,但他们这样的做法是否算作合理利用规则?  相似文献   

8.
《网球》2010,(12):92-96
你打过很多双打比赛,但是你知道怎样打才能让你和搭档表现得像一个团队吗?本文中讲述的这些本质要点,会把你和你的搭档绑在一起,让你们和对手的表现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9.
《网球》2011,(6):82-82
我有一次双打比赛站在网前时,被搭档的发球打到了头上,当时都把我打懵了,疼了好久才缓过来.直到现在仍然心有余悸。我也知道搭档不是故意打我的,我只是想知道如何才能避免再被没有准星的搭档误伤到自己。  相似文献   

10.
金路 《网球》2012,(11):104-107
受到个人体力、技战术能力和场地数量、费用的制约,业余网球爱好者往往参加双打比赛或进行双打练习赛较单打更多一些。但很多读者反应目前与网球运动相关的技战术文章介绍单打居多,很少见到有关双打的内容。同时,由于鲜见大牌球星参加,奖金低,电视台也不会经常转播双打比赛。因此,很多双打爱好者虽然很想提高自己的战术打法,但苦于没有理论依据进行参考。借着中国网球公开赛可以现场观赛的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