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巴尔扎克的午餐一天,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正在伏案写作《人间喜剧》。一位朋友来访,看见他如此专注,不忍心打扰他,就坐在一旁默默地等着。一会儿,仆人送来了一份午餐。那位朋友以为是招待自己的,便不客气地把它吃了。又等了一会儿,巴尔扎克始终没有抬头,他就悄悄...  相似文献   

2.
周郢 《华夏文化》2007,(3):52-54
“泰山岩岩,万邦所瞻”。泰山不仅是一座中国名山,也是一座世界名山。泰山与世界发生联系,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封禅泰山,当时就有来自安息(今伊朗)、苏谢(西域古国)等众多的使节随行。公元56年汉光武帝封禅泰山,也有“番王十二,咸来助祭”。随着唐宋时期对外交往的不断拓展,有越来越多的邦国遣使来到泰山,参加中国皇帝的封禅大典。在唐高宗、玄宗两次封禅活动中,都有日本、新罗(朝鲜)、天竺(印度)、大食(阿拉伯)等数十“与国”的使节与会。宋真宗封禅时,更增添了来自三佛齐(今印尼)、交趾、占城(今越南)等国的贺使。由…  相似文献   

3.
名人小趣     
一天夜里,一个小偷爬进了巴尔扎克的房间,在他的书桌里摸索。巴尔扎克被响声惊醒了,他悄悄地爬了起来,点亮了灯,十分平静地微笑着说:“亲爱的,别找了,我白天都不能在这书桌里  相似文献   

4.
任钰琳 《世界文化》2012,(11):52-55
沙皇是俄罗斯皇帝1546年到1917年的称呼。据统计,俄罗斯共产生过26位沙皇,颇有意思的是,其中只有7位获得过外号,他们是伊凡四世,外号“雷帝”;伪德米特里二世,外号“图希诺的罪人”;阿列克谢,外号“最仁慈的人”;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外号“大帝”;亚历山大一世,外号“谜一般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外号“解放者”。  相似文献   

5.
巴尔扎克的一天让我们看一看巴尔扎克(Honore de Balzac,1799—1850)写作生活中的一天吧。这一天就是他那千千万万个创作日的缩影。晚八时。人们早已结束一天的工作,离开了他  相似文献   

6.
名人小趣     
有一次,一位朋友去看望作家巴尔扎克。一进门,就看见这位作家倒在地板上,脸色惨白,昏昏沉沉。这位朋友惊呼道:“巴尔扎克先生不行了!”被他  相似文献   

7.
有一次,巴尔扎克的朋友去看他,在门外就听到他在里面和人激烈争吵:“坏蛋!我要给你好瞧的!”那声音激愤、高昂。当这位朋友推门进去时,发现屋内只有巴尔扎克一个人。原来他正在对他作品中一个人物大喊,揭露那个人物的卑鄙行为。  相似文献   

8.
公元1601年,正值我国明万历年问,身穿黑色长袍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应皇帝之召,首次得以进人中国宫廷。他给中国皇帝带来的礼物是两座自鸣钟,自此,西洋钟表作为礼品进入中国。一时间,中国成为西方最大的钟表客户,而西洋钟表则成为中国宫廷中最得意的摆设。  相似文献   

9.
一八一九年八月十六日,阿尔比城玛内热广场,有一个叫做路易·巴尔萨的穷苦农民因谋杀罪被推上了断头台。罪犯的兄弟贝尔纳有个儿子名叫奥诺雷·巴尔扎克,是个正在努力写作以图登上文坛的二十岁青年。这一事件对巴尔扎克说来“很不光彩”,他对人向来闭口不谈——更何况对他叔父的犯罪事实本来就缺乏充分证据。他总是把历史上的巴尔扎克·德·安德莱格家族说成是自己的祖先,尽管事实并非  相似文献   

10.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曾先后播放了俄罗斯宫廷秘史的几个故事,里面前后贯穿着一个重要人物,彼得一世(即彼得大帝,1672-1725)青少年时代的朋友、后来的宠臣、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1884—1727)和小沙皇彼得二世(1715~1730)执政时的执掌,实权者,赫赫不可一世的缅希科夫(1673—1729)。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他是如何在俄罗斯伟大的转折时期浮沉起落的?剧中女皇和小沙皇多次轻蔑地称他“一个卖馅儿饼的”等等又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11.
乾隆皇帝(1710—1799)是清朝的第四代皇帝,姓名为爱新觉罗·弘历;历史上称他为高宗纯皇帝.他活了89岁,在位60年,又当了3年多太上皇,实际上统治中国63年零4个月,是中国封建帝王掌权最久、寿命最长的一位.中国有句俗语“人活七十古来稀”.在科  相似文献   

