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季立 《科教文汇》2009,(28):286-286
中国烹饪源远流长,以其博大精深、风味流派众多而闻名于世。烹任技艺相传以师徒相授的形式走过了漫长岁月,它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饮食和营养的智慧与知识的结晶,有着完整、独特的理论与工艺体系,是一本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极其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本文针对职业教育中烹饪技能的培养问题,着重从三方面探析其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刀工技术是厨师的基本功之一,是从事烹饪工作必须精通的一门技能,是使烹饪从技术走向艺术的重要基础。现代餐饮行业需要的是既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又有深厚的基础知识的烹饪人才,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将烹饪艺术发展、创新、进步,才能把烹饪技术融入科学的领域。为使刀工技术真正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对刀工技术中基础知识与技能练习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出的点滴体会权做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勾芡是菜肴烹饪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而所谓的勾芡就是指借助淀粉在遇热糊化的状态下,而勾芡具有吸水和粘附以及光滑润洁等众多优点。通常情况下,在菜肴的烹饪过程中为了使菜肴的色香味能够达到最好,一般都会在菜肴接近成熟的情况下,将勾兑好的芡汁淋入锅内,使卤汁稠浓,增加卤汁对原料的附着力,从而使菜肴汤汁的粉性和浓度增加,改善菜肴的色泽和味道。由于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而在菜肴烹饪中勾芡的技术也非常多,虽然这些勾芡技术都大同小异,但是要想掌握菜肴烹饪中勾芡的技术要领,加大对菜肴烹饪中勾芡技术的分析研究力度不仅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从而才能够提高勾芡技术的水平。本文通过对中国饮食文化以及勾芡技术的深入分析,然后对菜肴烹饪中勾芡技术的要领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烹饪指的是膳食的艺术。对食品作加工处理,使食物更可口,更好看,更好闻。一个好的料理,色香味形俱佳,不但让人在食用时感到满足,而且能让食物的营养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烹饪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烹饪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融入新元素和改进创新,从而形成了独到的中国烹饪艺术。我国烹饪艺术讲求的是色香味俱全,其中色字被排在了第一位,可见中餐烹饪中色彩和造型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因此,在中餐烹饪中如何才能够让菜肴能够更好看,能够增强人们的食欲就成为了烹饪师傅所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烹饪不仅是将菜肴的合理搭配,而且还必须要对火候、刀工有着很深的造诣,从而才能够使中餐烹饪的色彩和造型能够更富表现力。本文通过对中餐烹饪的深入分析,然后对中餐烹饪中色彩和造型表现艺术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职烹饪专业学生特点及学习烹饪化学现状,反映出烹饪化学传统教学中出现的不足,采用适宜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掌握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6.
烹饪技术是众多美食专家和美食爱好者所热衷的一项技术。在对食品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到食品的美味更对食品的色香味有一定的要求。我国的烹饪艺术也在不断探索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通过对烹饪技术的不断改进,融入了新的元素和新的工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烹饪技术。无论是否是美食专家,都懂得烹饪食品对色香味的要求,可见在烹饪过程中,色彩的重要性。同时食物的美观程度也不能忽视。本文对中餐烹饪中色彩和造型的表现艺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旨在给相关的烹饪爱好者以借鉴。  相似文献   

7.
烹饪是我们日常生活或者餐厅经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烹饪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条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烹饪的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就中式烹饪而言,我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而且源远流长,并且经过岁月的积淀从而形成了独到的中国饮食文化。我国的饮食文化中,讲求的是一个色香味俱全,因此,一道成功的菜肴除了要从色泽上吸引人们的目光之外,还应该香气十足让人更有食欲。正因如此,所以如何让菜肴能够更加更香就成为了烹饪者所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中式烹饪香味形成机理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使得菜肴烹调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时也为我国餐饮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式烹饪水平,加大对香味形成机理的探析力度不仅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中式烹饪的深入分析研究,然后对中式烹饪香味形成机理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烹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五味调和的美食观和养生食治的营养文化。在烹饪的过程中不仅含有深刻的中国文化特色,同时也要求要达到科学与营养的合理搭配,使得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审美机制,体现了富有美学思想的中国烹饪特色。随着物质生产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人们在生活中对各种食品的的食用和造型审美要求不断增加,对烹饪技术要求也越来越倾向于审美价值要求。中餐烹饪在这方面展现了令世界瞩目的艺术特色和造型表现手法。烹饪艺术是研究以食用为目的的色彩和造型搭配的主要原理,是实现烹饪技术所需要的各种美学原理的美化措施和方法,从而提出了特殊的食用要求。本文从视觉艺术效果、艺术观念阐述了烹饪的色彩和造型表现效果。  相似文献   

