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废名小说选集》代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废名小说选集》代序汪曾祺冯思纯同志编出了他的父亲废名的小说选集,让我写一篇序,我同意了。我觉得这是义不容辞的事,因为我曾经很喜欢废名的小说,并且受过他的影响。但是我把废名的小说反复看了几遍,就觉得力不从心,无从下笔,我对废名的小说并没有真的看懂。我...  相似文献   

2.
高更  王惠云 《世界文化》2009,(10):F0002-F0002,1
“你问我在做些什么”,高更到大溪地五个月后写到,此时刚好是九月份,“真的很难说,我自己都不知道这里有什么值得做的。有时,我觉得这里很好,但同时又觉得很糟……我仅仅满足于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喜欢探索自然,当然偶尔也试着画一点儿……”  相似文献   

3.
一束常春藤     
柯檬 《世界文化》2002,(2):16-16
我在婚礼上用的花束,是经过仔细挑选、精心搭配而成的,我认为每一种花都有一定的含义。其中,有我未婚夫最喜欢的蓝色蝴蝶花;有象征纯洁爱情的玫瑰花;还有代表忠贞诚实的常春藤。在婚礼进行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非常幸福。我手里拿着满满一杯香槟酒和一束美丽的鲜花跟朋友们闲聊着。突然,我觉得一只手放在了我的肩膀上。我转过身来见是一位女士,她是我婆婆的明友。我们只是匆匆地见过一面。她的手里拿着一束卷须常春藤。  相似文献   

4.
走读巴西     
蓬生 《世界文化》2007,(12):34-35
南美,对于从未涉足过那里的人们来说,往往觉得有几分神秘,我便如此。终于有机会去了一趟巴西。它给我的感受挺复杂的,我想说的也许很多。它首先给我的也是最突出的印象,便是它那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5.
情爱深深     
有时候,我简直怀疑我的爸爸妈妈是否真有爱。他们整天忙于挣钱,为我和弟弟交付高昂的学费,从未像我在书中或是电视中看到的那样花前月下,互诉衷肠。他们觉得“我爱你”这样的字眼太重,说不出口,更不用说在情人节送鲜花了。特别是我爸爸的性子暴,一天劳累之后,回家经常会发脾气。  相似文献   

6.
年画溯源     
耿相新 《寻根》2012,(3):39-41
认真读过宋瑞祥君《朱仙镇年画史话》的书稿,颇感主题、线索、逻辑都很清晰,文字简洁明快,感情丰沛,很有历史的现场感。我觉得已无话可说,但瑞祥君执意要我作序,难以推辞,经过深入思考,我就谈谈年画的起源吧。  相似文献   

7.
杨凯 《华夏文化》2012,(4):63-64
我十分想念你。听说你身体与精神都健旺,很是高兴。我想望望你,但又胆怯,因为你一再嘱我写的《桥》到今日还无着落。觉得对不起你对我殷切的期望。然而我还是那句话必写出!只要要晚一些。我把这情况也告知李致,这次川剧来京,我费了点时间,还有其他接待事宜也耽误我。  相似文献   

8.
迟到的学习     
李威 《世界文化》2008,(4):28-29
在我的一生中,这个梦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把我从沉睡中唤醒,而每次醒来之后,我总觉得真是不可思议。在梦中,我又变成了一个小女孩,在家里四处乱窜,一会儿卧室,一会儿厨房,慌里慌张地准备着去上学。 “快点儿,杰恩,你上学要迟到了。”每当这时,我妈妈就会向我喊道。催促我抓紧时间。 “我正在抓紧,妈妈!我的午餐盒在哪里?我的书都到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9.
去俄罗斯的行李里除了必备的东西,没有一本书。到俄罗斯难道还会没有书读吗?我这个名义上的俄罗斯学的爱好和研究想起俄罗斯学就觉得像是置身于初雪的莫斯科,会有雪花轻轻地触摸你的面庞,并不觉得冷,也许几片雪花之后就是漫天的飞雪了,无论你怎样转身都在包围之中。  相似文献   

