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达·芬奇存世不多的画作中,《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麦琪的礼拜》、《维特鲁威人》等不朽名作不仅是画院学生临摹的范本,其故事也是艺术史专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但美国作家丹·布朗却在《达·芬奇密码》中借用历史学家和符号象征学专家告诉读者,达·芬奇这些画作创作的动因并非艺术史说的那样单纯,“秘密都被掩藏着,也许藏匿在油彩下面,也许藏匿在平面图的密码里……”总之,“对现代圣杯的追寻者而言,列昂纳多·达·芬奇始终是最大的谜团。”虽然,此说法可能是因情节需要而制造的悬念,却为我们品读达·芬奇的绘画开…  相似文献   

2.
列奥纳多·达·芬奇绘制的一幅飞行器草图沉睡了整整五个世纪。现在,这位艺术家设计的作品已组装成功并决定在伦敦展出。列奥纳多·达·芬奇以他不朽的艺术作品闻名于世,如米兰葛拉吉埃圣母堂餐室中的湿壁画《最后的晚餐》和巴黎罗浮宫的肖像画《莫娜丽萨》等等。然而他在一生的61年中,还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创作了一系列发明创造设计草图。其中,他最一旱于  相似文献   

3.
所有佛罗伦萨人,确切地说,所有意大利人,都知道列奥纳多·达·芬奇是一位旷世奇才。他是第一个把人物肖像画得既栩栩如生,同时又美丽动人的大画家。就是基于上述原因,促使富商焦孔多委托他为自己年轻貌美的妻子莫娜丽萨(也叫“拉焦孔达”)画一幅肖像画。  相似文献   

4.
去年是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诞生的110周年纪念。作为“爵士时代”的“编年史家”和“桂冠诗人”,他英年早逝,可是他却留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杰作,如为世人所熟知的《了不起的盖茨比》(1925)和《夜色温柔》(1934),也已成为世界学的珍品。菲茨杰拉德的创作生涯中。有两个女人对他的写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们是姗尔达·赛瑞和雪拉·葛雷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500年来,人们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画家达·芬奇的著名肖像画《莫娜丽萨》作过各种各样的评论和众说纷纭的解释,对于画中人那神秘的微笑,她那罩在面纱下的瀑布般的秀发,交叉安放着的润泽纤细的双手和庄重娴雅的姿态有着各种合乎情理的不同见解。其中有一种最新的观点认为:莫娜丽萨根本不是一位女子,而是一位男子。其实莫娜丽萨就是把自己画成一位妇女的列奥纳多·  相似文献   

6.
草丛     
德国文艺复兴盛期的丢勒(AlbrecntDiirer)和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一样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于纽伦堡一个金饰手艺匠家庭,十五岁后在当地画家胡尔盖·莫特门下学习版画和插图,后多次游历国内各地,并两次游历意大利,在诸多方面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欧洲绘画史上的记载,丢勒是以版画著称,他的木刻组画《启示录》中《四骑士》和铜版画《骑士·死亡和魔鬼》等为其代表作品。他除版画外也画油画和水彩。对于他在水彩方面的介绍虽然资料较少,但作为欧洲大陆早期水彩画的学者们,都把丢勒奉为欧洲第一位以…  相似文献   

