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男篮在北京奥运会男篮比赛中再一次进入八强,基本完成了既定目标,但与对手相比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在进攻中,中国队过分依赖内线高大队员,创造得分机会的能力不强,投篮出手次数及命中率等数据普遍低于对手;在防守中,中国队对对手和球施加的压力较小,缺乏整体性,抢断次数和抢得篮板球的个数也均少于对手。  相似文献   

2.
分析我国男篮进攻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我国男篮运动今后技术风格的形成发展和提高,以及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取的好的成绩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法、录象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以我国男篮与赛队手在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第28届奥运会的13场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的统计资料作为切入点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队在总投篮次数和总投篮命中率与对手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罚球命中率、助攻和失误次数与对手存在显著性差异,中投命中率及三分球命中率与对手无显著性差异,从整体以及各位置队员的进攻技术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参加第15届世界篮球锦标赛的中国队与竞赛对手6场比赛各位置主力人数、得分、助攻、篮板、罚球、失误等技术指标,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后卫得分、助攻、篮板、罚球、失误等进攻技术指标相比竞赛对手有相当差距;前锋队员只在3分球投篮及命中率、罚球次数及命中率的技术指标高于对手,其它技术数据统计都比竞赛对手差;中锋队员得分、罚球、篮板指标优于对手,失误略高于对手,助攻略低对手,针对以上差距提出训练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第25届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队与对手9场比赛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在投篮的命中率表现尚可,但外线关键比赛中给予的支援不足,发挥不稳定;拼抢篮板球是我们最薄弱环节;存在重要比赛中的失误与犯规数过多的问题;助攻次数的多少决定中国队发挥的好坏。  相似文献   

5.
通过观看第十六届亚运会女排的相关比赛视频,将中国队自由队员与外国队自由队员接发球和防守效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阐述自由队员在比赛中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女排自由队员接发球和防守能力均高于国外女排自由队员和本队其他队员水平,但失误率有待下降.  相似文献   

6.
《柳州师专学报》2016,(6):125-128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等方法,对里约奥运会中国男子篮球队在比赛中与对手使用掩护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中国队在比赛中有球掩护次数与对手无明显差距,但无球掩护次数明显高于对手;中国队比赛中其有球掩护时进攻效率要高于进行无球掩护时的进攻效率;世界强队比赛中其有球掩护与无球掩护次数基本相当,且掩护配合之间时间、空间衔接紧密,掩护配合变化方式多样,进攻效率高。  相似文献   

