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炯 《课外阅读》2011,(11):21-22
高职院校不断发展壮大,为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部分院校重技能教育,不同层度上忽视了对职业素养的培育,造成学生在就业优势性、职业竞争力、持续发展度上存在不足。为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和长久发展,结合人才市场导向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性专门技术人才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教育体现自身特色的关键环节,是发展高职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办好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更是以就业为导向发展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以班级管理为载体的职业素养培养,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融于平日的班级管理中,将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养成,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学生以就业为导向,职业素养非常重要。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和学习方法教育,对职业素养的认识不足,高职院校必须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素养教育计划,并有效地实施,才能提升其职业素养,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赵晓兰 《高教论坛》2013,(7):117-118,125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对高职会计毕业生而言,近的需求是就业,远的需求是职业发展,因此,高职会计教育要以就业能力为导向,以有利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为出发点,着重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本文通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途径的探索,寻找可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方法,使其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为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及就业与创业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学生职业素养及就业竞争力不高。在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视角下,高职院校应将校企合作作为重要途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构建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与就业竞争力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我国高职文秘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高职院校必须以职业素养为导向,通过调整办学指导思想、优化教学课程设置、丰富文化活动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学生综合素养等,全面加强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文秘人才。  相似文献   

7.
赵静茹 《英语广场》2020,(24):55-57
为满足社会需要,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提高高职院校实用型人才的培育效率与英语教学质量,高职英语教育应调整课堂教学重点与学科基本技能培育目标,通过系统性训练强化高职学生的英语知识运用能力与口语表达技巧,使高职学生能够快速适应职场工作环境,提高其职业竞争力与就业能力,满足各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的主要缺陷与问题,明确地指出了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育体制的社会意义与必要性,并总结列举了革新调整现存英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的可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新时期,高职院校面临职业素养教育环境的变化、专业实践暴露了学生的职业素养问题等职业素养培养的挑战,对此,文章提出了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育高职生职业理想;构筑职业环境,全面强化学生职业素养;推进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与社会互动发展等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必须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职业人才,通过强化职业规划教育、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关注价值观取向、构筑职业环境有助于高职院校实现其培养目标,提升高职生职业素养,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研究职业素养与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之间的关联,形成以高职院校为中心、企业不断参与的良好的职业素养教育环境,以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有效反馈学校职业素养融入教学的效果,使教学、实践与职业素养培养三者结合得更加紧密,使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能够更好地贴近社会实际需求,实现真正与企业、社会需求无缝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和理想追求,应尽可能突出“职”的特点,融入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校园文化创新建设应以“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确立“职业性原则”,探索以“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有社会和家长观念方面的原因,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力方面的原因,也有高职毕业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为此,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职院校必须树立起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念,设法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必须以服务为宗旨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服务.  相似文献   

13.
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文章从社会各行业企业对员工职业心理素质的要求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不足,探讨在校企文化融合下学生在校期间职业心理素质培养途径:重视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将其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让学生走出去,把企业请进来;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普遍的心理素质训练;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强化专业教育与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学习型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产业第一线,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很强动手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因此高职院校包装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应围绕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以就业为主要导向,这就说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基础,根据社会岗位需要,设置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可以做到及时就业,也要具备很强的社会适应性。高职教育的主要特点不以学科化系统知识的传授为主要内容,以就业为主要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结合学生质量和市场的具体需求,学生和社会岗位的联系要逐渐密切,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高职教育要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就要针对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进行创新,其创新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主体,其创新目标就是社会市场的具体需求,促进企业和学校的有效合作。  相似文献   

16.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是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职学生适应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为此,文章提出要实施职业能力目标导向下“双融合、多元化”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其方向是确立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双融合”式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多方参与、多维载体”的多元化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实时有效的职业素养培育目标评价与反馈机制;其途径是加强顶层设计、多主体协作育人、丰富育人载体、完善评价机制,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就业竞争力的强弱。因此,高职院校要主动搭建全方位的教育平台,拓宽培养渠道,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文章从界定职业素养和学生社团的基本概念入手,探究了以职业素养提升为导向的学生社团建设理论基础,梳理了社团建设和职业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为以职业素养提升为导向的学生社团建设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职院校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并将此视作人才培养的核心与关键内容。综合素养包括隐性、显性两方面,要特别重视对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过程中要做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鼓励高职学生进行自我培养。鼓励高职学生自身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要求高职学生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和有目的地培养自己的隐性素养,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以培养具有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以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专业需求。其中,音乐学科本着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专业技能、职业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成为具备音乐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打下基础。为实现此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至关重要。基于此,详细分析了审美教育的融入对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价值,并提出了可行性策略,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全面提升,满足现代社会对综合型音乐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在简要阐述职业素养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传统职业素养培育中偏重外显职业规范和标准的弊端,提出了构建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内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应体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素养培育课程体系,开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教育内容,扩充职业素养培育的载体,构建个性化的职业素养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