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新闻通常指人们对已经有了定评或已经载入历史典籍的史实,重新发现了它的新的史实资料或发掘了它的新价值、意义,并通过新闻媒介进行传播的新闻。腾讯和凤凰网等主要门户网站在其历史频道制作推出的历史新闻专题,利用网络文本的超文本、多媒体和互动性特性,来阐述、解读相关的历史文化议题,形成了能引导受众进行阅读、思考、交流的具有开放性、公共性的新型叙事文本。  相似文献   

2.
新闻与历史     
●凡是当前正在发生发展的事实,它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记上了一笔,它就是历史了。一部“二十四史”所记录的事件在其发生的时候都是新闻,一切现在的新闻都是今天的历史。 ●新闻记者要当一个历史学家,要读多种多样的书,尤其要多读历史书籍。今天的中国是昨天中国的继续,今天世界是昨天世界的发展,不懂得昨天就不懂得今天。 ●研究历史,懂点历史,会加深你笔下的深度,会促使你考虑很多你原先没有考虑过的问题,会开阔你的眼界和思路,你会联想到眼前的许多问题还要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3.
陆定一有经典的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历史事件显然已经在时效性上不符合这样的定义,但是,如果这是一个被重新发掘且赋予现实意义或新近发现的历史事实的报道,这样的历史事件是可以成为被关注新闻的,在此笔者将其称为:史实性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4.
今天的历史是昨天的新闻,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历史与新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笔者是个记者,学的是历史专业。十多年的记者生涯,让笔者对许多历史事实进行了特殊的新闻价值再认识,用历史的眼光发现挖掘出了不少好新闻。  相似文献   

5.
<正>新闻界里流传着这样的观点:昨天的新闻是今天的历史。过去的新闻报道为研究过去那段时间的社会生活内容,提供了某种可靠的史实依据;同样,从未来的眼光看,今天的新闻报道也将沉淀为未来的人们研究这段社会生活的某种可靠的史实依据。所以,新闻的内容具有现实的和历史的双重价值,新闻与历史的关系如同线之两端,新闻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同时,也在记录着历史。新闻与历史具有天然的亲缘关系与谭嗣同、梁启超共同创办《湘学报》、《湘  相似文献   

6.
记者是什么?记者是记录新闻的人; 新闻是什么?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或称“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信息的传播”; 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历史是昨天的新闻,从这层意义上看,记者是记录历史的人。 记者是历史的见证人。新中国成立51年,记者们用 文字、用声音、用图像,见证并记录着祖国前进的每一个 步伐。从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宣告新 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到1984年10月1日邓小平同 志“大阅兵”,到1999年10月1日江泽民同志检阅三军 将士和五十万群众游行;从1949年春…  相似文献   

7.
沈祯江 《新闻知识》2005,(12):81-81
如果说“报纸是明天的历史”,那么就可以说“图书馆是昨天的新闻”,或说“图书馆里藏有昨天的新闻”。二既构成了这样的“时空”关系,就有谁为谁服务、谁为谁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博览     
新闻的历史品格新闻是面对现实的,尽管今天的历史可能是昨天的新闻,今天的新闻可能是明天的历史。但是,作为新闻工作者却是要对历史负责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有必要讲究一下新闻的历史品格。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上,人们考察历史学有三条标准:史实、史识、史德。我们考察新闻的历史品格,也不妨(似乎也应该)借用这三条标准。如果一条新闻是真实的,它就必然地成为史实。新闻应该有这样一项任务,务使自己对社会和自然界的反映和认识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历史性。要达到史实的高度,除了新闻的检验尺度需要调整外,还需要对我们当前的新闻走向作些审视。一条新闻,要在天长日久之后仍然是站着,而不是躺着。除了它具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真实  相似文献   

9.
正在进行的事件是新闻,已经过去的事件是历史。新闻随着事件的发展可以有变化,史实已成陈迹无法再涂抹。然而,我们看到的有些出版物,无论关于一个朝代、一个社会、一个人物,却是涂抹的多,真实的少。钦定的史书不能全信。因为权势者依仗权力涂抹史实。唐代的《高祖、太宗实录》  相似文献   

