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一个迫切需要加快工业化步伐的温州,如何在新世纪新阶段,以全球产业调整为背景,立足温州产业基础,从更宽泛的视野提出新兴制造业部门的培育和发展战略显得十分关键和紧迫。本文立足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充分分析了国内外背景,认为温州要清晰地把握目前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结合“后发优势”,抓住国际技术进步加快、国际分工深化和制造业跨国转移的机遇,发展高技术附加和价值附加新兴制造业。研究发现,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公用机械制造业等五大行业内的部分重要领域将是下阶段温州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就这些新兴重点领域文章分别提出了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是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业的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构成要素主要分为创新竞争力、生产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基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和层次聚类法.对我国各省份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领域的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与分析,可以找出不足与差距,从而采取不同的措施,促进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领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科学地评估各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状况是制定有效的产业发展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常熟市科技局提供的2005年全部68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统计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主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规模、产业素质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新材料制造业在发展规模和产业素质方面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在研发上投入较大,但偿债能力、人力资本以及技术设备竞争力偏弱;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人力资源素质最强,但研发投入偏低,出口创汇能力最差;医药制造业的经济效益最好,但技术设备陈旧,研发投入过低。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Ellison和Glaeser建立的地理集中度指数计算了2006-2010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集聚程度,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地理集中度的变动趋势及原因.结果表明,近五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规模呈逐步扩大趋势,但部分行业的集聚程度并没有随之提高,其中医药制造业与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地理集中度较低,但集聚程度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三行业地理集中度较高,集聚程度却出现了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邢台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对接京津产业转移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邢台既要抓住区域一体化和国内经济重心北移带来的发展机遇,也要避免在"南北夹击、东西隔绝"中形成"中心-外围"格局,警惕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邢台需要确定自身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功能定位,积极主动参与区际产业分工,精准有效对接京津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6.
徐炎  刘清华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4):63-64,114
医药制造业作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竞争力较弱,产业发展面临瓶颈.基于竞争力相关的研究模型和方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可以用来分析医药制造业竞争力的四个角度,研发能力、市场结构、政府支持、集群发展,对这四个因素进行整合分析,探究提高我国医药制造业竞争力的途径,为研究医药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提供新的角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为研究对象,以定性研究为主,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进行研究,对京津冀三地在生态环境协同建设中的立法保障、政策支持、经济发展、产业分工、运行机制、法律体系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促进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六大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技术企业成长不仅是当今全球现代化的竞争焦点,而且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在江苏经济快速发展中,以计算机、电子、通信及医药制造业为龙头,以沿江高新技术园区为基地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江苏经济新的增长点,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企业竞争力增强,产品外向度显著提高,内部结构更趋均衡。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规模、产值利税率偏低、技术创新不足等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以提升江苏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京津冀近些年的区域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导致这一严峻问题产生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长期积累所形成的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的发展困境。京津冀要从根本上走出困境,更优路径是选择新兴产业链协同层级跃迁,决策者应将之作为发展的主导模式。目前首都功能的重新定位及所设立的雄安新区,为京津冀产业协同层级跃迁的模式探索提供了关键动能。京津冀新兴产业链协同与优化布局,构成了探索京津冀新兴产业协同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而从目前京津冀新兴产业的整体实力、区域均衡与匹配程度上看,则可选择生物医药作为率先探索的产业。  相似文献   

10.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形势下,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成为产业深度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对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现状与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理论,提出了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的思路与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