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葛琛 《家长》2022,(2):81-83
建构游戏是一种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具有自主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等显著特征.建构游戏既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也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幼儿建构游戏中,教师往往会投放一些辅助材料,诸如薯片罐、纸杯、废弃的彩笔、各种包装盒等废旧物品,或是石头、树叶、树枝等自然物.和基础材料一样,辅助材料也是教师鹰架幼儿建构游戏...  相似文献   

2.
喻莉莉 《教师》2022,(9):87-89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游戏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建构多元化的游戏主题、丰富游戏材料、创新游戏方式等都是提高游戏品质的重要途径.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有效的手段,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媒介.角色游戏受到很多幼儿的喜爱.文章分析小班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幼儿园小班教育教学目标,阐述开展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的注意事项和各阶段策略...  相似文献   

3.
STEAM教育理念为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开展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幼儿园建构游戏的综合性体现了STEAM教育中学科融合的理念,旨在培养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在建构游戏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与材料,创设富有趣味的游戏主题情境,设置适宜的游戏任务,引导幼儿自主拟定游戏计划,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及动手操作的机会,并适时有效地介入指导,鼓励幼儿自主分享与自我反思,以有效推进幼儿园建构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帮助幼儿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高跨学科思考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结构游戏对促进幼儿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何谓结构游戏呢?结构游戏是幼儿游戏的一种,是幼儿使用结构材料进行建构活动的游戏.我们在指导幼儿玩结构游戏的实践中,突破除了幼儿园常用的积木、积塑、积竹、金属材料、泥、沙、水、雪等,同时也提倡安全的废旧利用,如废旧材料,橡皮泥、一次性餐具等.这样幼儿建构的范围就能越来越广.结构游戏的价值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幼儿结构游戏活动中的指导,由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局限,他们在游戏中反映出来的各种要求、思想、能力、行为、认知水平等问题,都离不开教师的合理帮助、正确指导.因此教师适时得当的指导是发挥结构游戏教育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1,(17):167-168
建构游戏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设积极、童趣、形象的游戏环境,并投放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适合幼儿建构游戏的多样性材料,让他们在建构中积极快乐探索,并以材料游戏互动。  相似文献   

6.
沈燕 《理科爱好者》2023,(1):248-250
主题积木建构游戏是幼儿园常见的游戏活动之一,在提升幼儿的能力方面效果显著,同时幼儿对此类游戏活动的兴趣也较为高涨。在开展主题积木建构游戏时,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深度学习水平,在游戏当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文章从建构游戏材料、主题积木建构游戏、深度学习的概念出发,分析主题积木建构游戏在幼儿教育当中的作用,从四个角度阐述了主题积木建构游戏下大班幼儿深度学习的指导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幼儿教师做好游戏活动教学工作,满足幼儿的深度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建构游戏是幼儿游戏的一种基本形式。本文以建构游戏为切入点,利用观察法、文献法探析幼儿园建构游戏开展的情况,分析材料种类单一、数量少、缺乏层次性、儿童积极性较低、教师缺乏正确的引导评价能力等问题,并提出丰富幼儿经验积累、提高教师素质、幼儿园应重视建构游戏开展等策略。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一谈到数学,总是以枯燥、艰涩、抽象、深奥来形容它,无形中深深地影响着幼儿对数概念的学习与掌握。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建构材料,通过造型创作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建构游戏可以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它不仅能增强幼儿手指的力度以及大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而且能增强幼儿对物体物理特性的感性认识,渗透基本数概念,提高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使幼儿获得整体与部分的概念,增强对数量和图形的认识。我们围绕“幼儿园建构游戏中渗透数学教育之策略研究”开展为期两年的实践研究,尝试把数学活动与建构游戏相整合,让幼儿在玩中学,使建构游戏发挥促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幼儿空间概念和数学概念以及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能力等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9.
课程游戏化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教学提出的要求,即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与其他活动中。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建构游戏强调幼儿园教师要在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入游戏,其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育中比较重要的方面,如何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也是幼儿教师需要重点研究实践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及幼儿交往能力现状的分析,提出借助建构游戏加强幼儿交往能力培养效果的措施,使建构游戏的实施发挥出可靠的作用,为幼儿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进而实现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倡导幼儿学会合作与分享.《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强调幼儿能在游戏活动中能与同伴进行分工合作.学前期是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建构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具有创造意义的游戏.如何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是值得研究的一大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在幼儿园组织开展的幼儿游戏中,积木建构游戏是最基本、最重要也是幼儿最为喜欢的活动。积木建构游戏实训课程的学习能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掌握积木建构的技能和能力,为将来从事幼儿园开展幼儿积木游戏奠定基础。基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产出导向,以邦宝积木建构游戏特色课程的构建为例探讨积木建构游戏实训课程的设计及实施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郜婷婷 《家长》2023,(30):177-179
<正>建构游戏又称为结构游戏,相关的研究表明建构游戏的开展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符合幼儿的认知需求。因此,幼儿园教师要为幼儿设计适宜的主题建构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与合作兴趣,使幼儿在建构物品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来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培育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实践意识,提高幼儿认知事物的能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建构游戏是以建构为主导的游戏形式,指的是幼儿利用不同结构的材料构建出物体的形象,感知游戏的建构情境。  相似文献   

