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阳、刘小枫主编"西学源流丛书"科学、信仰与政治:弗兰西斯·培根与现代世界的乌托邦根源[美]魏因伯格著,张新樟译,三联书店,2008一培根在汉语学界可谓大名鼎鼎,"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从儿时起就铭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知识就是力量"的格言更是妇孺皆知,振聋发聩。《培根论说文集》将英国的散文写作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汉语学界,或许除了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再没有另外一个西方思想家的作品获得了那么多的中译本。此外,《新工具》在哲学史上也是路标式的著作,开创了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伟大传统。  相似文献   

2.
突然收到一家出版社寄来的一书一信。书是由北京一位学者编选的《培根哲理散文》。信是一份通知书兼感谢信,告诉笔者该书收有拙译若干篇(《培根随笔》,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1998年3月第2次印刷),同时表示感谢并称将另付稿酬云云。不经人家同意便擅自将人家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编汇出版,然后寄封感谢信并付上  相似文献   

3.
大致在2000年以后,视觉文化在中国学界开始流行起来,翻译和介绍西方视觉文化理论的书籍日渐增多,比如罗岗、顾铮主编的《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英国巴纳德著、常宁生译《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商务印书馆,2005)、英国米歇尔著、胡文征等译《图像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美国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著、倪伟译《视觉文化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英国理查德·豪厄尔斯著,葛红兵译《视觉文化》  相似文献   

4.
《山东图书馆季刊》2007,(2):105-105
英国著名的学者培根曾写过一篇关于求知的随笔。他写道:  相似文献   

5.
江南制造局译书中,有《英国水师考》、《美国水师考》、《俄国水师考》、《法国水师考》、《英国水师律例》、《水师章程》等有关兵制的译书近20种。显然这是后来办北洋水师李鸿章等命令翻译的。可见洋务的水师系统对翻译的重视。但也有重视得不是地方的。捡得高梦旦为其亡兄高而谦所译《代数学》而作的跋,可见一般,  相似文献   

6.
英国人傅兰雅1880年的《译书事略》是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译印图书目录。该目录首次对西书独立编目,从而完成了对"西学"的书目确认:西学是不同于传统中学的另一个学术体系。《译书事略》还通过著录、分类等书目要素,揭示西学的学科化性质以及"力今""胜古"的求新指向,成为梁启超《西学书目表》等中国人所撰西学书目的前驱。  相似文献   

7.
梁遇春,笔名驭聪、秋心、春、蔼一等,1926年出生于福州城一知识分子家庭。1932年夏,梁遇春因病在北京溘然长逝,年仅二十七岁。梁遇春短暂的一生,以自己严谨的译风,独有的模式翻译了二三十种外国文学作品,如《英国诗歌选》、《英国小品文选》、《草原  相似文献   

8.
面向21世纪的版权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资本的觉醒:版权贸易发展迅速 21世纪必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关于知识经济,有人用17世纪英国杰出的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那句口号来作注释,有人则摹仿培根拟出新的口号“知识就是资本”来予以说明,甚而至于创造了“知本家”一词来加以强调。培根的说法有笼统之嫌,并没有说明知识权利人在生产关系中处于怎样一种地位,而“知本家”倒是一语中的,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作基础的经济,知识就是经济活动的资本  相似文献   

9.
陈嘉栋 《新闻战线》2012,(10):61-63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智者在于创造,而不是等待。"我们的出路是,在新闻传播的形式上积极以变应变,在专业标准的内容上坚持以不变应万变。  相似文献   

10.
《译书公会报》是中国近代最早的译文专刊,属上海译书公会之刊物。该刊主要译介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五国的政治、外交、经济、工业、军事、医学、物理、化学和商务等领域的论著。本文从《译书公会报》的译介范围、译介内容、译者基本情况、编译策略、政治立场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其在翻译史上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培根(约公元1220—1292)——英国实验科学的先驱罗杰·培根(Roger Bacon)大约生于公元一二二○年。关于他的生平没有留下详细的记载,出生地点不明,生卒年代也  相似文献   

12.
方厚枢 《出版史料》2007,(4):118-125
一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年),这位被誉为“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的英国哲学家,曾经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认为掌握知识的目的是认识自然,以便征服自然。  相似文献   

13.
阿瑟·韦利是20世纪著名英国东方学家、文学翻译家,被西方世界称为未到过中国的中国通。有关阿瑟·韦利的中国文学英译,《不列颠百科全书》在介绍  相似文献   

14.
我在参加高教自考时,读过英国哲学家培根著的《论学问》,文中有一段话我记忆尤深:“阅读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由于我记住了这些名言,在接待图书馆借书读者时,多次向读者推荐阅读《论学问》。  相似文献   

15.
1938年1月21日,在中共地下党的严密组织下,请英国人孙特司·裴士和拿门·鲍纳担任发行人,以英商大学图书公司(香港注册登记)名义出版了《每日译报》(1938年1月~1939年5月),结果一举成功。从此,该报肩负了抗日宣传和报导解放区战场的重要任务。由于《每日译报》悬挂洋旗的成  相似文献   

16.
“唱诗班”给了诗人和歌者一个再次拥抱的机会1974年,当罗大佑的一段美妙乐曲遇到徐志摩译自英国诗人罗赛蒂的诗作《歌》,诞生了罗大佑生平第一首发表作品《歌》。1999年,万晓利遇到诗人顾城的《墓床》,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2006年9月1日上午,《英国出版业》一书的新书发布会在第1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展位上举行。该书作者保罗·理查森教授亲临现场做了精彩演讲。原中国国家版权局副局长沈仁干先生为该书做序并到会祝贺。沈仁干先生介绍说,全面、系统介绍英国出版业的图书,不论是中国人写的还是被译成中文的,在北京的书店都难找到。保罗·理查森先生著、袁方女士译的《英国出版业》的出版,为希望了解英国出版业的我国读者,特别是我国出版界的同仁送来了一份厚礼。《英国出版业》一书,是一本全面、系统介绍英国出版业的图书,较为详细地…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进步是靠了人类自己创造的文化。文化积累得愈是丰富,人类进步得就愈是迅速。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向来重视文化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相似文献   

19.
悦读快递     
《营销智典》 作者:英国《经济学人》杂志 社编 王昕璐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 定价:28.00元 本书简单明了地解析了 人们在营销活动中所应掌握 并灵活运用的概念、应用与 技巧。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曾经说过他最喜爱的一句格言,就是“世界的一切在我都不生疏”。十六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培根也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这些都说明掌握丰富的知识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