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一名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上小学、初中时也喜欢捣弄个小玩意,时常做个小玩具啦什么的。像其他天真的孩子一样,那时也曾梦想长大了做个发明家。然而,梦总归是梦,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到儿时的梦想离我越来越遥远。5年前我有幸遇上了《发明与革新》。我如饥似渴地阅读每一期《发明与革新》的丰富内容,充分吮吸着书中的营养,五年从未间断过。同时还从《发明与革新》杂志社邮购了《发明诀窍一百招》、《创造学与创造性经营》、《创造工程学基础》等众多书籍。理论上的充实,又渐渐唤起了我儿时梦想发明创造的冲动。从此我按书中所授,…  相似文献   

2.
贵刊引我走上发明路3年前,我在同事那里偶然见到一木《发明与革新》,当时的随手一翻,竟使我成了贵刊忠实的订户和学生。其实当时只是觉得有意思,不敢想象自己会去搞什么发明创造。但是慢慢地我变了,我这个毕业于大学数学系、从教十余年的中师教师竟然喜欢起修自行车...  相似文献   

3.
朋友之间──我与《发明与革新》攀登编者按:本文是作者参加交通大学作文竞赛的习作,评审老师的评语是:“该文把《发明与革新》杂志当作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并以自己成功的经历表达了对这份杂志的深切情感,最后以自然的笔调将这位朋友推荐给交大的其他同学。文...  相似文献   

4.
好一把宝刀──《发明与革新》营口市刘蔚荣刊物是什么?有人说它是知识的宝库,有人说它是消闲的工具,也有人认为它象大杂烩,没有什么用处。据我看,刊物就象一个兵器库。如果你问在这个兵器库里,哪一件我最热爱,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发明与革新》。《发明与革新》...  相似文献   

5.
《发明与革新》2011,(6):55-55
我是一名幸运者,从1984年《发明与革新》(现为《发明与创新》)杂志创刊开始,这本杂志就一直伴随着我。  相似文献   

6.
发明与我     
没上小学之前,我就开始帮家里干活了,这使我变得心灵手巧起来。小学五年级时,家里买了自行车,不久我就能骑着自行车上学了。车坏了自己修,直到修好为止。这培养了动手能力,更使我对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致于后来在大学可以轻而易举地拿下机械方面的课程。在学校里,有时听老师讲爱迪生的故事,心也痒痒的,但当时学校条件太差没有课外书,又没有辅导老师,不知从何做起和应该怎么做,只觉发明离我太遥远了。上大学后,随着视野的开阔,知识面的扩展,我对发明又多了一份了解。有一次,一位校发明协会的朋友聊起发明的话题,我那埋藏了多年的发明意识象火山一样也被激活了,弄得我几夜失眠。在那位朋友的介绍下,首先认识了《发明与革新》。在那几个礼拜,我整天都泡在阅览室里,把一本本《发明与革新》找出来,从第一本的第一页看到最后一本的最后一页。看到一些创造技法和别人的发明,再想想现实中的问题,令我兴奋不已的灵感不断地闪现。有时为了给一个问题找到好的解决方法竟想好几天,甚至做梦都在想。灵感固然好,  相似文献   

7.
我的一家与《发明与革新》我们县是全国贫困县之一,经济、文化、交通、教育等非常落后,从事业余发明创造的人也屈指可数。过去我曾尝试过搞发明革新,但由于缺乏发明革新知识和信息闭塞,我在发明革新这个神秘的领域里一直盲目徘徊,几经努力但均无成效。一个偶然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读作编     
《发明与革新》带给我巨大的鼓励彭雄宏国防科技大学我是《发明与革新》的忠实读者,现在在国防科技大学读博士研究生。自从我1995年初接触到《发明与本新》杂志,就立刻被其中的文章所吸引。它提醒了我注意身边的任何事物所蕴含的人类已做出的创造性,它后达了我从一种新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这种能力——创造性能力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能力之在很小的时候。我就被称为“败家子”,原因是家里的闹钟、应外、收音机、许多销具都被我拆坏了,那是因为好奇心驱使我尝试用自己的双手和眼睛去了解、去观察这个世界.可是,随着年龄…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位中学教师,几年来与贵刊结下了不解之缘,贵刊的许多栏目对我们教育工作有许多深刻的启示和帮助,使我们站得更高,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同时,也带动了师生们对小发明的思维与追求。本人在贵刊的影响下,搞了几项小发明,有的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批准授予专利证书,有的正在审查之中。我感谢《发明与革新》帮助我走向成功。《发明与革新》助我成功@劢天德  相似文献   

10.
愿你──《发明与革新》伴我一生肖逸生业余时间,我总喜欢翻阅报刊。记得1987年在翻阅报刊目录时,看到其中有一份叫做《发明与革新》的刊物,忽地想起不久前在填写技术职称申报表时的一幕,表中有一栏“你有何发明创造?”我因为不懂发明创造,从未涉足发明创造而只...  相似文献   

