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集中体现在美国的全球称霸战略中。但如果仅仅局限于对美国霸道、强权的揭露 ,还无法充分地说明在当今国际关系民主化浪潮中不少国家仍认可或追随美国霸权的原因。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冷战时期与后冷战时期两个阶段。冷战年代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内容是遏制苏联和所谓共产主义的全球扩张。其中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和越南战争的失败为转折点 ,前期的对外战略具有明显的进攻性与扩张性 ,后期以势力收缩和对苏缓和为基调。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先后提出了冷战后美国的全球…  相似文献   

2.
邓兴普 《历史学习》2001,(11):10-11
冷战结束后,美国极力谋求建立美国主宰的单极世界格局,实现独霸世界的目标。东亚是美国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美国认为,冷战时期它在亚洲的军事卷入帮助东亚维护了多年的相对稳定。冷战后,美、苏、中、日四国均势虽因苏联的解体而发生了变化,但美、中、俄、日仍然是东亚中的主要角色,新的形势下他们之间仍然维持一定的均势。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后期,苏联最先进的米格-25型截击机凭借高超音速飞行性能震动西方。美国对苏常规军力的夸张研判,助推着同期美苏"缓和"的构建。1976年9月,苏军中尉别连科驾驶米格-25叛逃日本,通过拆解、研究这架米格-25,美国认为西方高估了苏联军事航空工业的实力,开始重估苏联的真实技术实力及国家发展模式效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攻美守"的被动态势下,美国鹰派就此增强了制苏战略信心,对苏强硬派决意抛弃"缓和"而重归对苏施压,这开启了摧垮苏联的"新冷战"的决策逻辑与战略演绎。  相似文献   

4.
1961年 1月约翰·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后 ,继续推行反苏反共的冷战政策。当时 ,中苏分歧的公开化为中美关系的接近创造了机会 ,但美国并未抓住机会 ,反而加强了对中国的遏制力度。为此 ,美加大对越南的干涉和战争 ,使之升级为“特种战争”。越南劳动党最终不得不放弃和平的斗争战略 ,掀起抗美救国战争。中国给予越南全面援助。苏联为增加与美争夺较量中的砝码 ,对于越南也进行一定的援助。在中苏两国的帮助下 ,越南挫败了美国发动的特种战争。  相似文献   

5.
美国对华战略定位的变化对于中美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美国对华战略定位经历了冷战时期的苏联“霸权主义工具”、抗苏的“战略盟友”,到冷战结束后的“合作伙伴”和“战略竞争对手”,再到当前的“利益相关者”的转变。这一变化展现了美国对中国作为崛起中大国身份的认同。但与此同时,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使美国始终不会放弃防范、遏制中国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二战结束至20世纪50年代,由于受冷战、战后美欧力量对比、社会党和共产党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和历史恩怨等因素影响,社会党国际逐步形成了以"近美远苏"为总体特征的对外政策。但由于意识形态和具体利益的差异,此一时期社会党国际的对外政策与美国并不完全趋同,它们在看待资本主义、对待苏联和亚非拉地区等政策上存在着分歧。  相似文献   

