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强调群体限制、现场互动、共同聚焦和情感共享,对于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身体在场不足、关注焦点不一致、互动形式化、缺乏情感体验等现象较为严重。构建亲临仪式现场的情境,关注群体符号的塑造,创建真实的互动仪式,激发参与者情感体验,以便更好地创建仪式互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2.
兰德尔·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有四种主要的组成要素,即群体聚集、设定界限、相互关注的焦点、共享的情感状态。这四种要素的有效组合,进而形成互动仪式发生作用的核心机制。真人秀节目《快乐再出发》借助亲身在场与虚拟在场共同构成群体聚集,经由局内人的界限设定强化群体认同,促使共同关注的焦点凝结出团结符号,并通过共享的情感状态激发出积极的情感能量,完整实现了互动仪式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大学课堂是知识和思想衍生的基地,是本科教学变革的主阵地。要让课堂成为思想碰撞、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需要师生双方的互相关注和情感联结。互动仪式链中的身体共在、身份认同、关注焦点、情感共享要素吻合了课堂师生互动仪式成功联结的要求,以相互关注的程度和情感能量的强弱,将师生关系分为合作型、强迫型、疏离型、期待型等四种类型,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师生关系的理论分类。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师生共同投入和创生课程,培养有情有义的“合作型”,为课堂教学排“水”冶“金”;激发师生共同的情感能量,避免相看两厌的“疏离型”;聚焦缺乏能量的“强迫型”,实现静态性“师教生学观”向动态性“共生互学观”转换;关注沉默学习者和“期待型”学习者,强化互动,共同实现课堂革命。  相似文献   

4.
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提出的身体在场、局外人设限、共同关注的焦点、共享情感等互动仪式的四大要素,对于分析和解决家校合作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家校合作可以看作是微观情境中家长和教师之间展开的互动仪式。运用互动仪式链理论透视家校合作参与主体的互动过程机制,可以发现现实中一些内隐性的困境,即家校合作的主体异质导致共同关注的焦点模糊,家校互动不良导致参与主体之间积极情感共享缺失,家校“虚拟”合作导致参与主体身体在场不足,家校合作形式化导致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仪式缺乏实效。基于此,通过构建家校育人共同体,增进家校积极情感共享,营造家校沟通际遇,完善家校合作制度化建设等路径,有效破解家校合作困境。  相似文献   

5.
互动仪式链理论强调情境、情感和符号对社会微观互动的重要性,揭示了大学班级边缘人形成原因,包括情境关注焦点模糊、情感共享体验不强和群体身份认同度低等问题。因此,高校要以学生发展和需求为中心,通过“创设全方位育人情境,培养共同关注焦点”“营造温馨情感氛围,激发情感能量活力”“塑造文化价值符号,增强班级身份认同”等途径引导边缘学生回归班级大家庭,这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制度化学校生活的空隙中,儿童个体试图对制度提出挑战,构建自己的非制度化空间。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制度化仪式中的儿童,也尝试走出制度化的学校场景,深入到以儿童为主体的非制度化学校仪式中去观察儿童的行动逻辑和情感体验。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学校仪式表现为不同的过程、遵循不同的逻辑、具有不同的功能。然而,非制度化仪式在稳定儿童个体内心秩序的同时,也有助于制度化仪式维持学校秩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建构儿童的道德世界。  相似文献   

7.
课堂“边缘人”现象普遍存在于日常教学活动中,其面临的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课堂“边缘人”身体缺场弱化了课堂交往情境,后台人格降低了个人情感体验,身份认同缺失引致班级符号式微。课堂“边缘人”参与课堂互动仪式,应保证身体在场参与课堂互动情境、共享焦点引发课堂情感连带、积累符号升华课堂互动效果。基于此,教师须以公平与质量为导向,确保课堂“边缘人”身心在场;营造充满爱的课堂环境,引发课堂“边缘人”情感共鸣;注重凝结班级时空符号,提升课堂“边缘人”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8.
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师生面对面互动的过程可以被视为一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互动仪式。课堂中成功的互动仪式能够产生群体团结、情感能量与代表群体的符号,它使师生共同体验到一种作为群体成员的身份感,以及对参与课堂互动自信、热情、积极主动的感觉。在课堂互动仪式中,仪式强度的分布并不是均衡的,而是存在着以情感能量为标准的分层,分层的维度主要涉及权力与地位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大学仪式的育人功能表现为观念型塑和信仰维护、身份认同和角色适应、情绪体验和情感激发、道德教化和行为规约。但目前存在目的异化、形式失范、话语空洞和主体被动等困境。其改进的路径有:明确仪式目的,形成完善体系;规范仪式形式,创设展演情境;创新仪式话语,实现有效互动;注重仪式主体,增强师生地位。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对高职学生在30天的微博使用行为进行追踪记录,通过对13362条微博记录数据的整理,结合ROSTcm6.0和Python的社会网络、语义网络和情感分析发现,当代高职学生微博互动表现出:个体情感能量强大且积极向上;关注焦点层次分明;群体团结感符合主流等特点。同时也存在符号资本缺乏、圈层过于局限,情感连带不活跃、情感体验不充分、群体符号分散、缺乏集体团结力等问题。建议通过鼓励高职学生增强符号资本,扩大关注范围;调动情感投入,提高情感动力;凝聚群体共识,强化集体意识等策略,引导高职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网络观念与行为。  相似文献   