10.
楔子有时候我简直无法容忍我的父亲。他性格执拗,脾气暴躁,对我要求太高。有时候我又觉得很难理解我的母亲。她目光狭隘,眼里只有我的弟弟。不就因为他是男孩吗?一想到这我就心里别扭。我害怕和父母亲一起生活,那样我会有很多顾虑,比如,性格冲突,或者,精神生活存在差异……好在我初中开始就住校,大学更是去了很远的地方,所以极少和他们碰面。  相似文献   

11.
我的村庄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我把户口迁出去的时候.我就不再属于她了。但我从这个村庄到那个村庄。分别在不同的村庄生存和生活后。我觉得她才是我真正的村庄。那些房子,飞鸟,和牛羊,深深印在灵魂深处,总以最熟悉的姿态在梦里、心里出现。消除了我在异地生活的恐惧感、孤独感,让我获得一种心灵上的自由和依靠。  相似文献   

12.
深呼吸     
好多年没联系的老同学给我打来电话,要我去参加同学聚会。他叫李睿,是我中学时的同学。我们以前关系很铁,毕业之后,就再没联系过。有时回想起他,觉得应该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就是没贮完的时候,真要是闲下来了,脑子里装的又不是这事儿。这些年没联系,我还是一下就听出了他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李威 《世界文化》2002,(2):17-17
那天,在快要进入爱坡索市中心区的时候,我看到有一个老乞丐坐在街道的拐角处,当我从他旁边走过时,他竟突然开口向我发问。他问我是不是偷着从家跑出来的。我想他这么问我一定是看我太年轻,觉得我太嫩的缘故。“才不是呢,先生,”我对他说,“是我爸爸开车把我送到高速公路上的,他还为我祈祷,求神保祜。并鼓励我说:‘孩子,学会追寻你的梦想和憧憬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汤一介 《中国文化》2014,(2):192-193
欢迎各位学者、各位领导和媒体朋友,参加这一次学术讨论会,我希望大家对这套书不仅仅说一些好话,应该给一些批评。至少我现在自己觉得,还比较散,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转型的范例。没有成为,所以需要再努力,也希望大家可以批评。  相似文献   

15.
根深才能叶茂齐康今年全国政协开会期间,我和张岂之委员同在教育界一个组,他送给我由他主编的《华夏文化》杂志。我在赴会途中的汽车上,在会议间隙期间翻阅了杂志上的文章,觉得十分高兴。这是一份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性杂志,它的内涵较深,外延较广。出版这种...  相似文献   

16.
紫色小蘖     
紫色小蘖栗子今秋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我抽空到香山植物园去寻求秋色,我对枫叶不感兴趣,觉得多少有些俗。植物园的枫叶不多,可是那千姿百态的菊花盆景,还有开阔静谧的空间,都在告诉游客:秋神已在人间漫步。进了园子,我想,再过一两个月,当六级寒风呼啸的时候,这...  相似文献   

17.
灵异的石头     
杨春山 《大理文化》2013,(11):48-49
石头的质地决定了它的硬度。冰冷,迟钝,粗糙,这种感觉一直存在于我的内心里。我多次在山野里凝视一个个石头,和它们对视,交流,有的棱角分明,有的圆滑隐忍,有的一览无余,有的半遮半掩,我一直觉得,石头也有自己的性格和思想.只是,它们深邃的思想隐藏在了坚硬的外表之下.深藏不露而已。  相似文献   

18.
西贡的涅槃     
四 我去找徐赞的部队。因为目前我无处可去,所以先去见徐赞,然后再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办?李柳安已经不在万福寺了,我是个假出家人,要是继续留下看人家的脸色,我也受不了。徐赞听到李柳安已经自焚的消息后,应该会很吃惊。再怎么说,在这个战争年代,李柳安对徐赞来说,是一个可以依靠的人,就像袋鼠的怀抱一样。我觉得这次徐赞去芽庄出差会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19.
郭栋 《世界文化》2007,(9):50-51
多少年了,我脑海里的枫丹白露一直弥漫于卢梭的风景画中,并陶醉于“枫丹”与“白露”那如诗如画的名字,觉得它是世界风景中最优雅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郭栋 《世界文化》2007,(9):50-51
多少年了,我脑海里的枫丹白露一直弥漫于卢梭的风景画中,并陶醉于“枫丹”与“白露”那如诗如画的名字,觉得它是世界风景中最优雅之所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