10.
新闻姓“新”,时间上的及时、迅速、快,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应该充满“今天”二字,记者则是“今天”新闻的跟踪者、追逐者、报导者。“今天”的新闻,到了“明天”,就变成“昨天”的历史,回忆考证“昨天”那是历史学家的事。可是,发生在你周围的新闻每时每刻生生不息,所有新闻  相似文献   

11.
胡斌 《新闻前哨》2005,(1):47-47
人们常说:"今天的历史是昨天的新闻,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这充分说明历史与新闻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新闻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关系是如此紧密,因为它就是社会变动的最新记录。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与历史:关系的厘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铭 《当代传播》2003,(3):29-31
新闻与历史的关系问题是理论新闻学中的基本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学界比较统一于经典表述:“今天的历史就是昨天的新闻,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而对伯纳德·罗斯科在《制作新闻》一书中宣称的“新闻根本不是历史”的观点则比较陌生。本文对新闻与历史的关系进行了厘定,学理性地分析了经典表述与罗斯科观点的思考角度,深化了对新闻与历史之间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博览     
新闻的历史品格新闻是面对现实的,尽管今天的历史可能是昨天的新闻,今天的新闻可能是明天的历史。但是,作为新闻工作者却是要对历史负责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有必要讲究一下新闻的历史品格。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上,人们考察历史学有三条标准:史实、史识、史德。我们考察新闻的历史品格,也不妨(似乎也应该)借用这三条标准。  相似文献   

14.
从表面来看,“旧闻”与“新闻”是对立的。但从深层来看,这两者又是辩证统一、相互转化的。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旧闻”,而昨天的“旧闻”经过挖掘包装后也可以成为“新闻990近一段时间,《广州日报》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尤其是对重大历史题材的挖掘,成为近期报纸的亮  相似文献   

15.
我们常说,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然而,在辛丑百年、“九·一八”事变70周年的日子里,有心的媒体回望上个世纪前半叶积贫积弱的中国,使昨天的历史成为今天的新闻,这新闻带给读者的震撼是少有的,引发读者的启迪是深刻的,其中蕴涵的媒体的成熟和使命感是耐人思量的。  相似文献   

16.
现象类稳态新闻的可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理论家梁衡将新闻分为三类:瞬间新闻、稳态新闻和预见性新闻。他解释说,“实践中,我发现报上登的新闻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刚发生的,如昨天召开了某个会议,哪个要人来访,发生了某个案件等等,这些事时效性较强,可以叫‘瞬间新闻’,‘显性新闻’,稍纵即逝”。“与‘瞬  相似文献   

17.
新闻理论家梁衡将新闻分为三类:瞬间新闻、稳态新闻和预见性新闻。他解释说,“实践中,我发现报上登的新闻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刚发生的,如昨天召开了某个会议,哪个要人来访,发生了某个案件等等,这些事时效性较强,可以叫‘瞬间新闻’,‘显性新闻’,稍纵即逝”。  相似文献   

18.
刘少文 《新闻传播》2007,(11):28-29
“新闻是今天的历史,历史是昨天的新闻。”从这一意义上说,记者是一群活在历史事件中的人——他们常常既是目击者、见证人,又是参与者、构建者,同时还是前瞻者、预言家。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与新闻     
林帆 《新闻记者》2007,(5):54-54
有今天就有昨天和明天,昨天的新闻即今日的旧闻,今日的新闻也会成为来日的回忆。所以历史是过去的新闻,新闻是将来的  相似文献   

20.
历史和新闻是两门不同的学问,又是两门相通的学问。历史是过去的记录,新闻是现在的记录。历史是当时的新闻,新闻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新闻的积淀,新闻是历史的瞬间。研究昨天的历史,可以了解今天新闻发生的由来和走势;研究今天的新闻,可以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延续。所以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句话也可以倒过来说:以新闻为鉴,可以明因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这是王羲之的历史观。“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是杜牧的新闻观。前者强调的是要把今天发生的新闻放到历史的长河里去认识过去;后者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