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等生     
女儿的班里总共有五十个人,而每次考试,女儿都排名中间,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丈夫看到一则九岁孩子上大学的报道,很受伤地问女儿:“孩子,.你怎么就不是个神童呢?”女儿说:“因为你不是神父啊。”丈夫无言以对,我不禁笑出声来。  相似文献   

2.
中等生     
<正>女儿的班里总共有50个人,而每次考试,女儿都排名中间,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丈夫看到一则9岁孩子上大学的报道,很受伤地问女儿:"孩子,你怎么就不是个神童呢?"女儿说:"因为你不是神父啊。"中秋节,亲友相聚。众人的话题渐渐转向各家的儿女,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连那个四岁半的女孩,也会说将来要做央视的主持人,赢得一阵赞叹。12岁的女儿在众人  相似文献   

3.
正申女士和丈夫都有着一份不错的工作,家境非常殷实。她怕女儿在这样的环境中被宠坏了,就骗孩子说"你不是亲生的,你妈早死了"。此后,女儿变得十分独立,学习成绩突飞猛进,骄娇之气消失殆尽,等到女儿成家立业、事业有成,她才告诉女儿实情。(9月11日《沈阳晚报》)  相似文献   

4.
我的丈夫是个军人,教育孩子的任务当然就落到我一个人头上。尽管我没有太多的时间用于教育女儿,但我知道如果教育方法不当,那就会影响女儿的健康成长。因此,我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精神和动手习惯。现在,我女儿2周岁了,人见人夸。邻居常发出感叹:“我家两个人教一个小孩,还不如你一个人教出来的小孩好。”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妈妈在洗衣,孩子也要洗,妈妈怕孩子弄湿衣服,不让洗,越不让,孩子越  相似文献   

5.
有一位女教师,她的丈夫很多年前就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了,她一个人养育着三个女儿,并且三个女儿在同一年通过了博士生考试,成了当地的爆炸性新闻。这位单身母亲是如何培养出三个出类拔萃的女儿的呢?在一次采访中,她向记者透露了她教子的秘诀:善待孩子的高度,不要指望孩子都和你的见识一样!接着,她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十多年以前,她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有一天,她看到了女儿的一张绘画作品。当时,她一下子就怔住了。孩子应该总是充满想象的。可是,在她女儿的一幅名为《陪  相似文献   

6.
女儿做生意     
女儿今年8岁,小名贝贝,这孩子生性顽皮,你不让她做的事他偏爱做。一天,我和丈夫下班回来,发现小区里的孩子们异常兴奋,其中一个认识我的孩子跑过来跟我说:“阿姨!贝贝在那儿卖气球。”当时丈夫很生气要过去把女儿揪回来,我说不妨让她干干,我们看结果如何。我和丈夫先回家了,做好饭等了好久不见女儿回来,在小区里找了一圈也没有踪影,很是焦急。于是丈夫到小区外面去找。不知什么时候我听见门开了,急忙跑出去看,只有丈夫一个人回来,我问:“找到贝贝了没有?”他说找到了,原来女儿到别的小区去卖气球了。包括我们认识的朋友还有小区商店那里都堆…  相似文献   

7.
黄淑文 《生活教育》2014,(13):32-33
正有一天女儿放学回家,居然跟我说,她的同学很羡慕,希望可以当我们家的小孩,又自由又开心。我反问女儿:"你呢?如果有来生,你还要不要再当妈妈的孩子?"女儿调皮地扑向我,哈哈大笑说:"下辈子当然还要当妈妈的女儿啊!因为妈妈总是听我说而不是要我听妈妈的话。"你给出的爱,孩子了解吗?我想,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为什么有些父母给出的爱却让孩子拒于千里之外呢?有些父母是不是急于给出自己想给的,而忘记聆听孩子真正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小幽默     
各得其所“你怎么又把刚领的独生子女费买烟了?也不为孩子想想!”“谁说我不为孩子着想,他玩的烟盒是哪来的?”无所谓丈夫从托儿所把孩子接回家。妻子一看,说:“亲爱的,这不是我们的孩子。”丈夫仔细一看,果然不是。他说:“孩子是抱错了,不过无所谓,反正星期一还要送回去。”  相似文献   