13.
<正>在幼儿园教育中,数学教育是让教师最为头疼的内容之一,在集中教育活动减少、区域游戏活动增加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幼儿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建构数学认知、形成逻辑思维能力,是幼儿园数学教育面临的问题。在观察幼儿已有经验的前提下,科学投放数学区域活动材料,能够帮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真正实现自主学习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建构游戏作为幼儿园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实验性、操作性及成果较易显现的特点深受幼儿的喜爱。同时,在游戏中幼儿还获得了独立性、创造性、合作性、坚持性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游戏中引导幼儿有效的与材料、同伴、教师发生互动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一、建构游戏中幼儿与建构材料之间的互动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进行造型以反映他们对周围事物印象的一种游戏。可以说离开了建构材料就不存在建构游戏,所以在投放材料上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5.
建构游戏可以初步培养幼儿合作、合理布局、创新等能力,使其在尝试的过程中,培养其良好的兴趣爱好、学习分享与团体合作的能力,体验成功与失败给其带来的感受。若想要建构游戏发挥其最大的效果,就必须得到幼儿园领导的充分重视,本文主要针对部分幼儿园建构游戏中受场地、建构材料限制等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予。以期为关注幼儿园建构游戏的从事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邹庆妤  李云平 《家长》2023,(12):183-185
<正>建构游戏是幼儿园区域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操作性、开放性的特点,能在同一时间内满足不同幼儿对游戏活动的需求,在教育活动中颇受幼儿的欢迎。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的重点工作任务,要求幼儿能整合自己在生活、游戏领域学习中的经验,面对一些困难与难题能自主探索、自主总结。将建构游戏与幼儿自主学习能力有效融合,既能落实“课程游戏化”理念,又能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其未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将立足幼儿园建构游戏,从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特征出发,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1,(52):161-162
区域活动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积极探索、互相交流学习的活动,这种活动在幼儿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区域游戏满足了幼儿多样化的需求,符合幼儿自主发展和能力提升的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通过游戏设计、材料投放等多方面努力,做好幼儿园区域游戏指导工作,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陈莉 《考试周刊》2014,(99):190-191
作为幼儿学习和探索的桥梁,材料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众多幼儿园游戏当中,建构游戏属于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开展一系列建构游戏,能够对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使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协商与合作能力得以提升。要想使建构游戏的最大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必须针对建构游戏进行有效的低结构材料投放。  相似文献   

19.
自主游戏是幼儿园组织与开展幼儿游戏的基本形式,并集中体现了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保教原则的贯彻与落实。科学而适宜地支持与引导幼儿的自主游戏是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表现。《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教师要“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伙伴和材料,支持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满足。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身体、认知、语言和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这是对于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及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如何发挥指导作用而提出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教师只有走进孩子的游戏世界去深入观察、了解幼儿,才可能真正理解、支持他们。在走进小班结构游戏的行动研究中,我们基于小班幼儿处于结构水平萌芽阶段的特点,以满足幼儿游戏性体验为先导,选择有趣恰当的游戏内容,采取丰富幼儿认知经验、投放适宜材料、加强技能支持等策略,关注不同能力幼儿的差异和资源运用,并加以引导,让每一位幼儿在建构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