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呐喊》、《彷徨》的“审丑”话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启蒙立场导致《呐喊》、《彷徨》强烈的“审丑”意识,而“审丑”话语又赋予《呐喊》、《彷徨》不朽的思想价值《呐喊》、《彷徨》着重审视了人物之丑、灵魂之丑、人际关系之丑、环境之丑。  相似文献   

2.
“以形写神”在中国画论中是流传既久而又影响深广的口号,对中国画的健康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良好作用。画论家们历来把它看作是顾恺之提出的一条可与其“迁想妙得”并列的重要创作原则。近来笔者重读长康《魏晋胜流画赞》,研玩之余,窃以为我们当初实在是误解了古人。 长康原文是:“凡生人无有手揖眼视而前无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察也。一象之明昧,不若悟对之通神也。” 从这段引文可以看到,“以形写神”不但不是顾氏所主张而恰恰是他所反对的。而我们所理解的“以形写神”却又正是顾氏所谓“悟对”。“悟对”是既有所“悟”又有所“对”的,“悟”依据于所“对”,而且始终不舍弃所“对”。所以,“悟对”始能“通神”,始能以对象之形写出对象之神,并发抒作者独  相似文献   

3.
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既要靠“做”,又要靠“悟”.“悟”可以从“悟过程”、“悟实质”、“悟用法”“悟局限”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反复地悟、不断地悟,促其自主省悟、逐步觉悟,并将“悟”与“说”、“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就会获得探究的经验,其自主探究能力就会增强,数学素养就会提升.  相似文献   

4.
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既要靠“做”,又要靠“悟”.“悟”可以从“悟过程”、“悟实质”、“悟用法”“悟局限”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反复地悟、不断地悟,促其自主省悟、逐步觉悟,并将“悟”与“说”、“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就会获得探究的经验,其自主探究能力就会增强,数学素养就会提升.  相似文献   

5.
《(呐喊)自序》是鲁迅先生为良己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而写的一篇序言,该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完美的艺术价值。正如课文的“自读提示”所言,该文是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的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的。那么如何来把握这两点呢?教参是按鲁迅‘将亲疾”到“应索稿”的经历—一人手的,我认为这还不是最佳途径。通观全文,能同时反映鲁迅的经历和思想发展的词有三个,它们是“(好)梦”、“寂寞”和“呐喊”;而《呐喊)的创作又与鲁迅的经历和思想发展直接相关。因此,我们不妨抓住这一重要信息,来换人…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朱晓波写作教学历来存在两个流派,一派主“悟”;一派主“技”。“悟”即“悟法”,“悟法”也就是无法。边写边悟。“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读书如此,写作也如此,古而有之。虽说效率不高,但是扎实。许多老师就是主张多读多练、多批多改,“勤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笔者在课题研究中运用“行动研究法”,在实践反思中学理论、用理论,对“读悟式”阅读教学进行了重点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以读促悟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以读促悟的前提必须是充分地“读”。反复读,能  相似文献   

