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一次难得的记者访问中,乔伊斯·卡罗尔·奥茨谈她的生活及最新小说。"我看不出自己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美国当代赫赫有名的小说家之一,四十五岁的乔伊斯·卡罗尔·奥茨说。"我对待写作郑重其事,可我  相似文献   

2.
“在写作《查尔特勒修道院》的时候,”斯丹达尔说,“我每天早晨都先看两三页《民法》,好使作品的语气对头。”维拉·凯瑟动笔之前必得阅读一段《圣经》。海明威必须削好十几枝铅笔,才站起身来写作(他曾因飞机失事,腰部受伤,痊愈后总是站着写作;他也用打字机,但只打对话部分)。刘易斯·卡罗尔和维吉尼亚·吴尔夫也喜欢站着写作。爱伦·坡常常将他的暹罗猫置于肩头,然后才挥笔作诗。托马斯·沃尔夫往往先散步多时才着手写作;巴尔扎克总是先喝杯清咖啡;许多作家晨起必先喝点较烈性的酒,以清醒神志。吉卜林没有黑墨水就动不了笔,他曾写道:“我用的墨水必须是最最黑的。假如我后来还象从前那  相似文献   

3.
葛丽泰·嘉宝将近五十年前,葛丽泰·嘉宝曾宣称:“我愿意独自一人。”实际上她是说:“我不要别人来打扰我。”于是,她便成了一个神秘、隐居的传奇式明星。由于她的只身引退,倒使得她的魅力比过去更加诱人。她住在一套俯瞰纽约东河的公寓里,从不宴客,从不接受采访,她除了需要一人独处外,别无他求。这位扮演过茶花女、马塔·哈里和安娜·卡列尼娜的大明星隐居已近半个世纪,摈弃了一切影星界的服饰,不与外界交往。一位专门缠着名人偷拍照片的日本摄影师在嘉  相似文献   

4.
英国著名时装设计师维维恩·韦斯特伍德王云秋编译时装设计师维维恩·韦斯特伍德设计过彭克装、紧身装,还为白领阶层设计过磨砂时装,她所设计的大部分作品,如紧身袋和自行车运动短裤,都预示着服装新潮流的到来。韦斯特伍德曾两次获得英国年度著名时装设计师的殊荣。为...  相似文献   

5.
热和光的诗     
热和光的诗马林编译人当老年,耗尽了不仅体力上而且在创造力上的资源,并难以预期新的“进项”的时候,就被认为是生命中最无益的时期。这种见解对吗?在莫斯科一套陈设简朴、不大的住宅里,住着退休的玛林娜·德米特里耶芙娜·斯捷尔利戈娃。她早已过了70岁,曾是动力...  相似文献   

6.
18世纪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东尼特,1755年11月2日出生于维也纳。她父亲是出身于哈布斯堡王室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西斯一世,母亲奥地利女大公玛丽娅·特蕾西亚是曾与普鲁士腓特烈二世进行过顽强抗争的女中豪杰。玛丽·安东尼特于1770年与法兰西王储路易结婚,1774年由于王储继位成为王后。她这个  相似文献   

7.
乔伊斯·卡罗尔·奥茨去年9月在《纽约时报书刊评论》的一篇文章中创造了“病情记录”这个新词,此词仅就文人传记而言。但是她这个新词的概念很快就流传开了,这个词的概念是指一种正在兴起的热衷于描写“机能失调和灾难”的传记文学恶性亚种。不久,另一期《时报》中的一篇报道就  相似文献   

8.
列夫·托尔斯泰的妻子索菲娅最喜欢她的妹妹塔吉雅娜。塔吉雅娜结婚以后,每年夏天总是带着一家人来到雅斯纳雅·波良纳她姐姐家避暑。塔吉雅娜见托尔斯泰总是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就问: “你往你的小本子上记些什么东西呀?”托尔斯泰眨眨眼睛,说: “记的就是你们。”“我们有什么可记的呢?”托尔斯泰耸耸肩头,风趣地回答说: “这就是我的事情了。真实总是有趣的。”还有一次,他对塔吉雅娜开玩笑说: “你以为你在我这儿是白住的吗?我把你的行动全都记下了。”  相似文献   

