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扬 《家长》2014,(1):13-14
正1.对女孩进行必要的性别教育:性别教育的错位或缺失,会让女孩产生倒错心理,把中性打扮视为一种时尚潮流或者从小认为自己是男生,严重的甚至出现性别认同障碍;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性别期望强加在女孩身上,而应该为女孩树立良好的性别角色榜样,有意识地引导女孩,让女孩知道作为一个淑女,就应该穿裙子、爱美,就应该  相似文献   

2.
孩子呱呱坠地,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孩子的性别。我们都知道,答案不外乎两种:男孩或者女孩,也就是我们通过肉眼观察其外生殖器所判断的,这就是男孩与女孩最基本的生物性差异。但是,男孩和女孩除了生物性别的差异外,还有社会性别的差异。训练男女两性习得自己在成年生活中的不同指定角色,是性别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男女两性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然而现实中,有不少男孩喜欢穿女孩的衣服,说话娘娘腔,而有些小女孩又像个假小子。这种  相似文献   

3.
心理问题Q&A     
教师问题:Q1:怎么做才能让小班的孩子按性别入厕?我们幼儿园是男女分厕。有一次活动休息时,我提醒孩子们入厕。不一会儿,就有小朋友跑出来告诉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在男孩尿尿的地方尿尿。没等我反应过来,另一个男孩就边跑边说:"老师,泽泽在女孩的马桶上坐着尿尿。"如何引导男孩女孩按性别上厕所?怎样跟3岁的孩子解释性别的差异?A:3岁的孩子正处在自我性别意识形成的敏感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性别认同障碍基础理论的分析,结合基层基础教育人文社会环境对基层儿童性别认同的影响,提出基层特殊情况下,易于导致性别认同障碍儿童的出现,素质教育应该塑造符合社会主流的个人性格气质,其中包括符合主流文化的性别认同趋向,就基层儿童可能存在的性别认同障碍问题提出了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5.
A 儿童性早熟门诊爆满 那些把孩子还抱在手里的家长面对孩子生理上的变化,显得非常难堪和窘迫.二岁的女孩乳房胀大,三岁就来月经,五岁的男孩长出胡须,这似乎有些天方夜谭,家长们不懂了,他们惊呼:我的孩子怎么变成"小大人"了?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问题应引起重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一些夫妇双双汇入出国潮的同时,出现了一批“留守儿童”,他们一般由祖父母抚养。这种新的现象也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 与一般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存在较多的心理卫生问题,这是由隔代抚养造成的。中国老人往往比年轻父母更易于溺爱孩子,而当孩子父母不在身边时,这种溺爱会成倍增长,致使孩子极易形成偏执型、癔病型、自恋型人格障碍。另外,祖父母抚养孩子时,无一例外地要对孩子父母负责,而他们很难像父母那样一切  相似文献   

7.
李玉柱 《教育》2012,(30):9
"过家家"是中国孩子的传统游戏:男孩当爹,女孩当妈,抱块石头做娃娃……就算大人在跟前,也是看着孩子玩得昏天黑地、乐不可支,没有人把男孩、女孩子互称的"两口子"当回事,有时家长还拿此当笑话讲。孩子的社会意识从哪里来?就是从这模仿的游戏里来。很小的时候大人们并没把这当回事,可孩子上了学,再有此种行为,大人们就接受不了,就把它看作是早恋。五年级的孩子也就11岁,青春期  相似文献   

8.
金晓梅 《幼儿教育》2000,(11):42-42
性别包括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两方面。人的生理性别一出生就显示出来了,而心理性别则多在3岁左右建立起来,它更多地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一旦孩子在心理上确认了自己的性别,就会以此来要求自己的言行符合心理性别。一般人的心理性别与生理性别是吻合的,但也有一些人的心理性别与生理性别发生了偏差,特别是那些被父母易性教养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出于个人的嗜好,或给男孩穿花衣,扎小辫,取女孩名;或给女孩着男装,理平头,取男孩名,这些都会严重地影响孩子的心理性别自认,容易使孩子产生性心理偏差,长大以后也容易形成性心理变态或性别认同障碍。因此,我们应注意依据孩子的性别给予适宜的教育,使其心理性别与生理性别趋于一致,为他们将来所要承担的社会角色作好准备。其实无论男孩女孩,我们都想将其培养成为正直、善良、博爱、勤劳的人,这一点上他们是相同的。但由于男女身心的差异,以及社会风俗和传统的影响,人们对不同性别有不同的角色期待,如男孩应勇敢、坚强、果断,女孩应温柔、文静等。为了孩子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我们就要求孩  相似文献   

9.
当前,不少家长感觉学前儿童普遍存在任性、贪心、自私、孤僻、急躁、不依不饶等不良性格,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不良行为,是我们家长在处理问题上存在的弊端。有的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是有求必应;有的家长是虚荣心在作怪,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有的东西,自己的孩子就应该有;有的是家长思想意识不对,认为都是一个宝贝孙子,样样事情都包办代替。孩子整天享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剥夺了孩子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优裕的生活环境纵容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我们的这份"爱心"让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家长对待孩子的这种有求必应、百依百顺的"爱心"对孩子的成长是一剂"毒药",让我们的孩子变得越来越贪心。自私、孤僻、急躁、不依不饶等不良性格也就随之助长。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做,才能预防这些不良性格的养成呢?我觉得:家长朋友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善于运用延迟满足,让我们的孩子在延迟满足中学会等待、学会忍耐、学会抗挫,以此来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  相似文献   

