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从元朝野蛮统治的时代背景中入手,首先探讨野蛮时代的社会心理﹙包含造成冤案的司法心理﹚,从而揭示《窦娥冤》作者关汉卿创作心理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关汉卿有着立于历史责任的心理高度也就创作出撼动历史的悲剧永远不朽的《窦娥冤》。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家,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历来受到广泛关注。不同时代受不同价值观影响,对关汉卿杂剧尤其是其悲剧代表作《窦娥冤》的文化思想意义作出了不同评判。我们认为《窦娥冤》的价值取向立足于儒家文化的伦理精神和道德使命感,立足于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立足于进取精神和民本意识。  相似文献   

3.
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不仅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而且也是世界著名悲剧之一。《窦娥冤》之所以被称为悲剧,自然与作品中塑造的悲剧人物"窦娥"密不可分。在历来的研究中,窦娥悲剧命运的探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还是经久不衰,究其根源则是作品中沉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通过对关汉卿笔下窦娥的悲剧命运的解析,追寻女性悲剧的根源,并以此来探索女性悲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元代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取得了巨大的文学艺术成就。但也有人认为该剧第四折鬼魂情节的安排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批判性。然而笔者认为,《窦娥冤》的批判意义其实正体现在窦娥的鬼魂形象的设计上,因此,仅以鬼魂的出现就压低关汉卿作品的成就是不公平的。  相似文献   

5.
《窦娥冤》是关汉卿创作的一部著名悲剧。在《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中列居首位。王国维在评论元剧时曾说:“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媾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王氏对《窦娥冤》这一评价比较中肯,但总嫌失之笼统。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对《窦娥冤》的悲剧特征作一些具体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关汉卿通过《窦娥冤》表达了对元朝统治的不满,对当时社会现实做出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体现出对于儒家文化落寞的强烈的个人忧患意识。主人公窦娥及其他人物的设计包含着关汉卿的特殊用意,承载着关汉卿个人的生命意识和文化精神,体现了关汉卿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和强烈的男权意识。  相似文献   

7.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关汉卿通过《窦娥冤》表达了对元朝统治的不满,对当时社会现实做出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体现出对于儒家文化落寞的强烈的个人忧患意识。主人公窦娥及其他人物的设计包含着关汉卿的特殊用意,承载着关汉卿个人的生命意识和文化精神,体现了关汉卿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和强烈的男权意识。  相似文献   

8.
正关汉卿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创作的悲剧《窦娥冤》,历来为人称道。对"三桩誓愿",人教版教参认为是窦娥"反抗精神的体现","反映了人民对于美好的、进步的事物的肯定和支持",但如果以现代眼光来审视,则有违背情理、殃及无辜的问题。在提倡民主法治、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这种含有"以暴制暴"思想的作品会导致学生产生错误认识,认为个人遭遇不公后,可以报复社会。关汉卿一生著作颇丰,杂剧、散曲都有不少作品传世。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的杂剧《窦娥冤》,位列元曲四大悲剧之一,居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之首,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高  相似文献   

9.
关汉卿和他的《窦娥冤》段启明关汉卿,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六十多种杂剧和大量的散曲,为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关汉卿和很多优秀的古代戏剧家、小说家一样,既不是达官显宦,也不是诗文大家,因此,有关其生平事迹的史...  相似文献   

10.
《窦娥冤》与历代改编本之比较王卫民《窦娥冤》问世后,历代都有改编本:明代有《金锁记》;清代有两本《东海记》;民国初年有皮黄剧《金锁记》(后改名《窦娥冤》。一九五八年是关汉卿从事创作七百周年,我国广大地区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许多剧种纷纷把《窦娥冤...  相似文献   

11.
《窦娥冤》是元杂剧中一部经典悲剧,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此剧表现了关汉卿对封建社会黑暗吏治的批判及对女性节烈孝顺、善良美好及反抗精神的赞美。实际上,《窦娥冤》通过窦娥的悲剧遭遇表现了关汉卿对一味追求功名不顾亲情的儒家功名观的批判,对盲目行孝的儒家孝道观的批判以及对违背人性的儒家贞节观的否定,这种思想意识与元代社会阶层变化导致文人社会地位下降以及关汉卿长期与下层劳动人民的接触有关。《窦娥冤》表现关汉卿强烈的反儒学意识。  相似文献   

12.
元代著名剧作家关汉卿一生创作了《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等六十多部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 ,他或是描绘元代社会政治的黑暗 ,或是表现人民生活的悲惨 ,或是歌颂被压迫者的斗争精神 ,或是表达对英雄人物业绩的向往 ,关汉卿的杂剧作品以其较高的思想性受到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3.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它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反映出关汉卿杂剧创作的杰出成就,体现了他的审美理想,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潘永铭 《学子》2004,(6):51-52
关汉卿是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元杂剧的奠基人。他的艺术成就和实践堪与英国的莎士比亚相媲美。《窦娥冤》是元杂剧中的奇葩,是关汉卿杂剧的代表作。同学们阅读关汉卿作品,不妨从《窦娥冤》人手。下面我分析一下《窦娥冤》,供同学们阅读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窦娥冤》既是一部伟大的戏剧,也是一篇伟大的诗歌,诗的主题、诗的性格、诗一般的创作手法以及诗的哲学阐释代表了关汉卿戏剧独特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6.
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关汉卿的《窦娥冤》第三折中,主人公窦娥临刑时发下了三桩誓愿,即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和亢旱三年。从三桩誓愿的内部关系以及如此安排的原因去分析,有助于理解主人公窦娥的形象特点,了解元代社会的黑暗现实,以及作者关汉卿的创作情感倾向。  相似文献   

17.
《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关汉卿倾心打造的一部代表剧作,剧情取材于东汉民间故事"东海孝妇"。《感天动地窦娥冤》作为元杂剧悲剧的典范,其中的悲剧性成因具有多重层面的解读。关汉卿通过窦娥这个代表性的悲剧形象,深刻分析了封建伦理纲常中的"孝道"以及男权中心下的"贞洁观"对中国封建社会女性的深刻影响——男权的桎梏使女性失去独立的意识,成为父权社会的附属品和牺牲品。并且紧扣当时社会现实,真实且深刻地反映了元蒙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黑暗、混乱与残酷的悲剧时代。  相似文献   

18.
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问世七百余年来,以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得到了广泛传播.本文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对《窦娥冤》的传播流布情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元代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不仅创作出《窦娥冤》那样感天动地的悲剧,还创作了《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一批妙趣横生的喜剧。直到今天,这些喜剧中的许多人物,还活跃在我们的舞台上。和西方的古典喜剧相比,关汉卿的喜剧有许多独特之处。最为突出的是,他的喜剧基本上以正面形象为中心人物,以赞美、歌颂正面人物为主,鞭挞丑类为辅。而西方古  相似文献   

20.
在元杂剧前期即鼎盛阶段,做为杂剧奠基人和剧坛的代表人物,关汉卿的成就是比较突出的。过去曾有元剧四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郑光祖)或六大作家(前面四家加上王实甫和乔吉)的说法,关汉卿的名字总列在第一位。他为后世的戏曲创作开辟了不少门径,有着较深远的影响。关汉卿一生共作剧六十余种,现存十七种,其中有十四种是比较完整可靠的,而效窦娥冤》是影响并士的代裹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