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校企合作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校企合作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拓展和延伸。校企合作办学不仅有利于解决校企之间的人才供需矛盾,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质量规格,而且对改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形成高职办学特色等有着重要作用。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建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良好的运行机制;实现校企合作办学需要建立通畅的合作渠道,构建“共享、双赢”的机制与模式。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高职特色形成的重心。为了解决校企合作中遇到的瓶颈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加强政府对校企合作政策和财政的扶持;完善校企合作中的法律和法规;扩大校企合作办学的宣传力度;调动高职院校、企业双方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正确选择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模式;规范校企合作,合理分配利益。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是所有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针对校企深度融合的难题,分析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探索建立了"校企联合会"这一运行机构,解决了校企合作中"缺失合作机构、管理制度不到位、出现多方主体、校企利益不对等、合作流于形式"等瓶颈问题,初步实现了校企共赢,校企合作效益和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习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校企合作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对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中,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解决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师资不足、设备更新较慢、学生多岗轮流实习实训难等问题,实现了实习实训与顶岗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高职院校要通过产学结合来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其中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开展校企合作,现在如何建立和创新校企合作形式是高职院校要重点解决的难题。在以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模具专业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为例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分析校内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征和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两个方面阐述了民办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就学校、企业和政策三个层面分析了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给出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五个完善策略:转变技能型人才培养观念,形成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企业在该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深度融合,形成良好合作的体制机制;加强学校自身建设,提升办学能力;学校着力建设对接区域经济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营造良好的政府主导人才联合培养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以专业公司为平台,通过公司化来运作,是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实困境下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实践表明,这种新型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尤其适用于缺乏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有利于降低合作成本、拓展合作空间、提高合作效益。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江西省高职学院产教融合现状的研究可见,在相关产教融合政策保障下,高职院校总体格局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基本保持一致,校企合作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同时也存在学科配置和产业布局不完全吻合、校企合作内生能力不足、产教融入红利不突出等问题,要求企业、政府部门与高职学院继续加强协调与合作,突破现有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内驱力,努力形成校企合作共赢的新局面,真正使产教融合成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以专业公司为平台,通过公司化来运作,是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实困境下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实践表明,这种新型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尤其适用于缺乏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有利于降低合作成本、拓展合作空间、提高合作效益.  相似文献   

10.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确立高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全方位推进校企合作,实现校企文化的互动与融合。近年来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实践证明,建设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文化,对于校企双方而言都是不仅必要而且可行的。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把相关行业优秀企业的文化融合到高职文化中来,形成富有特色的院校文化,并以此为支撑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