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提高园长素质占有重要地位,园长素质的高低集中反映了学前教育的管理水平与发展层次。因而,构建“开放合作”的园长培训模式,提高园长驾驭教学与管理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前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必须解决的紧迫课题。本文从模式构建动因、蕴义、路径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面对幼小衔接中家长的非理性行为,园长有责任也有义务传播正确的教育理念,引导社会舆论,成为抵制"小学化"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3.
周锦  许英 《山东教育》2003,(23):28-29
教师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在工作中应该受到尊重。幼儿园过去的管理是权力和责任高度集中的管理,园长扮演督促、指挥的角色,教师处于遵从、被支配的地位.这种滞后的管理观念导致了教帅丧失自我思考、自我决策的能力,抑制了其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也影响了园长与教师之间的良好沟通。  相似文献   

4.
"慕课"凭借着开放程度高、教学规模大、互动性强等特点,逐渐整合到了大学的教学体系中,并从高等教育向职业培训扩展。园长培训作为园长领导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其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园长们对幼儿园的后续管理。在总结分析园长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及"慕课"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慕课"构建更加有效的园长培训模式,使培训园长们的领导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促进更多幼儿园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幼儿教师很辛苦,管理者稍不留神,就会伤了她们的“心”。那么,如何让幼儿教师不“心”苦呢? 悦纳教师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园长,要有宽广的胸怀,悦纳教师在无意之中犯下的错误,热心、细心和耐心地加以疏导,使之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6.
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园长的管理水平、领导艺术起着关键作用。作为一园之长,我从"心"开始,不断思考着、实践着、诠释着。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信奉"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幼儿教育中的"自然"元素与幼儿渐行渐远。我曾对100名幼儿园园长做过一个有关幼儿亲近自然的问卷调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从不"到"经常"5个选项中,园长们毫无例外地选择了"经常"。大喜过望之余,我追问园长们何谓"经常",结果园长们  相似文献   

8.
"遵义会议"是一组系列会议,"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可称为"遵义会议"的预备会议,在遵义召开的"遵义会议"是核心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会理会议"可称为"遵义会议"的后续会议。"大遵义会议"期间形成了党的第一代成熟的领导集体,张闻天、王稼祥是领导集体形成初期的重要成员。同时,"大遵义会议"也是一块试金石,林彪政治上的动摇和军事上的短视都暴露无遗。四渡赤水表现出的战略思想是:目标明确、机动灵活、避实就虚、不厌诈讹。"遵义会议"的精神是团结、民主、求是、自主。这也是遵义会议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以往的研究常常仅从句法结构的角度分析,认为"曷其"、"彼其"中的"其"可有可无,或释为"助词无义",或以为可以不译。本文从汉语认知功能、篇章语法的角度分析了相关例句,指出这些"其"在特定的语境中都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延伸和补充,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予它新的价值:作业,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要使作业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作业设计不能只定位在"巩固"和"强化技能"上,还要在"活""趣""动"上做文章。即强调"活","活"中求新;体现"趣","趣"中求新;追求"动","动"中求新。  相似文献   

11.
"抱歉"道歉"和"对不起"都表示心中不安,怀有歉意的意思。留学生常常分辨不清它们各自适用的场合和使用方法,因而往往会混用这三个词语。文章对其意义和用法进行比较辨析,从而分析它们在语体选择和语义表达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并探讨它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顺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尝试在黄汉华教授提出的音乐符号行为链条:"物"—"心"—"身"—"音"—"心"—"身"—"音"—"身"—"心"—"物"的基础上,探讨"物"、"心"、"身"、"音"四要素在音乐实践中的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三个环节中的转化关系及其内涵在链条中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现行教育环境下,教育培养学生的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圈养"模式。在这个外在的大模式下,教学在理论上被分割为课堂教学和课余教学。"子曰"是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而"侍坐"与"对话"则介于课堂与课余教学之间,三者均承继中国传统的教学理念,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又存在着较大的缺陷,需要在汲取现代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综合采用,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圈养"教育模式的缺陷,使其既合乎我国教育现状的发展,又能实现现代教育环境下各类教学方式有效结合,创造教学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韵味"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范畴,涉猎范围包括文学、美学、绘画、书法、音乐、建筑、戏曲、影视等诸多领域。历经千载,从先秦到魏晋、从唐宋至明清,"韵味"已成为评判艺术作品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灵韵",作为本雅明提出的一个代表传统艺术特征的概念,主要建立在感性基础上,是区别西方机械复制艺术与传统艺术的集中体现。作为传统艺术的灵魂,"灵韵"与"韵味"与心理学、美学、哲学、绘画、书法等领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笔者试就"韵味"与"灵韵"的相关材料进行综述,同时对其加以总结和阐释。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6.
"初读"是指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通读阶段,它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有效的通读全文,才能为精读探究、品读感悟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不少教师对初读课文的理性认识不足,在教学中出现越位、乏味等现象,笔者试图通过文章的阐述,让更多教师了解,初读教学应充满"趣味"、"读味"、"悬味","初读"课文应当理性"归位"。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汉语中,副词"很""真""非常"使用频率很高。因此,对于留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三个词的用法也非常重要。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将这三个词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本人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HSK动态语料库,分析了留学生对这三个词的掌握情况,归纳出偏误类型、分析偏误原因、探讨解决方案。本文从本体研究入手,以三个平面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HSK动态语料库,对程度副词"很""真""非常"分别从语义层面、句法层面和语用层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留学生在使用程度副词"很""真""非常"时产生的偏误进行归纳分析,并结合有关资料归纳出偏误类型,找出偏误原因,探讨出偏误形成的规律。最后,通过以上分析归纳,找出避免偏误的方法和教学策略,使留学生能对程度副词"很""真""非常"形成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园长是幼儿园的最高负责人,是幼儿园的法人。其所处地位之重要,所起作用之重大,是不言而喻的。为此,园长要做个令教师、家长尊敬和爱戴的好领导。具体来说,可以从"加减乘除"四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9.
"学"与"术"兼备是曾国藩的重要特点。曾国藩的学问是以通识之学和躬行实践为特征的"士大夫之学"。曾国藩既能"躬行践履",又能"涵养本原",做到了本末兼修,体用兼备,在"学"——"术"——事业的模式下,以"诚"为"术"之本,以醇正之学,化成其贞正之术,终以成就其事业、事功。  相似文献   

20.
《聊斋志异》中的"再""又""复""还"用法已经相当成熟,既有对先秦汉语的继承,又有很多的新发展。新发展或与现代汉语相同,或为现代汉语用法之肇端。四者都关涉两个动作,"再""复""还"关涉的两个动作主体相同,第二个动作为过去或将来时态,"又"关涉的两个动作主体可同可异,第二个动作为过去或现在时态。四者所关涉的两个动作间的关系分为相同、相反、顺承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