11.
通常的荀子礼学研究往往取径于宏观的政治哲学的视角,关注的是荀子的礼作为社会治理的典章制度的功能和价值。作为一种道德哲学本位的研究,也可取径于一种微观的行为者个体的视角,着重于对荀子的礼的个体修养维度的探讨。基于儒家伦理共同体的社会观,即使在作为典章制度的层面上,礼所确立的社会差别和社会秩序也包含着"积极道德"的价值关切。在伦理学的意义上,作为一种德行观念,礼的价值基础不仅仅在于外在行为的适当性,更在于这种行为上的适当性是仁义等内在德性形之于外的流露和表现。礼依义而成,义由礼而行,正因为礼是义(正当性原则)的实现和表达,礼方始具有了道德规范的意义。此外,礼的践行是对行为者情感的品节、疏导和滋养,并进而促使自然情感升华为道德情感。合而言之,在荀子,对礼的践行也就构成了行为者个体道德修养的一种基本的过程和方式。  相似文献   

12.
礼制观念是原始儒家思想的典型表现形式。由于原始儒家在其礼制订立的初期,并未充分考虑到礼制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导致其倡导的礼制观念最终成为统治者压迫国人的工具。发挥“正名”思想和重新解释“克己复礼”是统治者改造原始儒家礼制观念的两个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仪式与心理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仪式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意义,多学科对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本文梳理了仪式的心理治疗作用的相关研究,为以后仪式在心理治疗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提供可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孔子礼学合理性基础何在?揆诸先秦史料可知,"礼坏乐崩"的时局背景是孔子礼学诞生之时代要求;援"仁"入"礼"是孔子对周礼的合理改造;"性与天道"则成为孔子礼学得以最终建构的双重理据。  相似文献   

15.
先秦时期的礼是社会道德规范的载体,也是传承主流社会伦理思想的符号,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主要表现在道德内化、示范和传承等方面。礼的践履使人们逐渐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形成道德观念,培育道德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礼仪则以理想的模式向社会成员展示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供他们效仿的行为准则。礼仪还通过礼仪活动、标准化的语言和动作,使社会道德规范成为可以习得的东西。先秦时期的礼教是与乐教配套进行的,并以政教合一的体制为保障,使礼的德育功能得以实现和强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因为周公"制礼作乐"而被称为"礼仪之邦",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非常重视"礼"。"礼"起源于保证人类生存繁衍的现实生活,是人类精神特性的产物,是文明和文化的表现。在孔子看来,"礼"不仅是外在的规范,更是"仁",也就是人性的要求。通过"礼",人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成就自我。"礼"既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又引领人们走向更美好的生活,追求更高的生存境界。  相似文献   

17.
裕固族祭祀鄂博仪式主要具有部落边界的象征功能、生态功能、心理调节功能和整合族群认同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对于维持裕固族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祭鄂博仪式作为草原游牧文化的象征和载体,不仅成为一个族群的象征文化的符号,而且成为草原民族的情感依托和精神依托。  相似文献   

18.
草原民族史诗中的好汉三项比赛、超自然力的考验和驯服凶猛动物考验与他们的生活民俗有着密切关系。骑马、射箭、驯服烈性马、骆驼和猎杀狼等凶猛动物是生活在草原上的一个成年男人必备的生存能力。他们只有具备了这些本领,才能在草原上生存、发展。因此,草原上的民族用赛马、摔跤、射箭、驯服烈性牲畜和凶猛野生动物等技能来考验男人,只有熟练掌握这些本领的男人,才能成为被社会公认的成年男人。赛马、摔跤、射箭、驯服烈性动物等体现男人强壮、勇敢和耐力的生存技能,后来变成草原民族考验男性成年的仪式民俗。  相似文献   

19.
礼和乐是荀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概念。荀子将以善为主要依归的礼和以美为主要诉求的乐置于统一的视阈中加以考察,从礼的审美旨趣和乐的伦理定位两个方面论述了“美善相乐”的礼乐关系思想。荀子的“美善相乐”思想肯定了艺术的道德价值,为现代社会的道德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但是,它使艺术承载了过多的道德使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0.
媒介仪式研究强调如何维系、建构一个有秩序、有意义,并且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本文在考察媒介与仪式如何维系的同时,论述了二者交融的三种偏向。无论是从交融的状态、性质来看,还是受众的解读、表达来看,三种偏向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通过对当代社会一些重大的仪式事件的分析,媒介和仪式的交融使得双方都不可避免地对对方及本身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