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体育教学过程不仅是人的身体活动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伴有人的情感的过程,这种情感过程可对人体的身体活动起着调节和主导作用,是教育效果的内因。不言而喻,身体活动过程和情感过程是体育教学中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种活动。身体活动过程是人对体育运动状况、属性、规律的反映过程,情感过程是人对体育运动的态度、体验以及对体育运动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心理过程。在体育教学中,身体活动过程的功能主要起反映作用,情感过程的功能主要起动  相似文献   

2.
阳光体育运动是国家为了倡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而发起的活动。这个活动也呼应了新时代对于学生的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健康的身体是学生最宝贵的财富,身体强健是高效率学习的前提。因此,学校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利用大课间,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快乐地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以体育智、以体育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3.
<正>五、大课间体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求(一)教育性(详见本刊上期杂志)(二)科学性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核心追求是通过简单易行、丰富多彩的体能练习、体育游戏、体育运动等提高学生的体能,促进学生健康。因此,活动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一定要注意选择对于提高学生体能效果更为明显的身体练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负荷设计和安排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体育运动形式,具有健身性,能有效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促进身体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4.
让孩子们动起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活动是人的本能,爱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一出生,便在不停地活动,在活动中学会翻身,学会爬行,进而学会走路。同时,在活动中享受着自由、快乐,经历着艰辛、挫折。孩子在活动中认识世界,感悟人生,增长才干,长大成人。身体活动是体育的本质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即育体,就是对人体自身进行教育。因此,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教育过程。缺少身体活动、没有一定的运动负荷、不是为了促进身体健康为目的的项目,就不能称之为体育项目,应称之为娱乐项目或竞技项目等等。身体活动是…  相似文献   

5.
笪丰 《体育学刊》2005,12(3):33-33
本文所说的运动,指的是身体运动。身体运动常被称为身体活动或身体练习。身体运动下属的有多种运动,如体育运动、竞技运动等。体育运动所属的有上下肢运动、胸腰背腹运动等。竞技运动所属的有田径竞技运动、体操竞技运动等。体育运动和竞技运动各自下属的运动都是多种多样的。这些运动都属于身体运动。  相似文献   

6.
前言在现代生活中,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是没有一个人否定的吧。对孩子们来说,活动身体的机会,在生活中和游戏中是不少的,但应加强有活动身体的体育运动的机会,因此保持健康和增进体力是可能的。作为社会体育,人们之间广泛地增加进行体育运动的机会,在各地有各种体育运动俱乐部。足球俱乐  相似文献   

7.
体育运动是指运动员为不断提高或保持运动成绩而专门进行的运动。主要包括竞技体育运动与非竞技体育运动,不同的体育运动对身体各部分的要求不同。下面重点谈谈学校体育中的准备活动。  相似文献   

8.
试论体育文化演进的思想线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体育是人的身体活动方式,虽说有生理的自然决定性,但人的身体活动一旦被纳 入社会关系体系,便开始履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并为各种形式的人类活动所利用,所以 说体育运动必然是文化性的。本文提出体育运动在社会文化中以多元整体状态存在 着,并且分析了以 Play,Game,Sport为关键词的体育文化演进的思想线索。  相似文献   