7.
丹·布朗是美国当下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他的名作《达·芬奇密码》和《数字城堡》风靡世界,创下了和英国女作家罗琳的畅销小说《哈利·波特》不相上下的巨大发行量。丹·布朗本是一名英语教师,只是因为个人对密码情报的兴趣,再加上一次偶然阅读畅销小说的启发,促使他创作出系列有关高科技题材的世界畅销小说。作者的这些小说无不受到作为数学教授的父亲和作为宗教音乐家的母亲的熏陶影响,当然也离不开作为艺术史家和油画家的妻子的帮助,正是因为这些因素,丹·布朗才形成其个人的创作特色:利用历史、艺术、宗教的由头,紧扣数码网络高科技的时代主线,编织情节错综复杂而又险象环生的惊险小说,造成引人入胜的阅读效果,从而畅销全球。《数字城堡》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曾经连续十五周高居美国最畅销电子图书榜首,它以美国国家安全局为背景,探究了公民隐私和国家安全之间的界限。目前该小说中文版正在大陆热卖,而下面这篇作家访谈不但交代了作家创作的动因,而且让我们通过访谈了解到我们正在经历的网络时代中所隐藏的问题和危机,而这些问题和危机对我们很多人来说却并没有认识到。所以,作者的小说和访谈不啻是对我们的很好提醒。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作家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布宁生于1870年10月10日,比他的朋友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小十岁.去年(1985年)1月是契诃夫诞生125周年,而10月是布宁诞生115周年。两位作家是1895年12月12日结识的,即90年以前。在这四年之前,两人开始通信,布宁请求安东·巴甫洛维奇看看他的作品,并且谈谈自己的意见.契诃夫回信说,他“是一个差劲的评论者,评论初出茅庐的作者时,总免不了失误”。他请求布宁寄些新创作的短篇小说给他,“只是不要寄那些已经发表过的”.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版了《布宁文集》  相似文献   

9.
谈到罗伯特·舒曼(1810—1856)的音乐,就必定要谈到他的妻子、著名女钢琴家克拉拉·舒曼。可见对舒曼来说,他妻子的存在该有多么大的意义。这里要谈的《克莱斯勒偶记》,就是舒曼出于对克拉拉的思念而创作的乐曲。虽然当时他俩尚未结婚,但是1838年在舒曼写给克拉拉的信中说:“在此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你以及我对你的思念。”这表露了《克莱斯勒偶记》创作的源泉是他  相似文献   

10.
世界文学名著《堂·吉诃德》,于1605年1月16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正式出版发行,并迅速成为当时最畅销的图书。400年来,《堂·吉诃德》在世界各国,以各种文字翻译印行了一千三百多版,其译本之多,仅次于《圣经》,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它的作者塞万提斯却鲜为人知,人们甚至弄不清他的出生日期,而他的传奇般的经历,更让人觉得好奇,急欲探究一番,今将一个真实的塞万提斯作一简要介绍,以飨读者。苦难的身世塞万提斯的全名是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萨维德拉,1547年出生于马德里附近的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镇。确切的出生日期已不可考,有…  相似文献   

11.
雪夜     
若泽·瓦伦汀·菲亚略·阿尔梅伊达(1857. 5. 7一1911. 3. 4)是蔺萄牙现实主义文学家.1878年在他就读于里斯本医科学院前,他已发表处女作《金发女郎》,颇得好评。学医期间,他兼任省报记者,1885年医学院毕业时,已有"短篇小说"两集问世。他一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如曾支持1891年I月30日波尔图的起义。46岁时,婚后才10年的爱妻艾米莉娅被肺病夺去生命后,阿尔梅伊达只身周游各地,所到之地大自然的祷旎景色和民俗风情城予他文学灵感,从而写出许多美丽的篇章。他于1911年3月4日去世,一说为死于心胜病,一说亲自杀身亡。 《菊萄牙丈学家名人录》如此评说他:““…如果说,埃萨·德·克罗兹是荀萄牙最伟大的长篇小说家,那么,若泽.菲亚略.阿尔梅伊达则是苗萄牙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一他的短篇小说集《葫萄园之乡》是荀萄牙最优秀的文学名著之一。” 《雪夜})选译自《葫萄园之乡》。  相似文献   

12.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怀特逝世澳大利亚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帕特里克·怀特于1990年9月30日因病逝世,享年78岁。“毫无疑问,帕特里克·怀特是当代最伟大的澳大利亚人。”新南威尔士的在野党领袖鲍伯·加里在一次广播采访中说,“再没有一个澳大利亚人在自己的领域内赢得过如此显赫的名声。”卧病数周的怀特是在他悉尼的家中去世的。他因创作了长篇小说《风暴眼》而于197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位生于英国的  相似文献   

13.
达·芬奇认为:绘画艺术中的猫几近完美。即使是在一些名不见经传的画作中,只要画的是猫,也就可以称得上是一幅“杰作”了,这大概是以猫为题材的绘画作品相当普遍的原因。艺术史学家斯蒂芬·佐菲在最近出版的新书《绘画中的猫》一书中阐述得很明白,他认为猫是一位过分卖弄的配角演员。  相似文献   

