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张兰舸 《钓鱼》2006,(2):23-23
用手竿钓鱼,能否准确地把握提竿时机,是考验一位钓手钓技水平的试金石,也是获鱼多少的关键。本文要探讨的就是——与鱼的品种及个体大小相关不同品种的鱼,摄食的特征也不同,有的鱼吃饵轻柔,有的鱼吃饵凶猛。比如鲫鱼,当它发现食物后,并不马上吞食,而是看一看,转一转,用尾巴扇一  相似文献   

2.
提竿时机,是钓技中非常难掌握 的一环,也是钓鱼成败的一环。提竿的最佳时机,是鱼儿摄食入口将要游走的一刹那。若错过这一时机则会失于“早”或失于“晚”。 提竿时机,因诸多因素不同而异。其技巧难度虽大,但经过长期的努力,是完全可以掌握的。笔者经验是:首先要了解各种鱼的习性与吃钩方式和对提等时机有影响的诸多因素,经过长期的垂钓实践,无数次从“提空失误”中去摸索、体验,从而逐步地掌握其技巧。 准确掌握提竿时机要了解10个“不同”和两个“注意”。 10个“不同” 一、鱼的吃钩方式不同 鲫鱼(底层鱼)摄食时俯头翘尾…  相似文献   

3.
何丁 《钓鱼》2007,(3S):11-11
这里要分析的空竿现象,是针对具有一定竟技的鲫鱼水平的钓手而言,指鱼确实吸饵入口,浮漂也有准确及时地表达出下顿信息,但提竿不能中鱼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霜降后,随着气温、水温逐渐下降,鱼儿也由仲晚秋的靠边觅食,逐步向深水区游动和聚拢。其他各种鱼类觅食已不太积极,唯有鲫鱼是较耐寒鱼种,仍然能够觅饵摄食,只是表现为食饵动作轻微,活动范围局限在深水区。此时想用手竿擒获它们是难上加难,这时候就轮到筏竿一显身手了。  相似文献   

5.
陈中春 《钓鱼》2009,(18):38-39
手竿野钓,“识漂”和“提竿”这两个环节,是整个垂钓过程中能否中钩获鱼的关键时刻。尤其是提竿的早迟,尽管只有一瞬之差,但完全取决于浮漂的漂相反应。而浮漂的各种不同漂相,又与各种鱼类有不同的摄饵方式相关。所以,为准确把握提竿时间,特别是初学钓鱼者,首先要能识漂辨鱼,以传统“星漂”为例,鱼儿咬钩的漂相信号,主要有以下几种反应:  相似文献   

6.
冬令时节,天寒地冻,鲫鱼逐渐转移到深水区或水底有高低不平的坑洼之地,平坦之下有陡坡的水域活动。此时如果仍采用短竿近钓,肯定多是徒劳无获,必须使用长竿远投,才能适应鱼儿活动变化规律和特点。另外,钓冬鲫的饵料选择、看漂提竿也应突出冬钓的特点,只有掌握好冬钓的特点,才有可能获得较好的钓绩。  相似文献   

7.
陈中春 《垂钓》2005,5(9):33-33
手竿野钓,在发现有鱼咬钩时,应根据以下几种情况来确定提竿的轻重“挑力”,才能有效保障一提即中,避免脱钩跑鱼。  相似文献   

8.
仲伟勋 《中国钓鱼》2005,(12):50-51
提竿时机的把握直接影响钓鱼的战果和欢乐。依据鱼儿咬钩的种种形态,以及浮漂运动的八种主要漂相,简述提竿时机的把握。  相似文献   

9.
邹思全 《钓鱼》2005,(19):39-39
有鱼上钩时担心钩豁鱼嘴而跑鱼。故提竿过轻,如果是大鱼咬钩,竿梢在小幅度“点头”时,轻提竿就容易穿不透鱼嘴。因为大鱼的嘴唇肥厚,会在收线过程中脱钩。  相似文献   

10.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7,(2X):14-15
手竿传统钓之标讯:判读标讯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垂钓者对提竿时机的把握与鱼获量。无论采用“传统钓法”或是“悬坠钓法”,人们都无从观察到水下鱼儿摄食的状况。鱼儿在水底的嗅、拱、碰、撞饵食至吞食钩饵都是通过钓线传导到浮标上的。而这些颤动、抖动、移动、上浮或下沉等讯息,正是垂钓者辨标识鱼,及时扬竿的关键。那么,在诸多信号中,哪些是我们扬竿中鱼的有效讯号呢?下面我们将传统钓法中较为典型的几种有效标讯介绍给初学钓鱼的朋友。  相似文献   

