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胶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黄金矿产地,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黄金找矿进展缓慢,主要黄金矿山浅部资源枯竭,深部找矿成为解决资源危机的必然选择。为此,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于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在深部普查工作基础上,对朱郭李家(马塘深部)矿区进行了深部详查工作。2009年12月提交了“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矿区金矿详查报告”。此次详查成果表明朱郭李家金矿床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和巨大的找矿潜力,这对于矿床的进一步勘查开发有重要指导意义。所获成果对研究“焦家式”金矿的成矿深度、矿体分带等成矿控矿理论提供了新成果、新资料,丰富发展了“焦家式”金矿成矿理论,为“阶梯式成矿”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不久前揭晓的2012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评选中,“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矿区金矿详查报告”项目获得一等奖。  相似文献   

2.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1,(5):F0004-F0004
裴荣富致力矿业工程勘查和科学研究55年,提出了“成矿偏在性”和“异常成矿”等新概念,为在全国开展找矿提供理论基础;在国内外主持5项重大矿产勘查工程和30余矿床地质勘探与矿山开采工程验证对比研究,为我国的地质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获李四光地质科学研究最高奖和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3.
程天民中国工程院院士。1927年12月27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市,1951年毕业于第六军医大学。曾任第三军医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第三军医大学防原医学与病理学教授。他是我国防原医学、特别是复合伤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主持多项国家和军队重要项目研究,14次参加我国核试验,主编多部权威性专著,获得包括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内的20多项科技与教学成果。任校长期间,提出了“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的办学思想,显著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总后“一代名师”。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光华科技工程奖、重庆市首届科技突出贡献奖、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全军院校育才金奖。2001年由中央军委荣记一等功,2006年被中共中央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内蒙古四子王旗土脑包区域地质特征和矿床特征,认为其成因类型应属熔离作用形成的辉长岩型硫化镍矿床。  相似文献   

5.
戴金星,1935年生于浙江省瑞安,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12月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主要致力于天然气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研究。1979年提出“煤系是良好的工业性烃源岩”,开拓了我国煤成气勘探研究工作。“六五”至“九五”期间,连续四次领导国家天然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建立并发展了中国煤成气理论,提出各类成因天然气鉴别方法和中国大气田形成条件、定量和半定量控制因素,成功预测了大型气田有利勘探区。先后发表论文290篇,出版《天然气地质学概论》《中国天然气地质学》(卷一、卷二)、《中国东部无机成因气及其气藏形成条件》《中国大中型天然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中国天然气的聚集区带》和《中国煤成大气田及气源》等26部专著。1987年,主持研究的科研项目“中国煤成气的开发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中国大中型天然气田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获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0年《中国天然气成因与鉴别》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六五”“七五”和“八五”时期连续三次获国家科技攻关先进个人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接见。  相似文献   

6.
裴荣富院士于1948年获清华大学理学院理学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当选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长。他曾历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工程师、主任工程师、研究员、副所长、所长、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矿床成因协会(1AGOD)主席兼协会大构造与矿床专业委员会(CTOD/IAGOD)副主席。世界地质图类委员会(CGMw)“世界大型一超大型矿床成矿图(25M)与全球成矿”、“全球海洋矿产资源图(1:25M)”、“亚洲成矿图(1:10M)”项目首席科学家和国际矿床成因协会中国委员会主席。致力矿业工程勘查和科学研究六十多年,取得了诸多成就。  相似文献   

7.
40多年来.石玉瑚潜心致力于新疆干旱荒漠特殊环境微生物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863”及国家攻关和自治区重大科研项目18项,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的成果。现已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四等奖1项,联合国“Tips(科技发明创新之星)”奖1项.申报国内外发明专利12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02篇.其中被SCI收录16篇.出版专著4部。培养正副研究员18名.培养硕士研究生15名.博士12名.获得了中华农业科教贡献奖。  相似文献   

8.
于润沧,中国工程院院士。1930年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1954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现任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原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顾问专家,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润沧院士在高地应力、矿岩破碎的金川镍矿的设计中,与相关同行共同开发出棒磨砂高浓度胶结充填技术,开创了国内外尚无先例的大面积机械化下向胶结充填法,解决了控制巷道坍塌和“采富保贫”等关键技术,扩大了矿山生产能力,提高了矿山的经济效益。对实现金川资源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9.
夏日哈木铜镍钴矿是青海东昆仑地区发现的首例具有一定规模的岩浆熔离型铜镍硫化物矿床,该矿床的发现昭示区内该类型矿床具有巨大的成矿潜力,对区域上乃至整个东昆仑地区和全国寻找该类型矿床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是个标杆型的发现。在日前召开的青海夏日哈木铜镍钴矿勘查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汤中立及其他与会专家高度评价这一矿床的发现。  相似文献   

10.
曹惟庆教授1948年厦门大学航空工程系毕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合肥工业大学、江苏化工学院兼职教授。历任中国机械传动学会机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高等工业学院机械设计及制造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91年被授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个项目,承担及参加机械工业部、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机电部、一机部等科技进步三等奖多项。完成科研专著《平面连杆机构分析与综合》、《机构组成原理》、《机械学》等专著及主编教材《机械设计》,国内外发表论文百余篇,被SCI及EI收录10余篇,培养硕士生20余名,博士生14名。  相似文献   