11.
《发明与革新》2011,(2):55-55
我是来自河南西峡县公路局一位读者。从1987年第一期订阅《发明与革新》杂志至今,二十余年未从未间断。在我生病或是精神压力大的时候,是杂志给了我力量。  相似文献   

12.
《发明与革新》创刊之时,单位即订阅,尤其从上面见到刊登的上海科技报1984年举办的小发明竞赛的获奖名单,倍感亲切,因为其中有我。以后单位不订了,我一直自费订阅,阅读每期大部分文章,潜移默化,受益非浅,如航标一样,指引我走过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时期的发明之路。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成功之秘──寄语《发明与革新》北京魏发辰《发明与革新》杂志在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中诞生.又经市场经济大浪的洗礼.今天以全国优秀期刊的面貌,迎来了她的创刊10周年。许多期刊杂志经不起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纷纷天折。而《发明与革新》却一枝独秀,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我正在茫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看到了一本《发明与革新》杂志。我想,一个多月的辛劳该有个结果了。今年2月22日,《成都商报》刊登一篇文章,介绍一位姓董的近视患者在上大学时自己摸索出一套近视眼自疗方法———保健操。因为我的女儿也是近视眼,我与他取得了联系,他给了我一个资料———五节保健操文字说明,但由于文字表述不清,无法理解。不久他来成都举行了一次演示会,到会的有40余人,由于这套操是闭着眼睛运动,外人难以领会。第二次演示会到会的人更少,只有十余人。之所以如此,不是人们不感兴趣,而是方法不当…  相似文献   

15.
发明市场     
发明市场南阳高新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公开信由王振方先生发明、我公司(前身为河南省南阳地区中心试验室化工厂)独家生产的天然矿植物型锅炉除垢防垢剂投放市场以来,因其优越的性能及良好的处理效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发明与革新》杂志1991年第1期、...  相似文献   

16.
读者心声     
《发明与革新》助我事业成功我从小就调皮捣蛋,常爱搞些“破坏性”的动作,初中和高中的时候喜欢自己作些物理和化学实验,对发明创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30多年过去了,却还是一事无成。我是1995年认识《发明与革新》的,粗算也有四、五年了,我庆幸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好老师,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发明与革新》教会了我许多发明创造的知识和方法,使我开阔了视野,我的发明创造开始走上正轨。首先,我从现实出发,运用“组合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设计了一种起升机构固定在端部的桥式起重机,大大减轻…  相似文献   

17.
对我这无名之辈来说,在发明创新的崎岖道路上,着实领悟了其中的甘苦之味。深深感悟发明商品化较之发明过程本身,是要艰辛许多倍的。寻觅一位知音需要付出超乎常人的精力。可以说,发明商品化是伴随血与泪的奋斗中。1986年在长沙上学期间,在学友相邀下去旧书摊买书,几本过期《发明与革新》杂志跳入眼帘,随手翻了几页就被她独特的说教、独僻溪径的栏目和务实求真的作风深深吸引,之后倾其所有买下了这几本杂志。回校后顾不上吃饭便认真读了起来。就是这偶然的际遇,使我与她与发明结下了不解之缘。以后在学校图书馆重又觅到她的芳容后,…  相似文献   

18.
我反复研究制作的防雨防锈挂领,不久前提出专利申请,并被专利局受理,这是我首次取得的专利项目。以往,我压根儿屯没想到去搞发明创造,更没有想到去申请专利。总认为搞发明创造是“家”们的事。他们是科学头脑,并依托科研院所的优越条件,专门从本专业研究发明工作的。发明是得出的科研成呆,是经他打1反反复复探讨、研究出来的,是一般人难以涉足的事。两年前,我有幸得到发明与革新杂志,人人一接赶到这份杂志,就更不释手,每期到手就一气看完。杂志中介绍了很多动人的本这,我发现不少成功的人物,原来并不是科学家、专家、发明家…  相似文献   

19.
记得1983年,我在外出差,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发明与革新》杂志,随手翻了一翻,觉得这本杂志很不错。于是,年底我就订了这份杂志,一直到现在已经7年了,今后我还要继续订下去。有人不解地问我:“你一个大型国企的行政干部,自费订这样的杂志为了什么?”我说:“不为什么,为的是更新观念,开拓新思维。”的确,《发明与革新》杂志,是一份难得的好杂志,我订阅7年来的体会:一、她知识面广,有新意。该杂志每期都有新知识、新产品面世,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这里面可以学到许多新知识、新方法、新观念和新思维。二、她是我搞发明的启蒙老师。在…  相似文献   

20.
我叫肖敏慎,现在益阳市第一技工学校工作,是《发明与革新》的老朋友,看了10多年,订阅了9年。16年前,我在江西工作时因公出差负伤致残,是个一等残疾,使我在工作中遇到很大压力。当我读过《发明与革新》后,收获颇多,使我在身体保健、所学专业和从事的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