9.
从身心关系角度,回顾体育运动与身体活动的历史关联,用现象学身体观分析目前人们在理论和实践中对体育活动产生的错误认识。认为:当代思想中对身体的再认识提高了体育的社会地位,但应防止其本质特征的消解;体育的本质在于对生活的意义,而非身体活动本身。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学者们逐渐意识到运动有利于增强体质和体能。实际上,体育运动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因此人们要达到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那么,有规律的体育运动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关于体育手段的讨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我国体育手段的概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研究认为,传统的体育手段定义混淆了与体育之间的区别,以致出现了以体育手段代替体育的问题。广义体育的核心手段是为实现体育目的的身体运动。体育运动技术则是身体运动的高级形式。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体育运动训练、体育游戏和体育竞赛不仅是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还是体育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12.
运动损伤无论是对专业运动员来说,还是对一些业余运动爱好者来说,对身体都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伤害,在运动损伤康复中,一般更加倾向于正向运动的锻炼,往往忽视逆向运动。就天地有阴阳之分,运动也有正向运动和逆向运动之分。为了身体各个部分肌理的协调,以及运动损伤后的完美康复,逆向运动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基于身体理论中身体哲学的研究,揭示出人本能的需要身体自由,身体自由追诉的演变历程和现实身体场域中身体自由的缺失。继而以身体社会学为研究视角,以"文明病"在现代生活中的凸显这一微观现象为切入点,具体分析文明进程中身体的社会性使其不可避免的遭受了"文明病"的侵占,身体自由的阻碍和身体自由的迷失,并探讨了体育与身体自由的内在联系。研究得出,身体健康是对身体自由的实现,"文明病"的困境下,体育完成了对身体器官的整合,增强了身体延展的张力,弥补文明进程中身体自由的缺席。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趋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认为,后备人才培养趋势将呈现出培养主体重心由国家向集体、个体下移,并且人才在培养活动中的自主性逐渐增强,培养活动最终将以满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需要作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5.
对实践解释乏力、属概念混乱、内涵不明确、外延不清晰是目前体育概念定义的现实窘境。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再定义体育概念,以期丰富体育基础理论和纾解社会关切。研究发现,"教育"作为体育的属概念外延过窄(小),容易将是体育的东西排除在"体育"之外;"文化"作为体育的属概念外延过宽(大),不符合逻辑学临近属概念要求且不利于析取"种差";"活动"作为体育的属概念是对体育属概念的一种不全面认识,体育是文化、财富,活动、运动是行为,场地、器材、技术、规则等非活动内容也是体育。遵循逻辑学对属概念的基本要求,运用社会学、体育学等多学科知识,提出"身体活动文化"(体力性劳动、狩猎、舞蹈、杂技、带有武打动作的戏剧/曲、斗牛/鸡、哑语、手语、体育等)应为体育的"邻近属概念"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析取体育的种差为"对人体自身进行干预以促进身心发展",得出体育概念的定义是"所谓体育,就是对人体自身进行干预以促进身心发展的身体活动文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体育运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在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中产生运动疲劳是身体运动到一定程度从而引起组织器官机能下降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然而当运动负荷超过人体的机能承载能力时,就会让人呼吸变得急促、肌肉酸痛、反应迟钝,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恢复才能继续运动,所以如何消除疲劳感是体育训练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该文对体育运动训练中常见的疲劳类型和判断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帮助消除疲劳感和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7.
从身体的角度看体育的"智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体育是一种人类特有的身体运动方式,而"身体"作为人的存在的根本维度,与体育运动始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从"身体"出发,阐述了体育之育的真正目的与效用--开发生物脑体以及发展身体智慧,把体育从"纯粹的无法思想的身体教育"中解放出来,视"身体"为可以思考、充满"智慧"的身体,说明了体育在"智识"教育上的真正意义,从而从根本上脱离了身心"二元论"并有力反驳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错误认识,以求让更多的人自觉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之中,感受体育的魅力,树立起终身体育的观念.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探讨体育"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思想价值,体育思想能够从中得到诠释。体育"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是塑造完整人性的一种思想期待,体育具有对生命拯疗的历史意义,并从中彰显出生命存在的现实性,以及人之为人存在的主体性。在人性的两端,"文明"在于"精神"的富足,"野蛮"在于"体魄"的强健,体育"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就是在文明社会中,通过体育创设出塑造"完整的人"的历史机遇与实践途径。在百余年的历史时空中,毛泽东与习近平两位伟人均重视体育"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思想价值与意义,这是一种"中国智慧"的彰显与延续。在新时代,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生活至上的价值理念,需要充分认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体育含义,并与"以人民为中心""生命共同体""人民美好生活"进行思想黏连,从而建立体育思想论证的主题与话语。  相似文献   

19.
构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合理流动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技体育人才流动是在我国存在的普遍现象,这种流动带来了不良的示范效应,同时,也提升了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效率。如何正确对待和认识这种人才流动现象,并采用适当的策略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合理有序的流动成为摆在广大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对海南省大学生"亚健康"现状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洪家云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1):40-41,44
健康的“第三状态”--亚健康,是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状态,既可转化成疾病状态,也可转化成健康状态。通过对海南省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现状分析,指出体育是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的重要手段,对亚健康预防和消除具有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