12.
在日本,茶道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仪式。举行这种仪式的茶室是一间有着低矮小门的安静的房子。客人们经小门而入,以示谦卑。正规的茶道要持续4小时左右,茶要按照精细复杂的顺序准备,人们只能听见沸水声,如同风吹过松林发出的声音。中国人首先发现可以用茶树的干叶制成饮品。那是在公元前大约2000年的事情,一位中国皇帝命令仆人给他烧些开水喝,当水快烧沸时,一些茶树的叶子飘落到水锅里,皇帝嗅到新饮料的芬芬气味非常高兴,他情不自禁地品尝起来,从此开始上瘾!最能饮茶的是英国人,常听到人们说,他们最想做的事就是沏杯茶。17世纪中叶,东印度公司的大船和快速运茶帆船将茶叶从中国运到英格兰。1660年,  相似文献   

13.
沙皇一家之死的最新发现曾方明编译爱德华·拉德津斯基,原苏联最著名的剧作家于1989年停止了戏剧创作。在莫斯科,除了去几个国家档案馆外,他很少出门。他想的只是一件事:揭开沙皇尼古拉二世和1917年十月革命后他一家人死亡的各种秘密。“就像一场疾病,”拉德...  相似文献   

14.
有一次,波兰钢琴家帕岱莱夫斯基赴俄旅行,在克里姆林宫演奏。清新、悠扬的琴声在大厅里回旋,沙皇和他的大臣从来没有听过这么美妙的音乐,不禁陶醉了。演奏结束后,沙皇对年轻的钢琴家说;“俄国产生了这样的天才,实在是值得向全世界夸耀。”只见年轻的钢琴家站起来,扬起眉毛大声纠正说:“陛下,我不是俄国人,我是波兰人!”当时,波兰已被俄国征服,沙皇没料到一个“亡国奴”,竟然敢于当众顶撞他,顿时恼羞成怒,呼道:“放肆!”年轻的音乐家毫不屈服,仍然大  相似文献   

15.
迷茫与扭曲的心灵——论建国后的周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守森 《东方文化》2002,(5):111-118
在新中国的坛上,有“艺沙皇”之称的周扬,曾是一位头戴五彩光环,令人望而生畏的人物。但在冷漠而又威严的外表下,周扬亦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苦恼,内心里实际上深隐着一种悲凉的无奈,甚至疑虑与惶恐。他曾直接组织和领导了艺界一次次令人胆战心惊的政治批判运动,酿成了许多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16.
法国大诗人和作家雨果写过一首《修道院所见》的诗篇。其中第十四节第十四行是这样写的: “……壁虎,浴着月光,在大粪池里跑着。”巴尔扎克看了这诗以后,很不以为然。他说: “雨果先生在潮湿地方找得到壁虎,是一种宝贵的发现,值得送到博物馆,而博物馆还非当作新种看待不可。壁虎喜欢太阳,活在干躁的地方。我指出这个错误,因为艾弥麦拉尔达在《圣母院》已经拿面包喂过燕子。”巴尔扎克对雨果是很钦敬的,但是,对雨果诗中不真实的细节描写的批评却毫不留情。  相似文献   

17.
由咸豐到慈禧清咸豐十一年辛酉七月十七,當西元1861年8月22日,大清帝國七世皇帝,病死於熱河行宫,享年三十一歲.於是,滿洲皇室愛新覺羅氏失去了大家長,滿蒙漢八旗失去了部落聯盟共主,外人所稱中華帝國失去了最後一名獨裁皇帝.那以後,這個帝國不是還延續兩世三帝五十年嗎?怎麼説咸豐帝是最後一名獨裁皇帝呢?確實的,這個帝國的體制似乎没變,繼立的年號分别為同治、光緒和宣統的三名皇帝,血統仍屬愛新覺羅氏族,體制還是持續已達二百二十年的君主專制主義.  相似文献   

18.
1849年12月22日,年仅二十八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刚写完:“哥哥我只想念你一个人”这样一句遗书以后,便以叛逆罪被绑赴广场。执法官宣读判决书,立即执行枪决。给他穿上白色囚衣,牧师走近前来,伸过十字架来,让他在上面接吻,然后被绑在柱子上,蒙上了他的眼睛。士兵推子弹上膛的声响过去了,单等一声令下“放!”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皇帝的使者赶到,中止了执刑。由于皇帝的恩典改判流放西伯利亚四年。他虽然死里逃生捡了一条命,可是死罪已免活罪难饶,在零下四十度的西伯利亚连眼泪都结成冰的日子也是难熬  相似文献   

19.
托尔斯泰一次在信中诙谐地对一位朋友说:“如果我是沙皇,我就公布法令,作家要是用了一个自己不能解释其意义的词,就剥夺他的写作权利,并且打一百棍。”  相似文献   

20.
俄国沙皇伊凡四世,1533年至1584年在位。严格地说,他并不是“雷帝”。这个绰号来源于对俄语单词的误译,这个词的含义更近乎“令人敬畏的”意思。然而,从其它各方面来说,伊凡确实是令人恐惧万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