10.
赵春雨 《学前教育》2011,(11):28-28
天佑表现出的特点是一种性别偏爱。所谓性别偏爱是个体对男性角色或女性角色的偏爱倾向。一般而言,幼儿常常偏爱与自己同性别成员的角色或活动。一方面是与成人潜移默化的性别教育有关,另一方面是幼儿通过观察学习或模仿,认同了自己的性别,比如,我是女的(或男的)就婴像她(或他)那样行为,男孩该做男孩的事,女孩该做女孩的事。  相似文献   

11.
张野 《辽宁教育》2002,(8):62-63
夫妻离异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十分广泛的,不仅会遏制其智力、性格和社会性的良好发展,而且还会导致精神异常和心理变态.我国心理学研究认为,5岁前就与父亲分离的男孩,由于缺乏适当的性别行为榜样,他们的行为缺乏男子汉气概;他们的进攻性要比正常家庭中的男孩少一些,而依赖性多一些;他们在游戏中也表现出较多的女子气动作模式.而缺少父亲的女孩在长大后易在异性交往上出现问题.Lamb(1999)的研究也表明,在单亲家庭中,儿童容易出现心理压抑、认知失调等问题,并在人格方面出现障碍.……  相似文献   

12.
张野 《辽宁教育》2002,(7):62-63
夫妻离异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十分广泛的,不仅会遏制其智力、性格和社会性的良好发展,而且还会导致精神异常和心理变态.我国心理学研究认为,5岁前就与父亲分离的男孩,由于缺乏适当的性别行为榜样,他们的行为缺乏男子汉气概;他们的进攻性要比正常家庭中的男孩少一些,而依赖性多一些;他们在游戏中也表现出较多的女子气动作模式.而缺少父亲的女孩在长大后易在异性交往上出现问题.Lamb(1999)的研究也表明,在单亲家庭中,儿童容易出现心理压抑、认知失调等问题,并在人格方面出现障碍.  相似文献   

13.
性别偏见从孩子出生那刻起便存在——女孩的衣服几乎都是粉红色系的,男孩的几乎都是蓝色系的;男孩的玩具是机器人,车等,女孩的基本都是玩偶;在学校里,从老师的言行到课本的内容都在暗示男孩跟女孩是不一样的。有人会说,男孩跟女孩本来就不一样,区别对待是正常不过的事情。那只是成年人固化的思维,而小孩是没有性别概念的,成年人如果一开始就对他们灌输这种观念,很可能会限制了他们将来的发展。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玩具店,对男孩和女孩的性别暗示都会对儿童产生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大多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就形成了一种6:1的家庭教育格局。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造成幼儿在性格发育中形成自私狭隘、孤僻等不良性格,但这个时期的幼儿心理有着很大的可塑造性。很多家长认为当孩子走进幼儿园后,矫正孩子不良性格的责任就落到了幼儿园老师身上。其实,光靠幼儿园老师单方面是远远不够的。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可以实现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国内的家长一般认为:小孩子不必分男和女,而且孩子自己也不懂男女有别。于是,家长们出于一些特殊原因,把女孩子扮成假小子,男孩打扮成女孩,还赞美其长得漂亮;有的甚至把已长得很大的男孩带进女浴室。然而在新加坡,年轻的家长们对低龄儿童的性别差异是十分看重的。购物时,妈妈们会精心为孩子挑选男、女用品,哪些是男孩用的,哪些是女孩用的,生怕搞错。那些抱在手上的男婴,尽管还裹着尿布,却穿着正式的男装三角裤。他们的母亲说,应该让他们知道自己是“boy(男孩)”。  相似文献   

16.
从男、女大脑生理基础的比较 ,男孩女孩所受教育的比较 ,男女性别角色特征的发展以及如何进行性别差异教育四个方面分析儿童性格形成的不同特点 ,认为孩子的性别角色分化不宜过早。淡化儿童的性别特征有利于摆脱因性别差异造成的发展上的局限性 ,从而获得全面性的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17.
孩子的性别角色分化不宜过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男、女大脑生理基础的比较,男孩女孩所受教育的比较,男女性别角色特征的发展以及如何进行性别差异教育四个方面分析儿童性格形成的不同特点,认为孩子的特别角色分化不宜过早,淡化儿童的性别特征有利于摆脱因性别差异造成的发展上的局限性,从而获得全同性的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18.
星星点灯     
男孩更容易发生诵读困难一项新的研究证实,相对于女孩来说,男孩更容易发生诵读困难。很多人不提倡学生时期因性别不同而实行特殊教育。但观察表明,也许男孩更需要特殊的关注,以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虽然导致诵读困难的主要原因还不清楚,但有科学证据证明,它的发生跟遗传有关。迄今为止尚没有方法能够治疗诵读困难,只有通过一些特殊的训练来提高这些孩子的阅读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家长、学校共同努力,如医生在孩子就诊的时候可以询问一下孩子的阅读情况,教师要尽量明确那些问题孩子是否存在阅读障碍,家长也应该弄清楚他们的孩子阅读困难是…  相似文献   

19.
一、选择适合男孩玩的玩具 心理学家认为,3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对自己的性别进行认同了,但在行为方面还没有太多的男女区别。孩子到了5岁左右,性别意识变得强烈,开始以自己的性别角色去适应社会生活,表现为男孩喜欢玩男孩的游戏,如打仗、开汽车、开飞机。因而,家长在为孩子购买玩具时要有所选择,选择那些与成人男子生活结合比较紧密的玩具。  相似文献   

20.
青春期是很多家长很害怕面对的一个话题,因为在谈到青春期的时候,大家想到的是叛逆、争吵、鸡飞狗跳……很多家长会想:青春期是所有孩子一定会经历的吗?它有什么意义呢?下面,让我们来谈谈青春期对于孩子的意义吧. 青春期的男孩女孩有哪些变化? 首先我们来看生理层面,当男孩和女孩进入青春期以后,第二性征开始出现,男孩开始变声,女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