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一般是采用电流分析法.其实,要解决此类问题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下面就为同学们介绍一种解决并联电路问题的方法——标“ ”、“-”法.图1是一个典型的并联电路,电阻R1、R2的右端均通过空导线CBA与电源正极相连,左端均通过空导线DEF与电源负极相连.若将两电阻经空导线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分别标上“ ”号,经空导线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分别标上“-”号,则会出现图1所示的标号情形.按上述标号方法,可知并联电路的特征是:(1)并联电路中的每一个电阻(用电器),若一端标“ ”号,则另一端必可标“-”号;(2)相互并联的几个…  相似文献   

2.
对于某些有分支的电路,有的能用串、并联简化为无分支电路进行计算;有的则不能用串、并联简化电路,必须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出多个方程求解.如果对某些分支电路中的电阻实施分解为串联或并联形式,也可能做到简化电路,较方便地解决电路问题.现在介绍电阻的分解方法及其应用.设电阻R,通有强度为I的电流.在保持a、b两端电压、  相似文献   

3.
对于并联网络的等效电阻,人们常以两个电阻来“论证它的等效电阻或阻成网络的任何一个电阻值还要小”。然而,下面介绍的两种方法,不仅可以简便的论证这个结果,而且还可以把这个结果扩展到任意个电阻组成的并联网络。 (1)设Rs是N个电阻并联连接网络中最小的一个电阻,若R表示等效网络的电阻,则有: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求解含受控源二端线性网络输入电阻的新方法,根据受控源支路与控制支路串联,并联,混联三种连接关系,介绍含受控源二端网络输入电阻的等效电阻求解法,即先将受控源用于个等效电阻替代。再根据等效的条件求出该等效电阻,最后求出该二端网络的输入电阻,并举例说明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OC和OD门电路,在使用中门电路的输出端与外接电源VCC′之间串接上拉电阻。多个OC或OD门输出端可以并联,共用一个上拉电阻。上拉电阻阻值的计算是面向21世纪教材引入的实际问题。文章讨论计算电阻阻值选择范围的技巧。掌握选择技巧,可以解决任何类似复杂电路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电路学习中,解题可以帮助我们巩固知识,煅炼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初学者往往会感到解题难,有时甚至无从下手.要突破这道难关就要多练,并通过多做习题,从中总结归纳,吸取经验.本文举一道习题为例,从几个角度进行剖析解答,希望能对初学电路者提供一点邦助.例题:一个10A的电流源加于一双口无源电阻性网络的输入端,其对应的输入电压为20V,同时流经输出端钮的短路电流为4A、如果输出端串入1Ω电阻,则电流为2A.现于输出端用一个5A的电流源激励,输入端改接1Ω电阻,求流过1Ω电阻的电流.题图见图a,图b,图c  相似文献   

7.
通过电表改装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将灵敏的电流表与一大阻值电阻串联可以改装成电压表,与一小阻值电阻并联可以改装成电流表.学过之后,我们不仅要会通过定量计算对电表进行改装,我们还要会处理其它的一些涉及结构的具体问题,如我们会在单个电表量程不够的情况下,通过电表的串、并联来解决的具体问题,这时的分析就需要我们善于将电表还原以便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1.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 如:阻值为R1、R2的两电阻并联,则因为所以将两个电阻并联推广至任意个电阻并联,以上结论仍成立.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随并联支路的增多而减小。  相似文献   

9.
在进行电路分析时,经常遇到求解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对于简单电路,依据串、并联电路的有关规律即可求解,对于复杂电路,利用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节点分析法、回路分析法等)则可解决。但是,一些特殊电路,采用相应的特殊方法,更为简便。本文结合几个实例介绍几种方法,旨在抛砖引玉。方法一编号法例1作图1的等效电路图解具体步骤:①编码:顺电势高低比较各电阻两端的电势,凡相同者用同一数码标号,如图1②识别:凡两端数码对应相同的电阻为并联关系;只有一个数码相同的为相邻的电阻;若某电阻两端编码相同,说明…  相似文献   