9.
乔38岁以前的生活是快乐的,她为喜欢孩子的丈夫生了三个儿子和六个女儿.然而,世无定事,乔的丈夫在她38岁那年的春天突然去世了.乔不得不独自承担起一个拥有九个孩子的家. 乔很快从失去丈夫的悲痛中走了出来,同时,她也这样要求她的孩子们:"我不希望你们哭泣.我们要像你们的父亲没离开时那样好好地生活.谁要看你流泪呢?"从此,乔带领孩子们共同撑起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家.  相似文献   

10.
大姐:你好。这两天看书,有一段话很有启发,特抄录下来与你共勉:你的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他们只是他们自己所追求的生活的儿子或女儿;  相似文献   

11.
一次,于丹在中央电视台录制完《论语》后,天色已晚,节目组导演说,大家就不要走了,晚上在一起吃个饭,还有个领导来陪同。于丹听了,匆匆卸下妆,说:"我不能在这吃晚饭了,我还要回去陪孩子吃晚饭。"导演疑惑地问:"你女儿不是有你母亲带吗?怎么还要你陪孩子吃饭?"  相似文献   

12.
场小小的友谊赛,不仅让我们达到了使孩子热爱运动的目的,而且还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女儿是个二年级的小学生,平时学习好,绘画也不错,而且还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可就是不爱运动。我和丈夫费了好些脑筋,可总是见效不大。不曾想偶尔的一次谈话,却让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女儿:“妈妈,如果孩子长得不像妈妈该多好。”我:“为什么?”女儿:“因为你太胖,你看你的腿那么粗,一点儿也不好看,我可不愿像你。”我不禁愕然,而且从心底里升起一股自卑感,自己的女儿竟然不愿像我!我非常沮丧,旁边的丈夫却乐了:“那好啊,…  相似文献   

13.
拒绝奢侈     
正手里的压岁钱多了,很多孩子就会对金钱毫不珍惜。我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父亲带着女儿到药店买药,父亲想锻炼一下女儿,让孩子自己去买药。很快,女儿回来了,父亲却发现女儿没有拿药店老板找给女儿的一毛钱。父亲让女儿把钱拿回来,女儿觉得丢脸所以不肯,父亲很生气。回家之后,父亲对女儿说:"我们不是大款,就算是真正的有钱人,他们也知道赚钱辛苦,绝对不会无视一毛钱的。再说了,如果你在银行有999.9元钱,你要取1000元,人家会给你吗?"女儿听后默默不语。  相似文献   

14.
    
耿莉 《幼儿教育》2002,(5):30-30
妈妈领着她的小女儿在山路上散步。女儿说:“妈妈你看!蒲公英妈妈的孩子在飞,还戴着小降落伞。蒲公英妈妈不要他了吗?”妈妈说:“不是。蒲公英的孩子要去旅行,去认识河流,去认识瀑布,去认识山,去认识树……”女儿说:“妈妈你看!树叶宝宝从树枝上飞了下来,大树妈妈不要她了吗?”妈妈说:“不是。树叶宝宝要去给小蚂蚁当船,给小甲虫当伞,给小蚂蚱当屋……”  相似文献   

