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是在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数学观念,改变传统数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模仿、轻创新的弊端,实施开放式教学,要求师生关系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过程开放.要把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2.
在思品课教学中,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施主体性教学,使学生在主动的自我学习中,达到辨析明理、自我内化的目的。一、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主体性教学意识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常常出现重教师“主导”轻学生“主体”,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独立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课程模式已经纳入中小学的课程计划,并已经在一些地区实施。但在实施中发现,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研究性学习能否真正得以实施的关键。研究性学习呼唤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呵护并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实施研究性学习必须保护学习的问题意识,实行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积极进行课程改革,使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这样一种特殊形态的课程来进行实施,许多学校根据课程计划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但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开发课题,学生研究教师开发的课题”的做法,走的其实仍然还是传统教育的老路。就“让学生不断地去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而言,学生参与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普通高中新开设了一门必修课——研究性学习课程。这门新课程的设立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很有意义。但是,研究性学习在全国各中学开展得很不平衡。本人来自教学第一线,愿在此“实话实说”:不少学校的研究性学习“看上去很美”,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研究性学习步入了误区。■ 误区★重专门课程轻学科渗透按理说,设立专门的课程可以从制度上保证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但现实中的情况是:不少教师把研究性学习课程看做像数学、化学一样的课程,认为既然有了研究性学习课程,那么…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的实施是一次深刻的教育观念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建构;学校不再是“教育工厂”,而是“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是陈旧课程(教材)的“传声筒”,而是“反思性实践”,特别是在推行综合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学校课程和倡导研究性学习及选修课的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固有的知识和经验,难以适应改革和发展需要。因此,教师需要重新通过系统、科学的学习,挑战传统,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校实施的“教学督导制”存在重“督”轻“导”,重一次性评估结果,轻过程:重学校专家的督导,轻学生参与督导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现行督导方式,促进英语教学的“学生‘督-导’合一制”模式,强调学生参与“督教导学”,不仅监督教师教学,而且协助教师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英语,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习惯于学科课程和“讲解式教学”、“接受性学习”,教师往往把教学理解为知  相似文献   

9.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思维意识。如何改变长期以来“重单纯的知识灌输而轻传授知识的探究与引导方式,轻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成了教师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与学科教学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互为目的、互为手段的关系.依据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之间的互动性、关联性特征,中学化学可以通过发现问题,选题立项;分析问题,方案设计;解决问题,动手实验;展示成果,总结反思等环节实施研究性学习.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教师转变角色意识和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提问题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提问题的习惯很重要。提问题就是在创新,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创新意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用问题的眼光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学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和运用课堂教学提问艺术,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有意识地为他们解决疑难问题,加强了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变学生被动为主动,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改理念,让学生在轻松谕快的问答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中开放性题目的设计及教学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并不是很理想。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小学语文阅读中存在着阅读文本陈旧、提问方式单一、讲解刻板等问题。所以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教科书编写者及教师共合作让阅读文本生活化、问题设计多样化,问题呈现情境化及教师鼓励多样化。同时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合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教育理念过于传统,课程设置模式趋于老化,体育考核缺乏科学性,这既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长远健康利益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在高校体育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应该转变高校体育教学思想、重构教学模式,改革考试办法,从而提高课程实施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通过"走别人的路,让自己来说吧"的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学地理"1+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基本思想是知学情、重创造、共发展,从而提升师生生命质量。基本特色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案导学,小组合作;课堂前移,作业前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导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助学、展示质疑促学、点拨延伸拓学、检测评价验学等有效措施,把对知识掌握的关注转变为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关注,把促进学生的发展落到实处,让新课程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6.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命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符合学生的实际并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重视学习过程的积累。减少机械性记忆内容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理解、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最基本的学习能力。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对《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等相关文件的学习,加强课堂中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高层级的认知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reports on an attempt to investigate Turkish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terest in science by using their self-generated questions. We investigated students’ interest in science by analyzing 1704 self-generated science-related questions. Among them, 826 questions were submitted to a popular science magazine called Science and Children. Such a self-selected sample may represent a group of students who have a higher level of motivation to seek sources of information outside their formal education and have more access to resources than the students of low social classes.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739 students were asked to write a question that they wanted to learn from a scientist and as a result 878 questions were gathered. Those students were selected from 13 different schools at 9 cities in Turkey. These schools were selected to represent a mixture of socioeconomic areas and also to cover different students’ profile. Students’ questions were classified into two main categories: the field of interest and the cognitive level of the question. The results point to the popularity of biology, astrophysics, nature of scientific inquiry, technology and physics over other science areas, as well as indicating a difference in interest according to gender, grade level and the setting in which the questions were asked. However,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only considering questions submitted to inform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such as popular science magazines or Ask-A-Scientist Internet sites has limitations and deficiencies. Other methodologies of data collection also need to be considered in designing teaching and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to meet students’ needs and interest. The findings from our study tend to challenge existing thinking from other studies. Our results show that self-generated questions asked in an informal and a formal setting have different patterns. Some aspects of students’ self-generated question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science curriculum reform and teaching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8.
素描作为我国高校美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意识、造型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传统形式上的素描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相脱节,某些教学方法和认识具有片面性,与现今的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不相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创新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的新时期,素描课应该以人为本,结合学生心理,以努力挖掘学生潜力、积极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学生审美能力为主旨,课程改革应该契合学生实际,注重知识纵横渗透,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9.
2010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全国卷第40题引发了广泛的热议,灵活的考查纬度也对未来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围绕以40题的解答为线索展开了对此题考查纬度和应答技巧的探究,并针对此类考查提出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提升综合能力的改进建议: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联系和迁移,从读死书转化为活用书;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对学生推理论证能力、符合历史学科特点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归纳整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多维历史联想"能力的培养;唤醒学生探究意识和对答案自我生成的信心,并以超前思维为学生适当引领学术意识,从而将新课程对历史教学的要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精心设置问题情境,采用启发式教学,是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推进素质教育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