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网络时代背景下,自媒体在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载体的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冲击。为应对其不利影响,高校要建立校方自媒体平台及其运行、监管和应急反应机制,占领网络思想舆论阵地;强化基于自媒体平台的大学生注意力资源开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通过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学生"意见领袖"等措施,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2.
“后真相”时代是社会发展进步和媒体形态演进的产物,其主要特征为情感煽动下的舆论能够代替客观真相和逻辑。在此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呈现出被感性情绪操控的新特征。这一发展趋势严重破坏了网络舆论生态的稳定性,给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为此,“后真相”时代的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应结合时代特性,聚合政府、媒体、高校等主导力量共同承担起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责任,创建政府、媒体和高校相统一的一体化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形成网络舆论引导合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日趋增强,成为了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股重要力量。从自媒体和网络舆论两个基本概念入手,通过阐述自媒体时代下网络舆论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对政府是否应对网络舆论进行治理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且从四个方面的考量为其判断树立了论据。政府应该坚持引导式与规范式的双向治理策略,从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对新时代网民的培养和塑造、加强网络技术管控以及对政府自身建设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4.
社交网络环境下,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是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创新性、实效性的需要。高校辅导员只有积极融入大学生社交网络,保持对舆情的敏感度,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学习与媒体打交道的本领,客观预估社交网络辐射力,方能做好新媒体、自媒体、微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网络作为新兴媒体以其独特优势迅速占领了大学生的媒体环境,网络舆论这种新型的舆论形态也因其依附于网络这一新媒体而具有传统舆论形态所不具有的特性.大学生作为受网络影响最大的群体,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网络舆论的极大影响.面对网络舆论对大学生"三观"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我们该如何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媒体作为新兴的网络平台,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欢迎。本文从自媒体的释义出发,结合自媒体平台的时代特点,以及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网络时代群体的特性进行讨论,就三者需要舆论引导的必要性进行论证。然后,就如何培养高校辅导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丰硕  朱蓉 《教育教学论坛》2014,(19):106-107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大前景下,网络舆论应运而生。网络舆论因含有非常多的文化信息从而成为大学生党员生活重要的思想环境氛围,对大学生党员价值观的影响也更加直接,更加深远。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正确认识、分析和应对网络舆论对大学生党员影响。  相似文献   

8.
自媒体时代下网络是新的舆论阵地,网络舆情应对力是基层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升对于健康网络环境的构建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但当今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在应对网路舆情过程中在思想态度、行为方式、处理结果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因此,应该着力提升基层领导干部的认知研判能力、媒体运用能力、沟通引导能力,进而促进其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舆论对大学生影响越来越大,辅导员对网络舆论的适时引导成为重要职责之一。但是目前,辅导员在舆论引导中还存在不善用网络;单兵作战;缺乏组织监控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三项对策:辅导员善用自媒体和校园媒体把握网络思政主动权;辅导员进行舆情监控和研判,对突发事件有应急处置能力;加强辅导员舆论引导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自媒体为代表之一的网络时代已经到来。新兴的自媒体发展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路径,但是与此同时,也带了许多新的挑战的和困难。作为对网络和自媒体接触最多,体验最深的新时代大学生,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受到的影响最明显。自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效果更好的途径,但是网络上信息传播的无选择性,内容的多样性等等方面也对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因此,在新的自媒体时代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新的网络环境,寻求新的教育模式,以应对这些挑战。  相似文献   

11.
时代的变革发展,让新时代的大学生有了更优质的物质保障,也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精神世界。大数据加速了网络更新换代,自媒体的存在越来越普遍,使得网络上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主流权威受到威胁,主流阵地被压缩。作为培育接班人的高校,守好舆论阵地成为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工作。基于此,本文从自媒体的现存环境深入探讨,论述高校舆论阵地的重要意义,提出建立高校舆论阵地的方法路径,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稳定的良性环境作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48):140-141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发展,微信、QQ、贴吧等自媒体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广泛运用,在手持终端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越来越多地被自媒体制造的舆论风潮影响。自媒体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将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与自媒体技术相结合,探索出一条自媒体时代下适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是各高校所面对的共同课题。本文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基本研究对象,结合自媒体技术特点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自媒体以其强大的融合功能和碎片化表达推动着大学生思想多样性、多变性、开放性发展。高校应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自媒体的正面作用、完善工作方式,积极回应大学生的发声与诉求、强化部门合作,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秩序、重视能力培养,提升大学生事务管理水平等途径主动抢占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话语权高地,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论作为当今社会情绪的“晴雨表”,所带来的影响日益深远,尤其是对高校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影响巨大.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实际上就是在高校网络舆论这一大环境下,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促使大学生群体的多样化的舆论观倾向主流化,最终实现态度的转变和认知的平衡.媒介系统依赖理论使我们明确了网络舆论引导的媒介背景的重要性;态度改变理论为网络舆论引导指明了重点;培养理论为网络舆论引导明确了方向.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目标是使他们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达到促进精神成长的目的.根据培养理论的当代延伸,从社会网络舆论的主流和大学生对客观现实的理性分析方面明确引导的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5.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学生在网络舆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舆论的话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甚至会引发校园网络舆论危机。对大学生舆论有关话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大学生舆论的现状,分析了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危机的诱因及其演变规律,并对大学生不良舆论引起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危机提出了应对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的营造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的基本素质、高校自身教育管理和服务状况、网络舆论主体积极分子的强化行为以及其它媒体的舆论导向是高校网络舆论的影响因素。营造和谐的高校网络舆论,就要从网络舆论的影响因素入手,做好网络舆论正面引导和主体的教育工作,加强高校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7.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是普通大众依托数字技术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接,提供和分享与自身相关的事实与新闻的一种新途径。正确应对自媒体对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冲击,挖掘自媒体对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新功能,具有深刻的意义。要掌握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新情况、把握自媒体特质,创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新机制,开创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滁州学院学报》2016,(3):94-97
自媒体传播内容的随意性、传播方式的裂变性、传播对象的交互性、传播速度的迅捷性等特点给高校学生思想、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监控失灵、舆论引导乏力、教育主体缺位、受众判断迷乱致使其陷入新的困境。只有着力创新网络教育平台建设、创新网络引导方式方法、加强网络宣传教育骨干力量培养、提升学生媒介素养才能更好地做好自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高校网络舆论道德的价值宣传已成为我国高校加强网络教育管理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舆论"漩涡"中难觅大学生党员身影,是大学生党员的"理性"使然还是媒体舆论价值期待的完美塑造?文章揭示了媒体舆论习惯以"理性化"的伦理基调和思维范式来"理性"自己和他人,并从"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行为"等哲学逻辑层面剖析了大学生党员网络行为的"行而不思"。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高校信息化的推进,大学生已成为网络舆论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大学生成为网络舆论参与主体的作用没有发挥,高校网络舆论现状也不容乐观.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能力的问题以及提高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能力的意义,认为提高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能力,必须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舆论认知结构,加强基于网络技术支持的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平台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舆论参与实践活动和让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价值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