9.
缪里尔·斯帕克是英国杰出的小说家、诗人及评论家。她所特有的深奥微妙的喜剧创作手法可与从简·奥斯汀到艾维·康音顿-伯内特的英国社会风俗小说创作风格相媲美,而其作品中的超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又和勃朗特姐妹所采用的忧郁浪漫主义颇为相似。斯帕克于1918年出生在苏格兰的爱丁堡,曾就读于詹姆斯吉莱斯皮女子大学预科。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在英国情(?)局工作过,但绝大部分时间享受着幽静安谧的文人生活。她于1947至1919年间担任《诗歌评论》杂志的编辑。  相似文献   

10.
在1977年出版的美国文化史名著《伊甸园之门》中,莫里斯·迪克斯坦把我熟悉的欧文·豪和另一个叫苏珊·桑塔格的人誉为美国当时目光最敏锐的文论家。“谁是苏珊·桑塔格”?2002年的某个冬夜,我的心中浮现出这样的疑问。一、美国最智慧的女人我没有想到,苏珊当年如此年轻,才44岁时就获得那样的评说;更没有想过她是一位女性,在我的印象中,在思想界获得成功的女人可没有娱乐界那么多;更没有想到,在美国她早就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一个“明星”级的知识分子,过去四十多年中,她一直处于舆论的中心,关注世界和被世界关注。苏珊1933年1月16日生于曼哈…  相似文献   

11.
肯尼迪遗孀的最后港湾白敬萱杰奎琳·肯尼迪·翁纳西斯每隔几个星期就要到纽约的一位医生那里去进行一次检查。为了不让别人认出来,她总是披着斗篷,由老伴、64岁的莫里斯·坦佩尔斯曼陪着在早晨7点钟到达那里。坦佩尔斯曼让杰奎琳在外面的人行道上等着,自己先去候诊...  相似文献   

12.
靳慧 《世界文化》2005,(5):14-15
玛丽亚·科达玛,阿根廷著名诗人、作家博尔赫斯的遗孀,现任博尔赫斯国际基金会主席。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为晚年双目失明的博尔赫斯充当“眼睛”。现在她是丈夫的使者,她在致力于整理、出版博尔赫斯的作品,希望把基金会办成博尔赫斯世界研究的“资料库”。玛丽亚·科达玛,一个典型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女人,讲话柔声细语,气质高雅,领导的基金会以其丈夫的名字命名。大约在2004年的10月底或11月初,她在西班牙马德里为博尔赫斯的第一部D VD版本选集《重要人物探寻》做宣传,其中收录了西班牙电视台《探寻》节目记者华金·索莱尔·塞拉诺对博…  相似文献   

13.
从孩提时代开始,海尔格·卡劳就经常感觉到自己与众不同。海尔格出生于二战刚开始时的纳粹德国,她对当时的环境仍有依稀的印象,头面人物身着笔挺的制服,过着享受特权和舒适安逸的生活。海尔格知道,她的母亲玛莎尔德·卡劳是希特勒高级助手马丁·包曼以及纳粹宣传首领戈培尔办公室的秘书。但她母亲对这一事实矢口否认,并对战争只字不提。直到* ,年母亲去世后,海尔格才开始调查她家庭的往事,而所发现的一切令她惊骇不已。海尔格的母亲是一位狂热的纳粹分子。* -.年/月,在柏林庆祝希特勒征服欧洲的聚会上,她与一位素昧平生的德国军…  相似文献   

