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算法“多样化”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算法“优化”的本质是促进学生对算法本质的理解,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因此,算法教学既要教算法的“多样化”,也要教算法的“优化”。算法教学可以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创设问题情境(应用)———鼓励算法的“多样化”———组织讨论和交流(算理教学)———优化算法———应用。  相似文献   

2.
《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鼓励算法多样化”。这一教学建议已被广大教师普遍接受。算法多样化之后要不要优化?如何优化?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教师。有些教师认为:“如果对多样化的算法进行优化,就谈不上算法多样化。”似乎多样化与优化是矛盾的。然而,“多中择优,择优而用”的思想方法,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3.
余颖 《江苏教育》2006,(10B):25-25
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们对“箅法多样化”的认识经历了不断加深理解、不断实践创新的过程。从一开始盲目追求算法多样化,甚至为了“多样”而多样,到后来经过教学实践检验.认为算法多样化是过程、是前奏,在多样算法的基础上进行甄别、比较、筛选后。帮助学生优化自身的算法才是计箅教学的理想状况。至此,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之间的纷争似乎已尘埃落定。但是,在追求优化的过程中,我们是否还有些误区需要澄清,还有些做法有待商榷呢?以下两个案例引发了笔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之一。作为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的老师,经过一年的课改实验,尤其感受到了这一点。一些教辅期刊刊出的“算法多样化是否多多益善”和“也谈算法多样化”等文章都对“算法多样化”进行了探讨,感受颇深,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鼓励算法多样化,还需优化吗?对于算法多样化很多老师认为:既然要提倡算法多样化,就无需优化,如果对算法进行了优化,那还谈得上多样化吗?对此,我认为应该辩证地去看,我的理解是:1.自主探究,算法个性化。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计算教学中,新课程倡导算法多样化。在实践由,算法多样化存在两种倾向一是盲目求“异”,为“多样化”而“多样化”:二是鼓励“自由化”.你喜欢怎么算就怎么算。究竟算法多样化的初衷和归宿是什么呢?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要不要算法的优化呢?教师中困惑的还不少。  相似文献   

6.
自《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颁布实施以来,老师们对《标准》中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目标中所提出的“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标准》第12页)经历了不断加深理解、不断实践创新的过程。从一开始的盲目追求算法多样化,甚至为了“多样”而多样,到后来经过教学实践检验,认为算法多样化是过程、是前奏,在多样算法的基础上进行甄别、比较、筛选,进而帮助学生优化自身的算法才是计算教学的理想选择。至此,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之间的纷争似乎已尘埃落定。但是,在追求优化的过程中,我们是否还有些误区有待澄清?还有些做法有待商榷呢?以下几个案例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陈建洪 《陕西教育》2007,(11):20-21
计算数学中,新课程倡导“算法多样化”。在实践中,教师已经普遍能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运算方法,并自我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但又带来了两种倾向,一是盲目求“异”,为“多样化”而“多样化”;二是鼓励“自由化”,你喜欢怎么算就怎么算。究竟算法多样化的初衷和归宿是什么呢?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要不要算法的优化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案例:最近我听了一节“整数乘小数”的公开课,教者把计算融入生活,让学生自主探索,感受算法多样化,的确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教者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探索出众多的算法后,在没有进行优化的情况下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9.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它倡导教育的“人性化”,“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一理念的先进性和正确性毋庸置疑。与此同时,在教学实践与研究中,算法多样化与优化也是讨论的热点。广大教师普遍有这样的担心和疑问:算法多样化展开容易,收敛难。什么时候进行优化?什么情况下进行优化?怎样进行优化?下面我就《9加几》一课的几种优化的处理方式进行对比与反思。教师A呈现多种算法后,问:你喜欢哪种计算方法?喜欢第一种的请举手(教师统计),喜欢第二种的呢?师:看来喜欢…  相似文献   