15.
案例一:“我的孩子怎么会这样?”——分析孩子,剖析家长“刘老师,不知今天你有没有时间,我一定要与你谈一谈。”收到一条短信,是小黎的妈妈发的,语气的坚决令我有些吃惊:刚刚上完家长接待课,是不是对我的工作有什么不满?原来,每学期的家长接待课都由小黎的妈妈参加,今年小黎很想爸爸去,爸爸也答应了。但接待课回来后,爸爸对她的表现非常不满意:举手不是很积极,几次都犹犹豫豫的,手放到耳边,再慢慢地举起来,要么就是手放到了耳边很快又放下去了。我的女儿怎么会怎样?什么都怕,以后不是会被人欺负吗?在爸爸的责怪中,一向乖巧的女儿哭得泪人儿似的。妈妈也心疼了,虽然一直都相信女儿很优秀,也经常有小朋友的妈妈称赞女儿,但她也认为,我们两夫妇都是争强好胜的人,什么都不怕,为什么女儿会这样呢?背景介绍:小黎的爸爸是私企老板,事业颇为成功,妈妈却没有像许多妻子一样做全职太太,或者帮助丈夫打理工厂,而是在外企打拼,成为了高级职员。两人白手起家,依靠个人奋斗取得成功,他们觉得自己必须坚强才能不被人歧视、欺负。情况分析:小黎是数学科代表、班干部,学习成绩与个人表现在班级中都是数一数二的。为什么你以前一直对女儿有信心,而现在听丈夫一说,也觉得他的话颇...  相似文献   

16.
一日,丈夫拉开抽屉想拿他放在里面的100元钱,却发现钱不翼而飞了。“你拿抽屉里的钱了吗?”丈夫问。我忙着自己的事,头也不抬地说“:没有。”这时,丈夫发现坐在一边的女儿一声不吭,神情紧张地望着他,就问:“你拿了没有?”女儿还是不说话。我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头了,联想起自己刚给女儿买了一个漂亮的小钱包,女儿会不会把钱装进自己的小钱包里了呢?于是我抬起头,看着女儿的眼睛问“:你说拿了还是没拿,爸爸不会说你,但你得告诉爸爸,你看爸爸找不到钱,多着急呀!”女儿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此时丈夫也看到了女儿抽屉里崭新的小钱包,他拿起来看了…  相似文献   

17.
我和女儿     
女儿笑笑已经三周岁了。看着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事的女儿,做母亲的心里是那样甜蜜、欣慰。一、当孩子受欺负时女儿刚满2周岁就进了幼儿园小班。进园第一天傍晚,我去接女儿时,发现孩子白嫩的脸上有两个大牙齿印,紫紫的,肿肿的。望着女儿可怜兮兮的样子,我心痛极了,也气愤极了,不顾老师的解释,当即拽过那个咬笑笑的孩子好一顿教训,尔后抱着女儿扬长而去。回到家中,我把在幼儿园发生的事告诉了丈夫,丈夫虽也心痛女儿,可对我的做法却不以为然。他说:“孩子进入集体生活,发生这种事是难免的,孩子今天吵过、打过,明天又和好如初了,我们做父母的大  相似文献   

18.
乔38岁以前的生活是快乐的,她为喜欢孩子的丈夫生了三个儿子和六个女儿。然而,世无定事,乔的丈夫在她38岁那年的春天突然去世了。乔不得不独自承担起一个拥有九个孩子的家。 乔很快从失去丈夫的悲痛中  相似文献   

19.
母爱觉醒     
被遗弃的女人在医院里,任嫦霞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但她丈夫希望有个儿子。因为女儿的出生,让任嫦霞和丈夫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吵架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当孩子两岁时,任嫦霞在家庭矛盾的刺激下精神越来越脆弱,有时在和丈夫的吵架中背过气去,有时哭、有时笑,情绪反复无常。丈夫带她去精神病院检查,大夫建议她住院治疗。在3年时间,她进了3次精神病院。她丈夫接受不了这个现实,1990年2月,丈夫终于弃她而去。任嫦霞独自承担起抚养两个女儿的重任。女儿张红、张丽只有5岁。任嫦霞走出精神病院后,她的母爱觉醒了:她下定决心,面对生活的困境,一定…  相似文献   

20.
一位妈妈向我咨询:"女儿不听话,打他表弟.不知如何应对女儿的暴脾气." 经了解,详细的事件是这样的: 孩子的爸爸有抽烟的习惯,这位妈妈对抽烟特别反感,因为丈夫抽烟,两人没少吵架.平时她对丈夫监管特别严,但是丈夫还是偷偷地吸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