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肖冬 《教学与研究》2000,(10):56-61
从 1 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以后,学术界就开始对其进行宣传解释。对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研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一届六中全会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以下简称 决议 )通过以后才成为热点。1 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日趋活跃。二十年来,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研究主要涉及这样一些问题:过渡时期总路线的 过渡时期"的提法;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时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理论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历史条件;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七届二中全…  相似文献   

2.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和过渡时期总路线作为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两种不同战略构想,其关系是既有相同之处,又有重大差别。笔者认为,探究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与过渡时期总路线关系的前提是确定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参照系。如果我们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有关这一问题的报告和讲话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参照系,那过渡时期总路线就背离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如果我们以七届二中全会的基本精神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参照系,那过渡时期总路线就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列宁过渡时期理论同中国过渡时期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总路线对列宁过渡时期理论的反映基本是准确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关于过渡时期主要矛盾的分析是正确的。当时就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作为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不能反映过渡时期的历史特点。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来自过渡时期的客观实际。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把握不准,是过渡时期的一个主要失误。  相似文献   

4.
重新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应该首先分析评价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就其当时的实践来说是非常成功的。但成功的背后,已经掩盖着我们党在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忽视发展生产力和超越阶段的“两个倾向“。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与实践给以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研究,对于正确理解党在现阶段的方针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前二十八年的斗争中不仅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而且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建设的理论。1953年,毛泽东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论与实践对新民主主义建设理论既有继承的一面,又有相悖的一面。由于建国初期我们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而在向苏联学习过程中又难以避免片向性,因此,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在贯彻实行中既有成  相似文献   

7.
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社会主义所有制认识上的偏差,是造成过渡时期总路线局限性的主要原因。过渡时期总路线所规定的完成过渡的时间过于短暂。应该用历史眼光,站在时代高度来评价过渡时期总路线。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史学界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对毛泽东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论述评价不一,本文以毛泽东与过渡时期总路线为题,谈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的历史过程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从中苏关系视阈回顾建国前后经济思想的转变历程,探析苏联对中共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产生影响的原因,并对其进行评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鲁振祥如何评价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研究这一课题,不但要对总路线的提出时机、内容规定、目标追求等作出历史的、实事求是的评述;而且要对它同党的建设新...  相似文献   

11.
澳门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回归祖国已进入倒计时阶段,本文通过对澳门独特地理环境的分析,指出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就转型中澳门经济所存在的问题,尝试着提出解决办法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与1953年粮食危机的出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有密切的关联。此前,中国粮食供需的总体形势虽有所缓和,但并没有根本好转。为解决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对粮食的需求以及稳定物价的需要,中央政府不得不谋求新的控制粮食资源的办法。粮食危机的出现,为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提供了一个重要时机。另外,在酝酿采取统购统销政策时,中央政府一开始就把它纳入到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去,以便对城乡传统生产关系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13.
根据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问题的界定和党的文献的表述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或时代主题。那种认为世界早已进入和平与发展时代的观点 ,不仅在提法上与邓小平和党的文献的表述不符 ,还会造成对通常认为的当前我们仍然处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性质和内容的怀疑和动摇。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特色,是学校图书馆办馆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如何凸显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不仅是转型时期高校图书人应着力解决的课题,也是高校领导者应特别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周宇清 《天中学刊》2011,26(3):101-103
转型期历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转型期历史的研究正日益受到史学界的重视,关于转型期历史的理论探讨,当前主要是围绕两个方面展开的,即什么是转型期和转型期的阶段性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上,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有转型期,并且认为转型期是有过程的,只是在具体过程的划分上认识不同。造成这种不同认识的原因是学者们各自站立的角度和对中国历史的把握不一样。  相似文献   

16.
周宇清 《天中学刊》2011,(2):101-103
转型期历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转型期历史的研究正日益受到史学界的重视,关于转型期历史的理论探讨,当前主要是围绕两个方面展开的,即什么是转型期和转型期的阶段性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上,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有转型期,并且认为转型期是有过程的,只是在具体过程的划分上认识不同。造成这种不同认识的原因是学者们各自站立的角度和对中国历史的把握不一样。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国民革命的领导权及其失败原因、1 949—1 956年中国社会的性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一边倒”外交方针、陈独秀与张闻天研究、毛泽东与民粹主义 7个热点问题研究状况的简要介绍 ,展示了 2 0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的发展趋势、重要成果 ,并提出深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黄老学和早期资本主义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同一性,都主张统治阶级要对社会经济发展采取放任的政策,在不失控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个体和社会的潜力,从而达到民富国强的目的.当前中国处在改革开放的深化期,面临的问题将会更加复杂,我们可以借鉴古今中外的有益思想.文章讨论黄老学与早期资本主义思想之间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19.
周红 《西北师大学报》2003,40(6):125-129
从总体上说,中国社会已进入了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尽管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对滞后于全国的总体发展,更滞后于东南沿海一带,但其社会转型的过程也已开始。西北地区特殊的民族结构、宗教因素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西北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产生着重要影响。研究该地区政治不稳定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对保持社会转型期西北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瞿秋白是"五四"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留下了六百多篇论著和译作。他的这些论著涉及政治思想、新闻、教育、文艺理论和创作等各个方面,给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许多方面增添了异彩。国内外许多学者已对他在政治、文艺等方面的成就与不足进行过探讨,可他在哲学方面的贡献还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文章对他的哲学思想中的实践观和真理观拟作一些不成熟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