10.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计算教学的亮点。这满足了课堂中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承载着“要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神圣使命,其优点显而易见。但当人们对数学多样化趋之若鹜、纷纷仿效之时,我们应该冷静思考: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优化性,数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算法多样化不应该停留于此,算法优化才是它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1.
口算是小学“数与计算”教学板块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进行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实施新课程以来,一些教师由于对口算教学存在“虚化”现象,导致小学生的口算速度下降,口算正确率偏低。教学实践表明,小学生口算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他们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优化口算教学,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势在必行。其实,影响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关键是他们对算法的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教师要以“算法”为突破口,让学生经历算法抽象与算法优化的过程,这样才能让口算教学更高效。  相似文献   

12.
<正>“优化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算法优化、解决问题策略优化和典型优化问题的教学,引导学生多层次体验“多中选优”,强化学生的优化思想,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形成利用优化思想改善生活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蔡乐毅 《考试周刊》2009,(18):130-132
在分布式操作系统中,存在一个“协调者”的进程。当该进程发生停止工作后需要产生一个新的“协调者”,新的协调者的产生过程称之为选举过程,该过程的一个基本算法就是欺负算法,但是利用基本的欺负算法做选举过程时需要进行大量的消息传递,这就可能会导致系统整体性能降低。这里对基本欺负算法进行仔细分析,并在分析参考了其他的一些相关优化措施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算法,它利用了贪心算法的策略对基本的欺负算法做了一定的优化,改善了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算理和建构算法是计算教学的核心.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操作表征”“图像表征”和“符号表征”,优化算理教学,促进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让学生抵达理法融通的计算之境.  相似文献   

15.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思考性的必然反映 ,它的本质在于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它所提倡的就是一种探索、一种思维的创新。面对新教材中出现的“算法多样化” ,老师该怎么理解、怎么处理呢 ?就此 ,笔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没有“个性化”就没有“多样化”在传统教材中 ,对“数的运算”无所谓算法多样化 ,往往强调的只是一种编者主观认为最优或较优的算法。比如 :计算“9+ 3 =□”时 ,便选用被一贯认为是最好方法的“凑十法”(9+ 3 =9+ 1+ 2 =12 )。因此 ,教材中呈现出的也就仅有此法 ,而无它法 ,学生也自然地、被动地“接受”这种教材(或教…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问题中的“问题”是指“对人具有智力挑战特征的,没有现成的直接方法、程序或算法的问题情境”,它的突出特征是障碍性和探究性。  相似文献   

17.
自《数学课程标准》颁布以来,“算法多样化”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热点议题之一。最初,争论的焦点在:算法是否应该提倡多样化?提倡多样化后还需不需要再优化?这两个问题,经过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教育专家的反复论证,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之后,讨论的焦点便集中于:多样化的算法何时优化,怎样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研讨,现在教育界就此问题达成的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应视思维层次而定。不同思维层次的算法应该提倡优化,而且必须优化;同一思维层次的算法,不可能优化也无需优化。同一思维层次的算法就无需优化?对此,笔者不以为然。下面结合《异分母…  相似文献   

18.
智能化媒体时代,算法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已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话语内容和话语空间发展的新变量。算法技术的“权利规训”“黑箱效应”“精准细分”,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必须通过话语主体素养提升、算法技术源头优化、算法技术保障规制,实现对算法技术的引领和驯化,助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精准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在新课程实验教学中,广大教师积极贯彻了这一理念,给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自己的算法,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地位。但是,由于对“算法多样化”缺乏正确的理解,在教学中也产生许多疑问:“算法多样化”是不是让学生掌握多种算法?“算法多样化”要不要给学生指出合理算法?“算法多样化”下,那些没有发现算法的学生怎么办?本人结合对…  相似文献   

20.
廖创英 《师道》2013,(10):18-19
数与计算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随着新课程进一步实施,面对理念的更新。教材的改版和变化,老师们在计算教学时,出现了很多教学的误区:重视“情景创设”而忽略了“计算味”:重视“算法的掌握”而忽略了“算理的教学”:追求算法“多样化”而忽略了“优化”:重视“知识应用”而忽视了“计算技能熟练”:重视“知识的建构”而忽略了“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