14.
1945年,钱钟书摒挡一切,躲在上海的小阁楼里,以每天五百字的精雕细琢创作他的长篇小说《围城》。这时的钱钟书,年方37岁,已经出版过一册自费印行的旧体诗集,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在《围城》中写出当世文人的诸多窘状,对混沌人世的悲观锉杀不尽他善噱多趣的情性,虽然在方鸿渐的侃侃而谈中不难发现钱钟书的影子,但是,冰雪聪明的钱钟书在他尚未进入“不惑”之年的生命阅历里,却冷静地嘲讽了他所熟悉的生活。《围城》诚然不朽,却成了钱钟书小说创作的“绝笔”,以作者熟悉的中国文化学术…  相似文献   

15.
“我希望能创造奇迹。”他在年轻的时候曾写出这样的心愿。在整个一生中,这个无与伦比的人在艺术、科技、认识人类、探索自然界的秘密方面都创造出了奇迹,到晚年时,他仍痛惜道,他一生的时光都给“虚度”掉了。历史笑了。“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如此多才多艺的天才。”法国历史学家泰恩写道,“从没有出现过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如此渴望永存不朽,在他在世的一百年中以及以后的几百年中被人广泛传诵的天才。”人们从不认为这样的赞扬言过其实,相反认为这样的赞扬还嫌不够,但又找不到恰如其分的赞词。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认为伦纳德·达·芬奇是一…  相似文献   

16.
迪娜·罗森堡新作:《迷人的旋律》──乔治·格什温与艾拉·格什温的完美合作魏长青编译1936年12月的一个晚上,当时年仅38岁的乔治·格什温首次以乐队指挥和钢琴演奏家的身分在洛杉矶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露面。他是为了给影片《弗雷德·阿斯泰尔》创作主题音乐来...  相似文献   

17.
84岁的罗伯特·佩恩·华伦在睡眠中悄然长逝。他是1986年美国正式授予的第一位桂冠诗人。他曾幽默地宣称,如果是由于写了那些用于礼仪上的诗歌,他宁愿不接受这个称号。“天啊,不,”当时他说道,“我不期望人们将会听到我作诗赞美罗纳德·里根夫妇。”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华伦几乎赢得过每一项文学奖。最突出的是,他是唯一的一位普利策小说(《国王供奉的人们》,1947年获奖)奖与诗歌(1958和1979年两次获奖)奖的双奖得主。这位人们称之为“红色的”肯塔基州人,同时还是一位颇具影响的评论家兼教师,他与克林斯·布鲁克斯合著的《关于诗的理解》和《关于小说的理解》深受几代学生的推崇。  相似文献   

18.
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不久前发表了他的一部新作《霍乱时期的爱情》。这部作品在西班牙语国家刚一问世,立刻在世界上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作者在接受意大利《团结报》记者采访时谈到这一新作的创作过程以及今后的创作计划。《团结报》,罗马  相似文献   

19.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泰斗之一、被誉为“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并因其戏剧创作的成就而荣获193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尤金·奥尼尔,一生阅历丰富,交游甚广。他和同时代的许多名人,尤其是文化艺术界的名人都有过交往。在和众多名人的关系中,最具戏剧性的是他与美国名记者约翰·里德和与英国电影巨星查理·卓别林之间的恩怨。约翰·里德(1887~1920)是美国诗人、政论家、记者。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赴欧洲担任战地记者。1917年在俄国目睹十月革命爆发,写成长篇报告文学《震撼世界的十日》,最早向全世界全面介绍了十月革命的来龙去脉,列宁亲自为之…  相似文献   

20.
才华出众的女音乐家范妮·门德尔松陆家齐凡是爱好外国音乐的人,恐怕都熟悉“费利克斯·门德尔松”这个名字。门德尔松创作的乐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无言歌》几乎经常可以在广播节目里听到。这位著名的浪漫派作曲家很早就显示出音乐方面的才能。20岁那年,他在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