7.
徐云 《宜春学院学报》2005,27(2):108-110
通过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7场比赛技术统计,对投篮总数、投篮命中率、篮板球、助攻、失误、抢断球和盖帽技术与对方进行对比与研究,分析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差距.中国队投篮总次数明显落后于对手,投篮命中率低(特别是2分球的命中率低),篮板球不占优势,自身失误多,防守质量差,整体实力与世界强队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国男篮及对手在第25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上前锋队员实力比较分析,发现中国男篮前锋队员在身高上较对手存在优势,防守篮板球与盖帽两项指标数据存在着优势,得分效率优于对手,助攻能力、控制球能力、传球能力较强,但是中国前锋队员在高强度的贴身防守中进攻篮板球方面存在着差距,亚洲男篮前锋队员防守风格呈现出防守凶狠性的趋势,结合中国队与对手的实力本文并就此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参加第25届男篮亚锦赛的中国队与对手的攻防技术进行统计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具备亚洲最优秀的中锋球员,但整体进攻能力与对手相比还处于劣势,比赛中外线队员进攻能力比较弱,防守能力较差,协防意识、前场篮板球、失误等也是中国失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参加比赛的技术统计分析,对中国男篮得分能力与比赛对手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中国男篮在世界级大赛中得分能力提高不大,进攻投篮次数较少,表现为比赛中得分与进攻绩效较低、进攻速度与对手有拉大的趋势、在进攻技术运用的准确性上有退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中国女篮与最终获得第31届奥运会比赛冠亚军队美国队和西班牙队的小组比赛技术数据进行统计,通过在攻防技术方面的对比分析可知,中国队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所在:中国队在远投3分方面稍占有优势,犯规次数少于对手。但在攻防的其它技术指标方面,尤其是在2分球、助攻、失误、后场篮板、抢断球方面与世界强队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运用录像观察、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奥运会中国男子篮球比赛的得分、投篮命中率、篮板球等防守能力的技术指标与对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队在投篮命中率、失误、抢断、快攻等方面与世界强队存在明显差距,为此提出了增强防守意识、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更多参加国际重大赛事等措施.以利于中国男篮实现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3.
以2006年在日本举行的十五届男子篮球世锦赛中国队与其他队比赛录像,对中国男子篮球队后卫各项技术统计进行分析及与对手的对比,从中找出中国队后卫的优势和缺陷,为中国篮球队后卫的培养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推动中国篮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第14、15届世锦赛上中国男篮所参加比赛的若干技术指标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横向上,两届世锦赛上,中国队与对手在中投次数、抢断和失误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纵向上,在助攻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它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中国队的比赛效率下降,而进攻质量却有了提高。应加强中国队员身体和技术的高强度对抗训练;提高个人防守的攻击性、整体的协同性;注重外线队员的培养;提高攻守转换速度;加强欧美强队的交流,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办好国内的联赛,提高CBA联赛的对抗程度和比赛质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第28届奥运会男篮比赛中中国队所有的7场比赛的技术统计进行分析得出:中国男篮除在3分球和罚篮命中率上略占优势外,在投篮、2分球、篮板球,特别是前场篮板差距明显,助攻、抢断、盖帽等技术与对方也不在一个层次上,在失误次数上远远高于对手.  相似文献   

16.
魏刚 《三明学院学报》2009,26(2):233-236
以第29届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中国队和与赛对手的技术统计为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从进攻能力方面对中国男篮和与赛对手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员个人进攻能力相对薄弱,整体进攻水平落后,争对手存在明显差距.建议:注重队员全面能力的提高,强化对抗能力,加强交流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7.
张锐 《科教导刊》2019,(11):154-155
随着时代的发展,篮球比赛中攻防转换的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对传统中锋的依赖性也相对减少,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小前锋作为篮球场上身高适中,技术全面,各项素质优良,并且活动范围非常广泛的全能球员,逐渐成为比赛中的主力选手。作为一支球队的主要得分点,就要求小前锋,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有优秀的运球、投篮、篮球意识和进攻防守技术等各项能力。本文对小前锋的技战术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比赛技术指标统计的比较,中国男篮在防守效果、进攻方法运用、投篮命中率等方面与世界强队存在着差距.中国队应进一步发挥高大内线队员的优势,加大内线配合进攻比率,提高中远距离投篮命中率,增强防守中的身体对抗能力才可能赶超世界强队.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等方法,对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与防守技术指标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中国队2分命中率稍低于对手,罚球命中率高于对手,但2分投篮次数和3分球命中率与对手仍有差距,前场篮板球、总篮板球和助攻上的数据与对手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盖帽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犯规次数在逐渐减少,但抢断球能力仍然较差,集体防守能力差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本文在找出中国队与对手在进攻技术与防守技术上差距的同时,并着重分析了产生原因,旨在为中国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篮球比赛队员在位置上可划分后卫、中锋、前锋,优秀的后卫队员在比赛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特点和比赛临场情况合理选择投篮位置和方式,对NBA职业联赛优秀后卫投篮方式选择进行研究,为以后针对后卫队员的篮球训练和比赛进行指导。本文运用录像观察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针对NBA职业联赛优秀后卫投篮方式进行研究,找出作为一名优秀篮球后卫在比赛过程中进攻投篮选择的位置和方式不同和共同之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优秀后卫队员对抗性强,而且内线外线进攻手段多样,在二分球投篮方面更多的选择突破上篮和运球的急停跳投,在三分球投篮方面更多的选择运球急停投篮。这些优秀后卫队员身体控制能力和进攻投篮能力非常优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