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一、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 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技能型人才.技工学校主要培养以经验技术为主的技能型人才,以重视获得岗位操作能力为目标.技工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受教育者的从业能力,其核心是如何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技工教育做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的发展走向应该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需要。综观技工学校的发展历史,顺应经济发展潮流确立自己的培养目标,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经济环境变了,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该不该变?改变培养目标会给技工学校带来哪些质的变化,又会对技工学校的发展产生哪些深远影响?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培养技术工人为目标,技  相似文献   

3.
技工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经过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层层筛选后进入技工学校的,因而普遍基础差;加之技工学校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没有升学压力,因而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差,尤其怕写作文。如何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呢?如何使他们将来适应社会的需求,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而学好作文呢?我经过实验总结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对教育政策的调整,技工学校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走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困境,一直是技工学校改革的重点。现在高校和高中大幅扩招,又给技校原有的“招生难”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围绕市场的需求,培养大量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各种专业技术人才,有效解决技工学校和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是改革的关键。技工学校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主动进行内部改革,更新传统观念,重新审视培养目标,做好培养目标的定位,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才是推动技校摆脱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大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技工学校…  相似文献   

5.
技工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经过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层层筛选后进入技工学校的 ,因而普遍基础差 ;加之技工学校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 ,没有升学压力 ,因而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差 ,尤其怕写作文。如何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呢 ?如何使他们将来适应社会的需求 ,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而学好作文呢 ?我经过实验总结经验如下 :一、作文与所学专业结合技校学生虽然在文化学习上缺乏自觉性 ,但一旦下到车间接触自己的专业就学得认真 ,干得起劲。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教师可让他们写介绍自己专业的说明书 ,写《学技术就不能怕吃苦》的作文。学…  相似文献   

6.
技工学校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仅就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现代化技术工人的迫切性和今后技工学校课程设置的设想及增设职业定向教育内容等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一、明确培养目标,转变教育观念(一)社会需要现代化技术工人所谓培养目标,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标准。技工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当前,创新理念的建立已成为社会各行各业共同追求的目标,教育因其地位重要而成为社会普遍意义上一切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对技工学校而言,随着社会急需大量技术工人,如何根据技工培养目标,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创新教学理念,培养出既具有较厚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技术工人,是技工学校的首要任务。笔者作为技工学校一名电子课教师,尝试应用创新理念来指导技工电子课课堂教学,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一、树立技工电子课教学的创新理念教育创新的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创新的关键在于理念,笔者作为一名技工学校…  相似文献   

8.
季蔚 《现代教育》2003,(8):58-58
实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不仅是普通中小学校的任务,而且也是对技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出的新要求,也必将对技校的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技工学校培养目标是初级实用人才,数学是各科的基础学科,在各门专业中起工具作用,那么技校数学教学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本人几年来的技校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技工教育与中学教育不同之处在于技工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既能取得毕业证书又能取得技术等级证书的应用型人才。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技工学校实验教学具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益进步,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人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日益提高。各技工学校如何结合这一现实搞好自己学校计算机类专业建设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培养目标、专业设计、教学体系、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方面入手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搞好技工学校计算机类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机电一体化的概念及近年来我国部分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开设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现状(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所开设的理论、实训课程和实训的硬件基础设施)。根据自己在企业、学校中多年的工作、学习经验和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认识、理解,阐述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希望与同行们共同探讨怎样把技工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办好,更多地为社会培养出21世纪生产一线的一专多能型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冲击、挑战与应战的策略──谈技工学校的学制与培养目标唐秋侠我国的技工学校是在建国初期对失业工人实行转业训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技术工人的需要,学习苏联经验,把技工学校做为培养技术工人的主要形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以形成完整...  相似文献   

13.
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的问题从来都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是学校的永恒主题 ,集中体现在学校的培养目标上。技工学校培养的目标在原劳动人事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颁发《技工学校工作条例》的通知(劳人培[1986]22号文件)中对培养中级技术工人在思想政治方面、操作技术方面、文化技术知识、身体方面等提出了具体要求。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笔者认为 ,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 ,不单纯是培养中级技术工人 ,而应本着继承、改革、发展的方针重新定位 ,赋予新的内涵。向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高级复合型技能人…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高级技工学校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泉城济南前身为山东省劳动局技工学校,始建于1956年。1989年分别经国家劳动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我国第一所高级技工学校,属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学校培养目标是:高、中级技术工人和中等职业...  相似文献   

15.
技工学校普遍生源素质较差,但技工学校又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的重任,面对社会和企业新的需求,许多学校纷纷开设了数控专业,针对数控教学的特殊性和技工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去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16.
技工学校是培养技术工人的园地 ,技校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技术文化素质 ,将直接关系到今后技术工人队伍的素质。目前 ,就技工学校毕业生的素质来看 ,远远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本文谈谈加强技工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一、当前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德育 ,亦即平常所说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 ,它是教育工作者以先进的思想意识和品德规范教育学生 ,把学生教育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工作。鉴于技工学校的生源情况和培养目标 ,德育教育理应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启发他们…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职业教育处于弱势,那么技工院校便是弱势中的弱势。"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日前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为技工院校发展大声疾呼。 据了解,人社部门综合管理的技工院校以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术工人为目标,是我国培养技术工人的重要阵地,依据办学水平和培养目标分为三类:普通技工学校主要培养中级技术工人,高级技工学校主要培养中、高级技术工人,技师学院主要培养高级工、预备技师等后备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一重技师学院是在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高级技工学校的基础上成立的,是以机械制造类企业所需高技能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一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2005年获准成为技师学院。学院先后被评为市级标兵单位、黑龙江省先进技工学校和省示范性高级技工学校。学院已成为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省技工学校教师培训基地,数控专业是黑龙江省的名牌专业。  相似文献   

19.
要实现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就必须培养出一支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多种技能一体化”、“教师与工程师一体化”、“教学与管理一体化”的师资队伍。那么,技工学校应如何培养“四个一体化”的师资队伍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找差距,定方向,是培养“四个一体化”师资队伍的前提条件应朝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方向培养技工学校教育由于具有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教学相结合的特点,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理论教学有专门的理论教师,实习教学有专门的实习教师。这样,专业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便明显地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20.
作为职业技术教育主体的技工学校,它的办学质量关系着技术工人的素质,影响着产业进步,因此如何保证技工学校良好的办学状况,积极推动技工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出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这给技工学校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课题,特别是技工学校的生产实习教学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将关系到技工学校的生死存亡。加强生产实习教学是技工学校发展的关键。 一、技工学校生产实习教学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