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嘉伟 《兰台世界》2007,(16):48-49
本文通过对庄子"以大为美"的美学思想的探讨,揭示庄子所崇尚的"大美"之所在,以及这种"大美"思想对中国后世美学思想、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其在美学上得以实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期刊的装帧设计是打造期刊文化软实力、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媒体走向深度融合的当下,探索传统期刊及其新媒体多元形态的视觉表征与审美范式,拓展设计美学在期刊领域的应用研究,对期刊发展不断寻求新的设计美学视角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以"中国最美期刊"获奖期刊为例,从生态发展观中的和谐美、品牌的多维之美、跨媒体多元平台的形式美、期刊思想内涵的意境美、传统文化的兼容并蓄之美五个维度构建期刊设计美学.期刊高质量发展视域下,融合发展观中的期刊设计要以优质内容为根本,关注国家政策与国际时事、新闻出版、生态发展等领域,融合前沿信息技术与新兴媒介,创新期刊内容的新媒体表现形态与跨媒体的多元审美.  相似文献   

3.
在《关于美的形态》(上)中,我们简单介绍了美的两种基本形态:优美和壮美。这里,我们来谈谈美的另外两种形态;即崇高和滑稽。壮美可以引发崇高之感,已如前述。可见壮美和崇高往往密不可分。但无论是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文学艺术中,只有壮美的事物以其内在矛盾的性质,充分展示人的性格和人的力量时,壮美才可能成为崇高。  相似文献   

4.
"圆之美"是中国艺术意境创造的最高境界"道"之认同的必由之路.以艺术性为重要属性之一的中国播音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对中国文化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无疑有益于自身理论与实践的丰富与革新.本文将中国美学中的"圆融"审美与播音创作领域的教学、研究思考相结合,以期为播音理论的探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川端康成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三篇作品进行分析,品味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川端康成作品中所展现的独特的文学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6.
2007年9月21日,美泰高层就召回中国制造的美泰玩具一事向中国正式致歉,但"中国制造"所背负的黑锅、广大消费者谈"铅"色变的恐慌心理并未因此而消失.探究中国玩具形象之贬损、受众消费阴影之形成,我们发现美国媒体狂轰烂炸式的报道可谓"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7.
曹嘉伟 《兰台世界》2007,(8X):48-49
本文通过对庄子“以大为美”的美学思想的探讨,揭示庄子所崇尚的“大美”之所在,以及这种“大美”思想对中国后世美学思想、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其在美学上得以实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写实影像中阐发东方式的情思感想是中国电影独特的审美理想和美学形式.它会通了传统绘画概括夸张的手法、丰富的联想以及用笔虽简但意境深邃的表现能力,营造了中国影片的"象外之象"、"境外之旨"和"神似"之美.  相似文献   

9.
论"作秀"     
陈力丹 《新闻界》2007,(3):12-13
本文对"作秀"概念在中国的流行,以及通过传媒作秀出现的问题做了分析.作者认为,应该让作秀回到原来的文学艺术领域;在真实的生活领域,公关意义上的作秀恐怕难以避免,但是至少不要成为活动的主角.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革命样板戏"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两大方面论析样板戏中的意象系统,认为"革命样板戏"在选择了戏剧这一载体后,致力于构建一套严密的修辞意象系统,以实现其政治话语与文学艺术的联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