7.
美苏争霸     
一、阶段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苏联。中国和英国等国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赫鲁晓夫上台以后,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随着苏联经济。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从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美苏争霸分为三个阶段。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既有缓和又有争夺。在缓和方面:1955年,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合作,签订了对奥和约,解决了二次大战的一大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8.
地缘政治理论是美国制定外交政策及全球战略的理论基础。依据该理论,冷战时期,美土建立了战略同盟关系,成为美国对抗苏联的重要前哨;冷战结束后,土耳其成为美国欧亚战略中的重要支轴国家,同盟关系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9.
六十年代的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中国同时与美、苏领导的两大集团关系恶化,中国外交环境出现了困难。面对困境,中国领导人及时地调整了对外战略,使中国外交环境得到改善,也为冷战格局的变化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0.
1989年后,随着冷战的结束和柬埔寨问题的政治解决,越南与东盟基于对各自现实利益的考量,大幅调整了彼此的对外政策和外交战略,双方关系由对抗迅速转向缓和。1995年7月,以越南加入东盟为标志,长期敌对的越南与东盟关系实现了历史性和解,东南亚国家开始走向联合自强和一体化方向发展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1.
1974年春,安哥拉民族解放运动提速,源自族群纷争的安哥拉内战于次年爆发,并升级为美、苏、中等大国牵涉其中的全球冷战的组成部分。自1974年初,中国对"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简称"安解阵")的军援提速,以制衡苏联扶助的"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美国也开启秘密援助"安解阵",但规模有限、成效一般,白宫因此通过纽约渠道及高层访华向中方多次提出"联华援安"建议。鉴于对外战略转轨,中国政府并未迎合该建议,并于1975年底结束援助"安解阵"。美国"联华援安"虽流产,但美中就后续涉安问题仍保持配合。安哥拉危机体现出内战国际化与冷战本土化的特点。就此议题的美中坦诚互动与美方所凸显的联华渴求,客观上增强了美中双边的政治互信与战略共识,在以有限合作为准绳的美中抗苏伙伴关系形成进程中起到了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几经曲折,看起来充满了变数。但如果从二战以后美苏发动的席卷全球的“冷战”的视角来看,中美关系的发展道路又十分的合情合理。二战之初,美苏的战时合作,决定了美国对国共双方均采取了合作和友善的政策;二战结束前夕,伴随着苏矛盾的日益公开,美国在华扶蒋反共从而在远东遏制苏联的政策逐渐形成;二战以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美国为全面遏制苏联,在中国选择了公开美反苏的蒋介石政权进行反共内战的政策;解放战争胜利后,扼杀新中国是美国反苏反共政策的延续,而中共倒向苏联则是多年联俄战略思想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末以来,随着东西方关系的缓和、苏联的解体、冷战的结束,东南亚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东盟及时调整了发展战略,到90年代由原来的一个松散的政治合作组织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唯一的在政治、经济和安全三方面合作的强大联盟,成为亚太地区事务以至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中不可忽视的一极.中国应站在亚太战略高度上,加强与东南亚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争取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的世纪.  相似文献   

14.
在亚洲冷战体制下,出现了中美苏三角关系的互动。当中苏结盟,中国与美国对抗时希望苏联的支持,与美国缓和时需要美国的诚意;当美苏缓和、中美、中苏关系紧张时,中国的外交就必然面临困境;当中美和解,中苏对抗时,美国则渔翁得利;而当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时,不再成为美苏冷战的筹码,中国终于摆脱冷战,导致了美苏冷战的终结。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和则三利,斗则俱伤。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进入“既反美又反苏”的革命化外交时代,将输出革命作为对外交往中的主要任务。这极大地恶化了中国的国际环境,面临着同时与两个超级大国对抗的不利局面。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领导人对地缘政治进行分析,开始采取措施纠正对美国的激进外交政策,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中国的务实外交政策取得了成效,不仅摆脱了两面受敌的困境,而且一跃成为70年代“战略大三角”的一极,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6.
关于珍宝岛事件对缓和中美关系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可谓早有定论;但事实上该事件发生后,中美关系缓和的条件并不具备。倒是1969年夏秋中苏之间一触即发的战争形势,促使美国加快了对华战略调整的步伐。此时中国也感到苏联是其直接的和最大的威胁,为了避免两面受敌,且考虑到美国主动向中国示好,中国领导人审时度势及时改变对美战略。当促使中美接近的其他条件也具备时,两国最终实现了缓和,在对苏斗争中占了上风。  相似文献   

17.
二战之后,美、苏一跃而成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加上战后苏联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张,这被美国认为是对其领导下的西方自由世界的严重威胁。自总统杜鲁门提出意图遏制苏联的"杜鲁门主义"之后,二者由战时的合作转为战后的竞争与对抗。一直到冷战结束前的时期内,美国历任总统在上台之后都不约而同地提出貌似具有与其前任不同的内容然而实质却基本不变的冷战战略。美国冷战战略的发展与演变贯穿整个冷战过程的始终,深刻影响着其自身乃至整个世界政治格局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冷战与缓和:艾森豪威尔时期的美苏关系张亚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苏联8附.美国讨外关系的主线一直是美苏关系.它志叫育世界的全局、艾天豪威尔时期.美苏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冷战对抗的夹缝中出现了缓和的迹象7对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苏联学研究是“冷战”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与美国政治联系紧密。美国的苏联学研究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思想理论支持,为美国对苏外交政策服务,配合情报部门的反苏工作。冷战虽然结束,但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竞争的实际存在使美国苏联学研究继续保持其作为斗争工具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20.
83教材第103页写道:“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后,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这里使用“开始”一词,值得商榷,因为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卡特政府即调整了对外战略,加强了对苏的强硬态度。这涉及如何评价卡特政府的对苏政策。84教材第103页在叙述80年代中期苏联对外政策变化时写道:“苏联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采取了从阿富汗撤军、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等措施,并放弃了70年代扩张所得。”这里所写“放弃了70年代扩张所得”指的是什么?是放弃从对中国的扩张所得?前面没有提及。是指从出兵阿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