11.
暮春是指农历的清明和谷雨这两个节气时间段。此时气温适宜,水中的浮游生物开始增多,各种鱼儿也到了繁殖高峰期,摄食欲望特别强烈,钓友无论在任何水域,都可以钓到鲫鱼。若在湖库中钓深水,上钩的鲫鱼个头既大又肥,一般小的多在200-300克、大的可达400-500克。笔者依据多年这个时节湖库钓的经历,谈谈海竿钓鲫鱼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陈中春 《钓鱼》2004,(8):31-31
手竿钓鱼,识漂和提竿这两个环节,是能否获鱼的关键。尽管只是短短的一瞬间完全取决于鱼漂的反应。而鱼漂的各种反应又与各种鱼吃钩的方式相关。所以,为准确把握提竿,首先要识漂辨鱼,以星漂为例,主要有以下几种反应。  相似文献   

13.
陈中春  郭红明 《钓鱼》2009,(3):32-32
手竿野钓,在发现有鱼咬钩的漂讯信号时,应根据以下几种情况来确定提竿过程中的轻重“挑力”,才能有效保障一提即中和避免脱钩跑鱼。  相似文献   

14.
钓鱼姻缘     
山谷渔人 《垂钓》2012,(8):64-65
“快提,上钩上鱼了。”我赶紧扬竿,果然一条鲫鱼挂在上钩。“快快提竿,下钩上鱼!”。提竿,真是下钩挂了条小鲫。  相似文献   

15.
钓大鱼中的“拔河”指的是人、鱼各把竿、线的一头反方向拉,这种情况非常容易跑鱼。“拔河”常常出现在钓者发现鱼咬钩后提竿的瞬间或较短的一段时间里。遛鱼过程中也会发生,但比较起来少一点。因为起竿时,鱼钩突然刺进鱼嘴,大鱼负痛受惊,就会把浑身的劲爆发出来拖着钩、线、竿向外往深水方向逃窜。这时鱼竿一下子还没提起来,人、竿、  相似文献   

16.
敏荣 《钓鱼》2004,(23):28-28
俗话说“霜前与霜后,钓鱼有奔头”。立冬之后正是长竿短线点钓残荷间的大好时机。由于气温的下降,鱼感到冬天的临近.开始大量的摄食,为过冬的消耗和来年的繁育做准备。基于这个原因.这一段时间鲫鱼的上钩要明显地好于其它时候.钓取鲫鱼的个体也比其它的时候要大。其二:夏季长满水生植物令钓者无法施钓的环境,如今却因水生植物凋谢、枯萎而给钓者提供了一个施钓的空间,特别是江南农家用于承包养殖菱藕的池塘,  相似文献   

17.
一、提竿时机要因鱼而异经常钓鱼的人都知道,提竿的最佳时机是鱼吃饵入口的时候,早了或晚了都可能空钩。可是,鱼是活动在水下的,它的一系列动作是人眼无法直接看到的。但也并不是无迹可寻。只要熟悉鱼类的活动规律,就可以通过观察鱼星来判断鱼的活动情况。鱼星是鱼类在水下活动反应到水面的迹象,识别鱼星是垂钓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将这一信息适时运用到提竿时机上,便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1.鲫鱼鱼星一般为连续两个气泡。鲫鱼的摄食特点是发现饵料后先慢慢靠近,俯头抬尾将饵料吸入口中,然后抬头上游,如发现异常,立即将饵吐出。…  相似文献   

18.
赵玉堂 《垂钓》2011,(9):30-32
明明已经上钩了,怎么提起来就是没有鱼呢?相信很多使用抛竿的朋友多多少少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望着空空的鱼钩,失望是自然的,心中亦是困惑重重。是提竿手法不对?还是鱼儿太狡猾?还是……  相似文献   

19.
钓除了鲫鱼之外的其他大一些的鱼种时,提竿刺鱼的力量越大,鱼的应激反应就越强烈,反之则弱。所以,我们在看到标相后的第一个动作——刺鱼,是存在技巧的。本文就来说说钓大鱼的时候如何运用扬竿刺鱼的技巧来提高成功率,即如何用细线也能钓到大鱼。  相似文献   

20.
无竿钓     
姚成平  赖敏 《钓鱼》2008,(3):47-47
无竿钓顾名思义即不用钓竿,是一种方便、低成本、逍遥自在的钓鱼方法,其钓上鱼的手感和搏鱼的感觉是别有一番滋味。笔者曾用此方法钓上过33斤的大青鱼,4斤多的草鱼,200—600克的鲫鱼和鳊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