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水中运动疗法和常规疗法的对比,观察水中运动疗法对髌腱腱围炎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0位髌腱腱围炎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疗法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进行水中运动.互作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在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水中运动疗法更适合膑腱腱围炎患者的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2013年间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7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为观察组,均在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78例正常剖宫产无子宫肌瘤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延长(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观察项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行,但对于较大肌瘤或多发子宫子宫肌瘤的产妇,需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以保证手术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于昊楠 《健与美》2023,(8):146-148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学观念的认识以及病人对我国医疗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在骨科病人的康复中,运动疗法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且已经逐渐成了骨科病人的主要康复手段。文章着重介绍了运动疗法的发展历程,从骨科疾病的角度,阐述了其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以及在骨科康复中的发展,同时为探究运动疗法应用于骨科康复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研究。通过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肌骨疼痛患者6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1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运动疗法治疗,考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SF-36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VAS、SF-36评分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SF-36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 <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78%显著高于对照组77.46%(2=5.166,P=0.023)。也就是说,运动疗法能有效增强骨科康复、缓解患者肌骨疼痛、降低疼痛递质因子水平、提升临床疗效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中药大黄、芒硝外敷治疗与术后常规护理在治疗剖宫手术后切口脂肪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剖宫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50例,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基础+大黄、芒硝外敷。对照组65例,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方法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大黄、芒硝外敷治疗在剖宫产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中疗效明显优于术后常规护理治疗(P<0.01)。结论:大黄、芒硝外敷能促进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了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实施方法: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减少了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预防了术后的感染,提高了患者卫生保健预防能力,同时也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的素质.结论: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患者的治疗护理中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无线移动护理车在预防患者跌倒中的作用.方法:对比医院数字化平台应用前后两组患者在防跌倒措施知晓率、防跌倒措施依从性、跌倒发生率及跌倒的损伤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及电子跌倒高危评估表、音视频宣教的应用,提高了患者及陪护者对防跌倒措施的知晓率及对健康教育的依从性,减少了跌倒的发生率,降低了跌倒的损伤程度.结论:移动护理车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预防患者跌倒,是护理管理实践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八段锦运动对老年慢性肾炎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肾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进行八段锦运动干预和常规药物治疗,疗程均为12周.在治疗12周后,观察2组血液流变学和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能有效的改善慢性肾炎老年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肾功能的异常情况,但实验组在降低全血黏度、降低血浆黏度、降低血沉、降低红细胞压积、降低血肌酐含量和提高肌酐清除率等方面的效果更优(均有P < 0.0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和八段锦运动处方锻炼相结合,对老年性慢性肾炎有更好的治疗效应,值得将八段锦运动在老年慢性肾炎患者中更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利湿化瘀法治疗维持期狼疮性肾炎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湿瘀内结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狼疮肾炎患者采用随机开放和平行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中医温肾健脾、利湿化瘀法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实验室指标、感染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SLEDAI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实验室指标、不良事件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温肾健脾、利湿化瘀法结合西药治疗维持期狼疮性肾炎脾肾阳虚、湿瘀内结证,能明显控制狼疮性肾炎复发,延缓慢性肾脏病进程。  相似文献   

9.
吴征 《精武》2012,(3):15-16
目的探讨运姊康复在改善慢性心力衰蝎患者心功能、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本晚治疗的108心力衰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姐54例和对照姐54例。对熏担仅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量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泰衄患者在左室射血分数和6分钟内的步行距离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者三方面均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运动康复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量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肌肉能量技术结合肌内效贴扎治疗肩周炎是否优于常规康复治疗手段。方法:收集金秋医院康复科门诊进行治疗的40名肩周炎患者,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后,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实验组在常规治疗肩周炎基础上采取肌肉能量技术和肌内效贴扎结合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结果:8周治疗后,两组患者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视觉类比评分(VAPS)等相关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各项评分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肌肉能量技术与肌内效贴扎相结合的治疗措施能更有效地改善肩周炎患者的功能障碍,减轻患者痛苦,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联合盐酸曲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影响.方法:4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治疗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平行与酸曲美他嗪20毫克,每日3次,共六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为8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相比,SV,CO,LVEF更好的效果,在对照组心功能,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肢体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中(ADL)的应用.