8.
鲁迅在《呐喊》、《彷徨》中通过塑造一系列知识分子的形象,表现了他勇猛地彻底地反封建的战斗精神,体现出他思想的发展脉络:从呐喊到彷徨。虽然“彷徨”,却仍“荷戟”,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战斗。彷徨而不止步,苦闷而不颓丧,是鲁迅在五四前后时期的思想状态。这段呐喊、彷徨探索的成果,为其最终完成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世界观的转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鲁迅小说在素材、结构、情节、人物、语言、背景等各个环节都采取了“全面限制表达手段”的叙述策略,形成了极简约而又极深广的小说叙事观。《呐喊》《彷徨》小说叙事以其“格式的特别”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文体的极简主义叙事典范。《呐喊》《彷徨》人物形象的简约化,表现在以陌生化叙事、“杂取种种人”、身体叙事、独白叙事、隐形书写等方式和对不同人物角色进行的多样化塑造上。《呐喊》《彷徨》极简约而又极深广的历史主题,表现在以辫子、馒头、钢鞭、“纸糊的指挥刀”、油鸡、叭儿狗等“貌似无足轻重”的戏剧性道具上,深刻揭示了人物命运的悲剧性和历史变革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的主要诗学观点及其美学内涵,历来有众说纷纭的阐释与评价。本文从严羽自己提出的“以禅喻诗”的方法论进行切入,指出“妙悟”说是严羽诗思想的核心范畴,也是诗学与禅学相通的关键之点。又对“妙悟”说的审美内涵进行解析,指出其包含着“第一义之悟”和“透彻之悟”两个层面,而“透彻之悟”又是严羽诗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透彻之悟”所指的并非是某家某派的风格,而是好诗所应具有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的特征一是整体性的美感,二是具有虚幻性和多义性。西方的符号论美学所说的诗歌“幻象”,可以参照理解严羽的“透彻之悟”所呈示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1.
如今,语文课堂又掀起了一阵读写结合、读写链接的浪潮,却忽视了从“读”到“写”中间的非常重要的隐性过程——“悟”。在需要学生花时间去体会、去感悟的时候,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为了赶自己的教学进度,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去思考、去感悟。事实上,教师要引领学生好好地“悟”,充分地“悟”。“悟”得到位了,“悟”得透彻了,才能说得精彩,写得生动。  相似文献   

12.
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讲到他父亲的病如何为庸医所误,后来他读了西方的医药著作,“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这种议论,简直把中医中药完全给否定了。为了防止读者认为鲁迅就这么偏激,  相似文献   

13.
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语文的本体价值,既要引领学生正确理解课文,悟其义,悟其情,悟其理,培养语感,又要在促进学生“言”、“意”互转,“情”、“理”交融中,学会积累语言材料,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可从以下几  相似文献   

14.
“悟”是触类旁通的本领,是一个人依靠已知知识与实践经验把握未知知识与探索规律之自觉性。通常所说“触类旁通”,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个修行就是“悟”。只要认真修行,就有茅塞顿开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15.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由疑而思,由思而悟”。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那么,数学课堂上如何激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大胆提问呢?笔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李梅花 《宁夏教育》2005,(12):33-34
把“体验数学”、“感悟数学”作为一种新理念,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感情,有感有悟,先感后悟,分感合悟,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感自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育理念。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学数学要多体验、多感悟,对学生的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有悠久的悟学教学思想,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更多是在经验基础上的心得,大多散见于语录和著作当中,其中,富有代表性的有: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陶渊明的“每有会意”,朱熹的“自得自悟”,张载的“学贵心悟”等。“悟学”思想始终笼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而现当代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对于科学地揭示“悟学”思想开辟了新的途径。“悟”的内容和方式有多样性,“悟学”思想对于当前的语文教学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悟”原是佛教用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悟”的解释为:“了解、领会和觉醒。”在数学学习中,“领悟”也就是学生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眼观察的基础上对知识的逐步理解和领会。枯燥的数学知识,经过学生“领悟”的加工,将会变得趣味盎然而又贴近生活。教师注重学生的“领悟”活动,新课程的“创新”理念就可能成功实现。  相似文献   

19.
教 育要面向未来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必须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 ,构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主体性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自立、自主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自由发散 ,探索创新“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中心环节 ,与创造能力直接联系。发散思维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提高教学效率 ,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自主学习”倡导学生在“学”中“习” ,在“学”中“悟” ;在“习”中“学” ,在“习”中“悟” ;在“悟”中“学” ,在“悟”中“习”。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 ,充分发挥学生的…  相似文献   

20.
对刚刚接触物理知识的初中生而言,物理充满了新奇、神秘、好玩,同时随着进一步地学习学生又感到物理深奥难懂.其实,学习物理就是在“悟理”,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悟理”,使学生在“悟理”中体验到物理的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