9.
张爱琳 《科技风》2014,(7):202-202
中西方人民都十分注重饮食。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广受喜爱。本文从食材、食材处理烹饪技法、烹饪炉具、烹饪厨具、烹饪刀具、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中西方烹饪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化学类课程,尤其是烹饪化学是烹饪类专业教学中重要的基础课程,是烹饪技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但很多开设有烹饪类专业的高校普遍不重视对化学类课程的教育,不理解化学类课程开设的意义。文章就化学类课程教育在广西区内烹饪专业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在艺术界还是在烹饪界,中国特色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我国烹饪界中,最为常见的烹饪手法有煮、烧、汆、蒸、炸、炖、爆、焖、扒、炒等。相对于国外烹饪手法而言,中式烹饪所采用原料极多,制作的佳肴也十分丰富,色香味俱全。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饮食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营养套餐、绿色食品越来越多,此时,烹饪手法也在不断更新,为人们的健康创造有利的条件。目前,越来越多的厨师在烹饪手法上下功夫,在既有的材料上不断探索新菜品。首先分析了常见的几种中式烹饪方法,然后分析了中式烹饪的特点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而且种类众多,最为直接的观点便是色香味俱全,而且对制作工艺要求十分的严格。由于我国传统烹饪技术种类繁多、差异性大,其在制作的过程中原理分析决定着烹饪结果的成败。本文从中式烹饪过程中的相关原理入手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式烹饪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铲子是最常用的烹饪器具之一.但是对于技术不娴熟的新手而言.想要用好铲子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煎肉的时候给肉翻个,更是有可能搞得狼狈不堪.甚至烫伤自己。这款烹饪手套也许可以帮你完成“复杂”的烹饪。  相似文献   

14.
中国烹饪历史源远流长。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中国餐饮业的发展也随之加快。但在这发展中却存在着一些矛盾:一方面餐饮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另一方面则缺少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新厨师。而目前我国餐饮业中从事烹饪工作的大多是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因此,提升职校烹饪教学质量,培养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现代厨师,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职校烹饪专业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培养有一定专业知识、有一定操作技能,以红案为主,兼学白案,能适应餐饮生产第一线需要的从业人员。职校培养一个合格的中级中式烹调师,在技能方面也有明确要求:掌握常…  相似文献   

15.
烹饪专业具有独特的行业特色,是一个传承历史并不断创新的行业。在中职烹饪专业的教学中,自主性学习与烹饪专业的教学有着非常契合的理论与情境。教学中我们反复实践了自主性学习模式,不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兴趣,而且能够赋予学生创新意识,使烹饪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香味是人们对食物的主要追求,也是人们在感知中对食物好坏标准衡量的关键。在我国,人们自古以来就要求食物要色香味俱全,因此,香味可以说是我国烹饪行业中人们关注的重点形式。目前对于食品香味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烹饪行业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烹饪所产生的香味研究至今还未曾形成一套系统化的模式,其研究水平层次还较为肤浅。就目前的食品而言,各种食物种类不断增加,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的食品和文化不断的融合,形成多种多样的风格模式,烹饪菜品亦是如此。通过阐述中式烹饪香味形成的各个环节,探讨和研究其化学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烹饪美食及中式料理中外闻名,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造就了中式烹饪的优良传统并传承至今。人们通常在评判一道食物好吃与否的最基本标准便是香味与色泽,当前国内外针对食物香味的研究与探索,已成为广大学者共同关注的课题;而就食品香味本身的研究而言,目前仍处于较为浅显的程度,尚未形成专业性的理论成果。本文从烹饪技术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分析食物香味的原理,客观地阐述中式烹饪过程中烹饪香味的形成概念及烹饪香味所产生的化学机理。  相似文献   

18.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门艺术,不仅在于其烹饪手法,还在于其色彩搭配。在烹饪菜肴的过程中,并不只是根据相关菜谱进行翻炒即可,还需要厨师们将对生活的领悟融入到菜肴当中,为菜肴赋予中国文化特色,体现其中国艺术,另外,还可以将美学思想融入到菜肴当中,使菜肴达到色香味俱全的目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饮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美味,更需要其具有审美价值。而中式烹饪恰好完美体现了这两个方面。烹饪艺术也就是以食用为主,将佳肴进行色彩与造型的合理搭配,将其赋予特殊的意义。本文就中餐烹饪中色彩与造型的保险艺术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烹饪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十种不同的烹饪手法让中国菜肴色、香、味俱佳。但在如今社会,营养健康已成为人们对一日三餐的最主要诉求。我不禁疑虑,不同的烹饪手法是否会让菜肴的营养成分有所不同?怎样烹饪才能让我们吃得好吃得健康呢?查阅资料后发现,答案五花八门、众说纷纭,于是我决定自己通过实验探究这些问题。我选取果蔬在不同烹饪条件下维生素C流失状况这一课题作为研究对象,实验中采取便于烹  相似文献   

20.
盛京古城,历来名厨辈出,其中身为名师,又把厨艺著书立说,从厨房走上讲坛的,最成功者当推烹饪大师王荣久先生。回顾走过的路,王荣久大师45个春秋的烹饪事业中,25载烹菜献客,20载教书育人,可谓色彩缤纷。细细品味以往的苦、辣、酸、甜,花甲之年的王大师感慨万千。那逝去的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而今想起来都是令他津津乐道的美好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