方法:将57例脑卒中伴肢体偏瘫患者前瞻性随机分成治疗组、实验对照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运动疗法训练、常规康复训练和自我随意锻炼,三组同时接受相同的临床药物治疗;应用简式Fugl-Meyer法评定肢体运动功能和Barthel指数评定ADL.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内自身纵向比较采用重复性方差分析(Repeated Measures),组间横向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结果:治疗组、实验对照组和对照组各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进行比较,治疗组治疗效果较实验对照组和对照组均显著(P<0.05).结论:运动疗法在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疗效较常规康复训练和自我随意锻炼均显著,对脑卒中恢复期的肢体瘫痪治疗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干预效果,为学校及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开展运动与健康教育提供借鉴.方法:以选修健康教育课的大学生作为教学实验组,随机选取未参加本课程学习的教学班作为对照组,运用课堂教学、个别咨询和制订运动处方对实验组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干预,干预前后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其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报告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实验组大学男生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和参加课外锻炼≥3次/周的人数增加明显,大学女生体育锻炼时间>30min/次和每次锻炼中等强度以上的行为较干预前均有极大改善.干预后,实验组每月体育健身消费在201-300元之间的大学生,其消费水平由干预前的9.4%上升到24.6%,比对照组高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99,P<0.05).68.8%的实验组大学生自己能够应急处理运动损伤,比对照组高26.8%.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提高其体育健身消费水平及常见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早期运动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肌力恢复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一冰 《山东体育科技》2003,25(3):29-30,44
目的 :分析探讨早期运动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肌力恢复的治疗作用。方法 :把 4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运动治疗组与对照组 ,早期运动治疗组 2 0例 ,在发病后接受常规药物治疗 ,病情稳定后的 7天左右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运动疗法治疗 ;对照组 2 0例 ,在发病后接受常规药物治疗 ,病情稳定后的 2 0天左右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运动疗法治疗。瘫痪肢体的肌力检查按LovettⅥ级分类法〔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 ,瘫痪肢体肌力都有明显的提高且早期运动治疗组肌力的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运动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肌力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作用 ,早期运动疗法是提高患者肌力、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的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篮球专项大学生膝关节预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年度至2013学年度进行篮球专项训练的123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1年度至2012学年度有61人作为对照组,而2012至2013年学年度有62人作为观察组,在授课期间定期对观察组大学生进行膝关节预防的健康教育。研究结果:观察组学生发生损伤的比例和损伤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大学生发生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以及髌骨损伤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降低篮球专项大学生膝关节发生损伤的风险,缓解学生的损伤程度,提高了篮球专项大学生训练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急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早期高压氧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轻中度踝关节韧带损伤早期高压氧(HBO)治疗的效果.方法:43例急性轻中度踝关节韧带损伤早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HBO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同时接受HBO治疗,采用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0.2 Mpa,稳压后带面罩吸纯氧60 min.治疗第5,10天后观察两组踝部肿胀、淤血、疼痛及压痛的变化.结果:HBO治疗组第5,10天后踝关节肿胀、淤血、疼痛及压痛治疗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HBO在急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早期治疗中具有明显的消肿、消炎、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平衡训练对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治疗效果,旨在为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患者提供一种更佳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患有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受试者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肌力训练,实验组则进行平衡训练,干预时间为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一后足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结果:通过组内比较,两组受试者踝关节AOFAS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组间比较,实验组治疗后的踝关节AOFAS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训练能有效改善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踝关节的运动功能以及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8.
健步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步走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NAFLD患者71人,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12 w个体化的健步走运动,而对照组不进行特殊运动;对比被试运动前后空腹血糖、血脂、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变化。结果实验后运动组的空腹血糖、血脂、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均明显低于实验前(P<0.05)。结论科学、规律、个体化的健步走可明显改善NAFLD患者的糖、脂质代谢紊乱,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观察膝关节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锻炼结合肌内效贴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选取患有膝骨关节炎的患者30例,随机分配:对照组15例,进行常规的膝关节功能锻炼;观察组15例,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的同时,并给予贴扎治疗.实验周期为6周,分别在实验周期的前后各一天评估.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和Lequesne评分表来评估临床疗效.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Lequesne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更明显的改善(P<0.05).得出结论如下:出现膝骨关节炎伤病后,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合肌内效贴两种方法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膝关节功能锻炼结合肌内效贴治疗对于改善KOA患者关节疼痛、僵硬以及日常活动障碍作用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马静  陈谦 《浙江体育科学》2012,34(4):117-120
目的:探讨快速步行时,脑卒中患者与健康被试下肢肌肉在活动持续时间百分比、AEMG、MPF、复杂度等指标上的差异。方法:男性脑卒中患者10名及健康对照组被试10名,按照步长40cm步频60次/min的不同步速在平地上直线行走8步,采集患者偏瘫侧及健康被试对照侧胫骨前肌、内侧腓肠肌、股直肌、股二头肌的肌电信号,并利用足底步态开关记录行走过程中的步态周期。结果:①患者胫骨前肌在摆动期、内侧腓肠肌在摆动期及第一次双侧支撑期的活动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健康被试;②患者胫骨前肌及股二头肌的平均肌电值增加,股直肌的平均功率频率下降率变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