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语文教学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首先,是对语文课思想教育的内容如何理解。我认为语文课中的思想教育内容是相当丰富广泛的。有一类课文,如《刘胡兰》、《八角楼》、《周总理的睡衣》等,明显地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而且必须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把教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和进行思想教育统一起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文课的思想教育不是千巴巴的空洞说教,学生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产生强烈的隋绪活动时,才会受到熏陶感染,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增强感染效果?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一门极具思想和情感内涵的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由语文课的本质决定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动、净化,从而达到提高文学素养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里各种功课共同的任务。但是因为语文教材能够形象地反映生活各个方面,最容易联系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影响学生各方面的道德品质,而且语文课在整个教学中所占时间最多,所以语文课更应担负起贯彻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重要的任务。对於在语文教学中贯彻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问题,还有些教师的认识和做法是片面的。如有的教师认为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教学生识字,因此,只要学生会认会讲会写生字,会读会讲课文,就算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了,也有的教师认为语文课是贯彻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听说读写训练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再次强调了文道的结合。当前,德育的重要性和 必要性已不再被忽视,但如何真正上出语文课中“道”的特色,仍是值得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统一,是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中国自古就有“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以明道”的说法,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所谓”文道统一”的传统。《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举国上下大力加强社去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充分发挥语文课这一有利阵地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语文学科肩负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光荣职责。 下面,就初中语文课如何把握思想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谈谈自己的认识。 对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的分析和归纳,语文课的思想教育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遵循这一原则,通过祖国语言的教学向学生传道,结合授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职责。那么,究竟如何在语文的授业中进行传道呢?这确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逐步摸索出一条渗透的路子,即以思想教育为中心,以情感教育为线索的三步教学法(或称情感教学  相似文献   

8.
张丹 《时代教育》2010,(6):134-134
语文教育教学是高职院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中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特征,同时语文课教育教学又包含文化性特征.我国高职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职业人才,因此语文基础知识教育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本文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语文课教学特征,就如何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语文课教育教学水平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肩负着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任务,“言为心声”.“文以载道”是语文教材的自身特点。这一特点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渗透在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德智两方面均得到发展。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呢?  相似文献   

10.
如何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是语文教师需要探讨的课题之一。通过几年语文课教学的实践,我以为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效果比较好。一、在讲解字、词、句和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在语文课教学中,我坚持把语文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教“国”字时,不仅浅显易懂地讲解“国”的意思,还引导学生组成了“中国”。“国旗”、“国徽”、“国家”……许多词语,又用这些词语练习口头说话…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中的德育是教学目的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利用好现行语文教材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呢?这一问题是当前语文教学实际中值得深入探讨的。我们通过研究现行语文教材的内容,编排体例以及教学实践活动,认为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也应与语文单元教学目标、教材单元体例相协调、相统一,形成单元化。使教师在语文单元教学中有明确指导思想,使学生在语文单元学习中得到鲜明、突出、相对集中的思想教育。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从思想意义上看,一篇文章之中常常可多角度地选择思想教育内容。例如,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是一门极具思想与情感内涵的工具.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育.是由语文课的本质所决定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情感教学风格.在教学内容上渗透和体现情感教育,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动、净化。从而达到提高文学修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功效。因此说,“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美育"是中职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如何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水平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本文将从教学实践层面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元素,探索语文课堂中的美育策略,以期对中职语文课改的深入开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一门政治性和思想性较强的学科,充分发挥语文课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中华民族历来有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它是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教育青年学生继承并发扬艰苦朴素、艰苦奋斗的精神,自觉地把自己锻炼成为不怕吃苦、坚韧不拔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非常必要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思想教育必须根据语文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在语文课中是这样做的。一、结合讲读课对学生进行艰苦朴素的教育。如讲《送东阳马生序》,我首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一段,接着提出如下思考题,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在课堂上,怎样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最紧要的问题。在语文课教学大纲中规定,语文素质教育包括思想素质、思维素质、语言素质和心理素质。语文课教师应以这些方面的素质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教学实际,在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的全面训练方面有一些粗浅的认识。 以优秀文学作品内涵感染学生,使之树立正确人生观,达到思想素质的教育目的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均是引导学生在学习鉴赏的同时学会做人。说文学是人学,可以在课文讲谈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教学中有机渗透思想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带着情感去学,同时指导学生朗诵复述或排演课本剧,这样有助于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角色,在体验作品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点滴体会王青梅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既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思维能力,还要进行思想教育。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兼顾的面很多,如何把握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好每堂语文课,是我们一直探索的。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我...  相似文献   

17.
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课程,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上好语文课是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一步.现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出发,对如何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进行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18.
邵巧敏 《小学生》2013,(2):13-13
加强对中小学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渠道很多,除思想品德课这一主渠道,学科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渗透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初中语文课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更为有效。那么,语文教学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有什么关系?据笔者的教学体会,语文不是政治课,它是以使初中学生通过训练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根本宗旨的。另一  相似文献   

19.
充分发挥语文课的德育功能必须依据学科特点,遵循德育规律,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一)遵循“文道结合”的原则,渗透思想教育。所谓“文道结合”,就是语文知识技能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这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原则。语文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课文的特点,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读写训练又必须以正确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情操、审美情操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而如何着力培养学生美的感受力,美的欣赏力,美的表达力——寓美育、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为培养“四有”人才服务,是值得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主要是通过下列途径,努力达到上述目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