11.
4月26日.由北京地质学会和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主办的“院士讲地灾”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2.
1956年,郑绵平院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60年来,郑院士一直致力于中国盐类矿床地质和盐湖综合资源及热水矿床研究,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主编出版专著6部,对青藏高原盐湖和盐矿勘查评价进行了系统和创新性研究,为我国钾、硼、锂盐类资源的发现、勘查与综合利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推动了盐湖环境、盐湖农业和盐科学体系的发展.他参与发现、评价的察尔汗钾盐湖缓解了我国钾肥的急缺;主持发现和勘探新型扎仓镁硼矿床,替代进口硬硼钙石作玻纤原料,获重大经济效益;预测发现巨大新类型铯硅华矿床,开拓了水热成矿新领域;查明锂在盐湖沉积中的赋存状态,发现新矿物扎布耶石,从而发现了新类型扎布耶湖锂矿床;建立了世界海拔最高的盐湖科学观测站和锂盐提取基地,并获重大技术突破,为中国重新占领锂盐国际市场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发现耐寒性富β-胡萝卜素盐藻,提出了"盐湖农业""大盐湖产业"新概念,创立了边缘应用基础学科——盐湖学.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矿山企业资源开发的不断推进,矿山保有资源量不断减少,一大批老矿山面临资源枯竭。2012~2014年,在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计划项目资助下,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作为项目承担单位,组织西藏江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西藏矿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了“西藏自治区曲松县罗布莎岩体矿山密集区深部铬铁矿战略性勘查”和“西藏自治区曲松县罗布莎铬铁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区域地质志(第二代)》《江西省矿产地质志》(中国矿产地质志·江西卷)与《江西省环境地质志》,是根据李廷栋院士和陈毓川院士的倡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所委托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试点,完成的我国省(区、市)域科研型地质专业系列志书。其中区域地质志、矿产地质志于2007年和2014年获中国地质调查局立项,分别由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赣西地质大队主编。《江西省环境地质志》由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自行立项,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主编。历时九年,上述三部地质志已先后通过评审验收。根据试点成果与经验,省级区域地质志、矿产地质志研编工作已在全国展开。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勘查地球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谢学锦院士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勤奋耕耘在化探工作的第一线。他先后发现了铜矿指示植物海州香薷和金属矿床的原生晕分带特征,提出并全面部署和系统指导了中国的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2007年他主持的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获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最高奖项——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金奖。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地质科学院新华联科技奖首届颁奖大会上,谢学锦院士又荣获2011年度中国地质科学院新华联科技奖杰出成就奖,在耄耋之年再次成为后来者的表率和楷模。  相似文献   

16.
陈庆华 1945年3月出生,山东平邑人,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8年山东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毕业,1981年运筹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参与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运筹学会,我国军事运筹学科的创建者之一。牵头完成多项重大课题,《系统工程模拟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军事运筹通用软件》获国家三委一部联合颁发的高技术产品银奖,《军队研究生质量评估》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研究生司联合颁发的“七五”研究生教育成果三等奖,《高等数学》获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军事装备领域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研究》获全国教育科研成果国家二等奖。牵头完成的《航天发射试验组织指挥网络优化》、《武器装备发展与装备人才培养研究》、《装备运筹理论与应用研究》等成果,先后三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编著出版《拟阵》、《组合最优化》、《整数规划》、《系统工程方法论》、《高等数学》、《高等数学习题课教程》、《装备运筹学》、《装备运筹学教程》等8部专著教材。被国家教育委员会评为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学位研究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和军队一类岗位津贴;获军队院校育才金奖。曾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述了“十一五”期间高校获国家科技奖的统计情况,分析了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的特点,阐述了新时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对高校科研工作以及科研管理工作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庆华 1945年5月出生,山东平邑人,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8年山东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毕业,1981年运筹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参与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运筹学会,我国军事运筹学科的创建者之一。牵头完成多项重大课题,《系统工程模拟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军事运筹通用软件》获国家三委一部联合颁发的高技术产品银奖,《军队研究生质量评估》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研究生司联合颁发的“七五”研究生教育成果三等奖,《高等数学》获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军事装备领域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研究》获全国教育科研成果国家二等奖。牵头完成的《航天发射试验组织指挥网络优化》、《武器装备发展与装备人才培养研究》、《装备运筹理论与应用研究》等成果,先后三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编著出版《拟阵》、《组合最优化》、《整数规划》、《系统工程方法论》、《高等数学》、《高等数学习题课教程》、《装备运筹学》、《装备运筹学教程》等8部专著教材。被国家教育委员会评为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学位研究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和军队一类岗位津贴;获军队院校育才金奖。曾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青藏铁路沿线地区具有优越的成矿条件、丰富的矿产资源、多样的成矿作用、复杂的矿床类型,是我国寻找众多贵重、紧缺或稀有矿产资源极具潜力的地区。然而受客观条件所限,其地质矿产资源调查工作十分薄弱,工作程度远远满足不了为国家提供战略资源保障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遥感技术及时、快速、宏观和信息量丰富等优势。加大青藏铁路沿线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力度,2007年12月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下达“青藏铁路沿线矿产资源遥感调查”项目任务书,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局信息中心和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负责具体实施,项目组主要成员有方洪宾、  相似文献   

20.
<正>李文昌,男,白族,云南省地质调查局局长、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地质矿床勘探及技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是国内知名的年轻地质探矿专家,带领团队创新了"西南三江"探矿理论,特别是"西南三江铜金多金属成矿系统和勘查评价"研究成果,实现了我国地质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的重大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同时荣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带领团队仅"三江"云南段就发现12个超大型矿床,新增铜铝锌银资源总量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