14.
拿破仑的“波兰夫人”(上)玛丽亚·瓦莱夫斯卡除了你,我谁也看不见;除了你,我谁也不爱慕;除了你,我谁也不需要。──拿破仑·波拿巴特拉法尔战役伤亡惨重,埃玛·汉密尔顿夫人失去了情人纳尔逊勋爵,但她只是个较为次要的受害者,而受到重创的则是拿破仑·波拿巴,...  相似文献   

15.
雪上加霜──欧·亨利轶事李洪顺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他总是手头拮据,这常常是因为他受到一个人的敲诈,此人对亨利坐过牢的事了解得一清二楚。亨利的钱只有靠卖文得来,可他又不太相信那些出版商们。有一次,一个叫汉普顿的出版商向他约...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美国文坛上·凯瑟琳·安·波特(Katharine Anne Porter,1894—1980)是一位颇负众望的文体家。她的声誉建立在她所写的那些短篇小说上。她对人物复杂性格的见解及其娴熟的措辞技巧,使她较长的一些短篇小说犹如一篇篇完美的长篇小说。她一生,只在年近七旬之际,才写了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在她的多数小说中,那些独特的地理背景——墨西哥、欧洲、美国南部、纽约——都是作者曾经悉心观察过的天地。  相似文献   

17.
道奇 《世界文化》2001,(2):21-22
1932年11月8日夜晚,在庆祝十月革命胜利15周年的节日盛宴上,斯大林与妻子娜杰日达·谢尔盖耶夫娜发生了争执。“喂,你喝呀!”“人民之父”斯大林突然对没有喝酒的妻子说。“我不是你的‘喂’!”娜杰日达·谢尔盖耶夫娜不满地反驳一句,并生气地离开了克里姆林宫。第二天早晨,在乌索沃车站旁边的“祖巴洛夫-4”别墅找到她时,她已经死了。她手里握着一支像玩具一样的小型“瓦尔德”手枪,枪是她兄弟送给她的。这是斯大林女儿斯韦特兰娜·阿利卢耶娃在回忆录中叙述关于斯大林妻子自杀悲剧的典型说法,确切地说,这种说法是别人告诉她的…  相似文献   

18.
居斯塔夫·莫罗博物馆坐落在巴黎蒙马特山脚下的一幢楼房里。这所房子过去曾是艺术家莫罗本人的住宅和画室。关于居斯塔夫·莫罗博物馆,总是给人一种守旧的感觉。就拿一件事来说,人们不能径直进馆,而是要象登门拜访似地先按门铃,等保罗·比特尔出来开门领你进去。保罗·比特尔是博物馆的管理员。进馆后,他卖给你一张门票,一些明信片,甚至销售几本关于居斯塔夫·莫罗的书籍。保罗·比特尔是最近出版的关于莫罗博物馆近五千幅画的目录的作者。尽管莫罗(1826—1898)晚年曾在巴黎美术学院里教过马蒂斯,罗奥尔及阿尔贝·马凯,并且受到超现实主义之父安德烈·布列东的尊敬,但仍有人认为他在艺术实践上走进了死胡同。对莫罗轻视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显而易见的,尽管他  相似文献   

19.
冻结     
我在冰雪中徒劳地寻找寻找她留下的痕迹她曾挽着我在这儿,走过一片绿地我愿亲吻这片冻土用热泪融化冰雪直至露出土地哪儿有我们曾看过的花朵哪儿是我们走过的草地所有的花都已死亡所有的草都已逝去难道不曾留下纪念好伴我离去假如我的心停止伤痛谁能告诉她这个消息?我的心已死亡她的娇容冻结在那里也许解冻的时候我才能把她忘记■冻结!(德)@威廉·缪勒 @陈鹤~~  相似文献   

20.
技艺超群、感情专一的著名舞蹈家芳廷小河1937年,18岁的戴姆·马戈特·芳廷在英国剑桥的一次舞会上邂逅她的白马王子罗伯托·阿里亚斯时,已经是英国维克-韦尔斯芭蕾舞团的主要演员了。阿里亚斯当时19岁,是法律系的学生。芳廷后来回忆说:“第二天早晨,我起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