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讯     
▲应日本经济新闻社顾问圆城寺次郎、社长木村祐吉、成城大学教授东山健吾诸先生的邀请,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同志偕翻译贺小平同志,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一日赴日本进行了为期一月的访问。段院长这次日本之行主要目的是进行佛教美术考察,特别注重将日本奈良、平安、镰仓时期的佛教美术与我国唐、宋时期的佛教美术进行比较研究。为此在日期间重点参观考察了东  相似文献   

2.
日本奈良时代、平安时代可以说是日本汉诗文化的兴盛期和黎明期。日本汉诗,指的是日本人用汉语创作的诗,遵从汉诗格律用韵的一种诗歌形式。汉诗从中国传入日本,深受中国唐诗的影响,是日本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就日本奈良时代、平安时代的汉诗文化进行了考证和论述。  相似文献   

3.
神道是日本本土的自然信仰。佛教于六世纪传到日本后,自奈良时期开始了与神道习合的过程。一方是产生于自然崇拜的原始信仰,一方是宣扬一种人生观、世界观的信仰,两者为何能够习合?究其原因,社会外部原因虽不可忽视,但两者之间存在着的共通之处才是习合发生的最重要内因。通过分析论证,可发现神佛两教在多神及护法善神思想等方面均存在着相通之处,这些共通点使得奈良时期日本神道教和佛教的习合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日本早期的佛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在日本的扎根及发展是经历了由被反对到渐被利用于统治,是被日本化了的佛教。早期佛教在日本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奈良—平安一镰仓而达于平稳定和成熟。  相似文献   

5.
崔蒙 《唐山学院学报》2020,32(5):62-65,73
长屋王是日本奈良时代的皇族、朝廷重臣,他爱好汉诗,是奈良时代重要的"文化赞助者"。现存其四首汉诗,分别收于《怀风藻》和《全唐诗》。其汉诗具有日本汉诗发端期的典型特点,文学价值虽然不高,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袭了中国"诗赋外交"的传统,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天平文化是在奈良时代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的背景下,“以唐为师”,推行文化奖励政策而形成的。天平文化主要表现为:佛教在日的传播,巩固了以孝谦女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日本的建筑、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医学空前繁荣。天平文化对日本民俗、国风的形成发挥了奠基作用,是日本民族文化形成的里程碑。日本文化的许多特点在天平时期建立了雏形。天平文化促进了平安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愿文中的孝道观念对日本奈良时代和歌的影响,是中日文学交流史研究尚未触及的问题。《教煌愿文集》中的“亡男文”等与《万叶集》中山上忆良的《熊凝歌》结构用语的惊人相似,吐露了奈良时代歌人接受愿文的秘密。山上忆良在作品中展现的,是从《许经》以及佛教文学中接受的民间对亲情的推崇。在东亚文学中,歌唱父子或母子亲情的诗歌散文,是仍具生命力的遗产。  相似文献   

8.
玄奘大师历尽艰辛,西行求法;翻经译书,创立法相宗,生前身后,无限荣光,尤其是在中国和日本,被视为圣人或圣僧。玄奘崇拜包含四个不同的传统:中国主流文学传统、日本佛教祖师崇拜传统、汉藏佛教和日本宗教圣像传统、中国民俗传统。在这四个文化传统中,玄奘被赋予了不同的尊格,分别是佛教导师和翻译家,是佛教宗派创立者;既是虔诚的朝圣者和信仰的传播者,又是超自然力量的见证者和获得者。玄奘大师的多重角色,反映了中世纪早期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和融合,佛教传播到其他文化领域所发生的嬗变,上层精英文化和民间信仰的区别以及视觉与文学艺术形式的交织。  相似文献   

9.
日本最早的古典文学,称为"奈良朝文学"。奈良朝的文化是以中国文化为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古事记》和《万叶集》。太安万侣奉元明天皇之命于712年编撰成《古事记》。书中主要由帝纪与旧辞两部分构成,帝纪记载了历代天皇的历史,旧辞则主要为神话传说。本文重点研究伊耶那岐命与伊耶那美命的创世婚姻,进而了解当时日本国民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公元6世纪,佛教传入日本,作为体系完备的宗教信仰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建立和巩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思想。早期佛教经历了四个阶段:初传日本受到排斥;推古朝时期受到圣德太子的扶植,三论宗与成实宗在此时传入;大化改新后异常兴隆,法相宗和俱舍宗传入;奈良时期臻于鼎盛,华严宗和律宗传入。奈良末期,佛教由盛转衰;平安时期,政教分离。早期佛教具有政治佛教和神佛习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