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适留美7载,人在美国时却以首倡白话文在国内名声大噪,但据曾在胡适家中住过的石原皋说,真正使胡适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还是以这本《中国哲学史大纲》打下基础”。可见,胡适是以《中国哲学史大纲》为基点,在自己的专业学术领域内建立了稳固的地位,但这也并不预示着《大纲》及其所应用的实验主义方法在民国学术界的尝试是一次成功的范例,因为在褒扬声的背后诸多学者也发表了对其不同的看法,尤其是有些学者的质疑和批评声还相当激烈。  相似文献   

2.
汤用彤学术交往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一介 《中国文化》2004,(21):145-153
汤用彤与胡适。在《胡适日记》中多处记有胡适先生与用彤先生之来往,我在《汤用彤与胡适(一)(二)》(刊于《中国哲学史》杂志,2002年第四期)中用了一部分,这里对未录部分再补录于下,并作些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3.
《弘明集》《广弘明集》评介□薛志清《弘明集》、《广弘明集》是研究中国佛教哲学史的重要资料。《弘明集》的作者是南朝齐梁时人僧佑(445-518年)。僧佑系今江苏人,俗姓俞,14岁出家。他勤奋好学,“竭思钻求,无懈昏晓,遂大精律部,有迈先哲。”他先后拜法...  相似文献   

4.
《明经胡氏》的由来及其发展足迹黄启昌1918年8月,蔡元培先生在为胡适写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作序时称,胡适生于世传汉学的绩溪胡氏,禀有汉学的遗传性。胡适对此没有否认。不料由此引起一场公案,人们怀疑胡适并非绩溪胡氏后裔,而是绩溪"明经胡氏"的后...  相似文献   

5.
中华学人     
姜国柱教授简介姜国柱1938年4月生,辽宁省盖州市人。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哲学硕士。从事中国哲学史教育研究工作34年。现任国防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人学学会理事,《国际汉...  相似文献   

6.
191 9年 2月 ,胡适发表《中国哲学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其导言说 :“我们今日的学术思想 ,有两个大源头 :一方面是汉学家传给我们的古书 ;一方面是西洋的新旧学说。这两大潮流汇合以后 ,中国若不能产生一种中国的新哲学 ,那就真是辜负了这个好机会了。”此书便是抓住这个好机会而得到的成果。面对这本用现代的观点和方法重新整理、分析古代思想遗产的书 ,学术界反应强烈 ,该书一版再版 ,到 1 992年已出第八版。这本书是中国哲学史的开山之作 ,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一、理解“中国哲学”在中国古典文献中有“哲”字 ,也…  相似文献   

7.
《老子》中道论罗炽老子以其道德论而成为春秋末期道家学派的开山祖。其所著《老子》亦因之成为千古不朽的哲理诗。《老子》是一部箴言录,其八十一章不相连属。全书以"中道"一以贯之。老子的道论,作为先秦哲学史上发展的一个重要圆圈,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对于中华民...  相似文献   

8.
张波 《华夏文化》2008,(2):62-64
张岂之教授主编,刘学智教授副主编,由十位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古籍文献等领域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分撰的《中国学术思想编年》,历经八年,于2006年10月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丛书共分六卷,包括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元卷、明清卷,  相似文献   

9.
一、就“易”一名三义论“乾坤”中的辩证法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易便是变易的易”,是《易经》中三个基本观念(易、象、辞)之一。这显然把:“易”简单化了,一个“易”字本身就是辩证法。郑玄作《易赞》及《易论》提出“易”一名而含“易简”、“变易”、“不易”三义的说法(孔颖达《周易正义》卷首),  相似文献   

10.
2002年4月18日至21日,全国各地近五十名中国哲学史研究专家聚集在江西井冈山,参加由中国哲学史学会、南昌大学和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发起举办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2月5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研讨会”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举行。这次研讨会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成都日报社评论部、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联合举办。来自理论、教育、文化、新闻界的专家学者共约80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围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2.
嵇文甫是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辑录考释了嵇文甫四篇佚文——《知识分子的自我改造》《对日抗战与三民主义》《我们要学习宋鈃》《君子之道》。这些佚文从侧面反映出了嵇文甫作为一位马克思主义学者在抗战风云中的文化选择和责任担当,是对三十年前出版的《嵇文甫文集》的一次拾遗补缺。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构成,世人多以儒释道三教称之。例如,陈寅恪先生(1890—1969)1933年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三》中仍说:“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但是,  相似文献   

14.
姜辉 《华夏文化》2016,(2):53-54
正张载是宋明理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其思想体系的完备和周密,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并不多见。他在讲学期间,于书房东西二牖各铭一文,东一则曰《砭愚》,西一则曰《订顽》,后经程颐提议,更名为《东铭》和《西铭》。此"二铭"被置于张载著作《正蒙》的末篇《乾称》的首尾,成为此篇的一部分。《西铭》言辞简要,意蕴广大,全文仅仅二百五十三字,却作为张载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辩证法大师,在世界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一生著述颇丰,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里,他提到了中国的孔子和老子.值得注意的是,他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描述为一种道德教训,认为其中并没有什么真理性的东西.但对于道家哲学特别是老子则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并竭力发挥其中的辩证法因素,这为我们更好地理解...  相似文献   

16.
最近,由四川师范大学首席教授、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会长蔡方鹿先生主持并独立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经学与宋明理学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4XZX001)正式出版(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版).其结项鉴定等级为“优秀”.该成果以专著的形式呈现,最终书名亦是《中国经学与宋明理学研究》,凡135万字.并人选2010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批准号为:10KZX003).  相似文献   

17.
哲学上的认识论研究致力于探索知识的起源、知识的性质和范围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等问题。《庄子》内七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和《应帝王》纵横捭阖 ,展示了一个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哲学思辨的空间 ,而其中体现的认识论思想对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更是价值不菲。我们现在将就《庄子》内篇讨论一下庄子关于知识层次的划分。庄子首先明确区分感觉、知觉、直觉所导致的认识论的不同层次 ,并认为直觉的层次最高。《人间世》中 ,颜回问仲尼 ,什么是心斋 ?仲尼回答说 :“若一志 ,无听…  相似文献   

18.
2005年6月4日至6日,"中国哲学史学会2005年年会暨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学术研讨会在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哲学史学会、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主办,西北政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协办.  相似文献   

19.
"道"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核心概念,历代思想家对其论述极多.而《老子》中对"道"的讨论,可以说是首开先河.陈鼓应认为:"老子之前的思想家关注的问题多停留在人伦物理的层面上,到老聃的出现才将思想视野从'物'的世界提升到'道'的领域"(陈鼓应:《论道与物关系问题(上)——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条主线》,载《哲学动态》2005年第7期).但正如《老子》书中所言: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十四章),(本书所引用《老子》原文均以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为准.),人们对于道既看不见、听不见又摸不着.  相似文献   

20.
沈云 《华夏文化》2021,(4):5-10
今本《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易经》是一本占筮之书,主要内容包括卦名,卦象,卦辞和爻辞.《易传》是战国以来形成的解释《易经》的著作,总共有七种十篇.通过《易传》的解释,原本的占筮之书呈现出了哲理化的倾向.《系辞》是《易传》中的重要一篇,其主要内容是通论《周易》和筮法的大义,解释时并非逐句分析《周易》经文,因此与其他篇目相比较更有哲理性,在易学史和哲学史上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