10.
基于Cadence软件的PCB SI工具,对高速PCB信号完整性常见问题中的反射和串扰进行了仿真分析。演示了具体的仿真步骤,给出了仿真波形。仿真结果表明,使用不同的端接匹配方式实现了信号反射问题的改善,使用改变线间距的方法减少了信号串扰。直观的展示了PCB仿真设计能够改善信号完整性问题,可用于EDA设计的本科教学实验演示。  相似文献   

11.
分析印刷电路板设计中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主要技术,阐明对电源、地、旁路、去藕和混合信号电路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oposes a one-branch zero-IF receiver topology, which samples the I and Q signals of the modulated RF carrier with one signal path by means of a multiphase local oscillator. The suggested one-branch re- ceiver works without matching problem, and it is also capable of cancelling out the flicker noise and DC-offset when the local oscillator is configured to the four-phase mode. The one-branch receiver saves much area and power com- 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wo-branch ones. All of the advantages above make the one-branch receiver topology a promising architectural candidate for low-power and low-cost RF CMOS receiver designs. Keywords: RF CMOS; zero-IF; flicker noise; image rejection; low-power; IQ matching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微电极阵列(MEA),该MEA包含60个独立的电极,其中59个为工作电极,一个为参考电极.工作电极成对排列,每一对工作电极分别包含一个激励电极和一个探测电极.结合外围电路,每一对工作电极的组合都可以实现对电极表面培养的生物组织或切片进行4种状态(激励、探测、同时激励和探测、隔离)的控制.MEA采用PCB工艺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系统的互联,出现了区域间振荡现象.为抑制这种振荡,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FACTS装置,并根据输电线模型和纵向机电模型的相似性,推导了该FACTS装置的最佳参数和最佳安装位置的确定方法.用一420kV 纵向系统和一个复杂电力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显示该装置可有效地抑制区域间振荡.  相似文献   

15.
传统下垂控制没有考虑本地负荷和并联逆变器间线路阻抗等因素,无功功率不能实现准确分配,系统稳定性也会随之降低。为了实现对无功功率的合理分配,在微网系统传统下垂控制算法基础上,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中设计虚拟阻抗,以降低有功和无功耦合程度。然后针对低压微电网中线路阻性成分较大的问题,设计虚拟负阻抗的下垂控制算法,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有功和无功耦合程度。仿真结果表明,改进下垂控制前后均可以实现对有功功率的合理分配。传统下垂控制的无功功率无法合理分配,偏差达到了 20%。加入虚拟阻抗控制算法后提高了无功功率分配精度,引入虚拟负阻抗的控制算法可使该精度进一步提高。因此,相比传统下垂控制,加入该控制算法后逆变器可以获得更好的功率分配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PCB板缺陷检测中用传统SURF算法进行图像匹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生产工序中运动平台机械误差先验信息与SURF特征提取相结合的MSURF配准算法。通过提取计算SURF特征点,求出对应特征点对的距离;在PCB运动平台机械误差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先验阈值边界条件筛除异常匹配特征点对;求出两幅图像满足最小二乘拟合准则的映射关系,并将其用于图像配准。在机械运动误差0.05~0.10 mm范围内对42 mm×42 mm的PCB图像配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图像配准方法速度快、精度高,适用于产线PCB缺陷检测。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工作于非线性状态(丙类)的谐振功率放大器阻抗匹配的概念;并论述了复合输出回路的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8.
分析在Protel DXP环境下计算机板卡的设计特点及技巧,在加载PCB设计模板时的注意事项、如何由设计模板生成计算机板卡封装库以及在自动布线时金手指两侧出现布线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阐述阻抗匹配的意义、条件与分类的基础上,讨论了集总参数匹配电路设计中两种常用的阻抗变换方法——阻抗计算方法和Smith圆图方法,并通过实例阐明Smith圆图方法简单快捷,在射频电路设计领域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0.
介绍天线调谐器反Г形阻抗匹配网络的结构形式和匹配区域;分析反Г形网络各参数取不同值时对HF双极天线的适配性,给出参数变化随频率、VSWR门限变化时对HF双极天线输入阻抗的适配曲线,为设计天线调谐器阻抗匹配网络和决定天线调谐器适配天线类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