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材料:“神六”飞天、中国和平崛起、借鉴大国兴衰高考考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近现代科技发展(背景)、文艺复兴时期近代自然科学产生、17—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成就、三次科技革命等一、中国古代(以唐宋为例)——产生领先于世界的辉煌科技成就表现:从秦汉开始,古代世界的科技中心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在中国。中国封建社会的科技在唐宋时期发展到一个顶峰:如隋唐时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宋代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天文历法方面(唐僧一行与《大衍历》及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元郭守敬与《授时历》及天文测量);沈括与《梦溪…  相似文献   

2.
中学高中历史教材有《中国古代史》(全一册)、《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中国近代现代史》(下)、《世界近代现代史》(上)、《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共五册,教学内容多,时间性、逻辑性强,如复习方法不当,势必直接影响文科综合考试成绩,本人试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谈起,略述一二。  相似文献   

3.
唐宋时期是《史记》发扬光大的时代,俞樟华的《唐宋史记接受史》充分揭示了史记对唐宋史学和文学的影响。该论著将《史记》的接受史与学术史结合起来研究,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唐宋人接受《史记》的重心所在,唐人侧重《史记》的作文之法、文字考证、注音释义、奉为史书之首等,宋人关注《史记》编纂体例、班马异同、史记选本、人物品评等方面。《史记》不仅影响了唐宋文学作品的本身,而且还影响了唐宋文人的文学观念等,唐宋史学和文学的繁荣与《史记》的影响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中国美术史上绘画功能是从认识功能到教育功能、审美功能依次受到重视的。从唐宋时代的绘画史著作《历代名画记》、《图画见闻志》、《画继》所表述的功能论观点中,可以看到绘画功能由重教育到重审美的发展演变。宋代的另一篇画论著作《林泉高致》也显示出唐宋绘画功能论由重教育到重审美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5.
主讲人简介:邢铁。1957年3月出生在冀南平原的新河小镇。从1978年开始陆续在河北师范学院、云南大学和南开大学取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导师李埏教授)和博士(导师张国刚教授)学位。现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选举担任过院长。主要从事以唐宋为中心的古代社会经济史的教学和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和《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上发表过论文.出版了个人专著《户等制度史纲》、  相似文献   

6.
2003年我国各省的高考,涉及到历史学科的试卷主要有三种类型:文科综合卷、文理综合卷和历史学科卷。其中,各种类型的试卷又有新课程版和旧课程版两种形式,其考试内容也分成新课程版和旧课程版两种。除文理综合卷只考高中必修内容《中国近代现代史》以外,文科综合卷和历史学科卷既考必修内容《中国近代现代史》,也考选修内容《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史》。一、新课程版考试内容的变动与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试验修订本·选修)、《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和《世界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选修…  相似文献   

7.
陆强 《考试周刊》2012,(2):45-46
唐宋是中国古代诗词最为辉煌的时期,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无论是豪放还是婉约,在唐宋时期都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所以,《唐诗宋词选读》涵盖了中国诗歌史上最辉煌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如果对《唐诗宋词选读》的学习可以达到尽善尽美,那么对于整个诗词版块的歌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1)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以超越西方发达国家同一发展时期的发展速度,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归咎于中国一直以来对经济发展所给予的高度关注和不断的改革探索。(《国际金融报》2013年10月23日)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四大发明:指南车、火药、造纸、活字版印刷,这是世人皆晓,并已载入华夏古文明史的史册,她昭示着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引为荣,值得自豪的文明辉煌。但是,至今却鲜有人知道《太极图》(亦称《八卦图》)是我国五大发明之首,亦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时钟!笔者通过对《太极图》(包括《河图》、《治书》)作图术的探素,察觉她是我国华夏古文化摇篮的主要组成部分;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她比四大发明对人类的贡献要大得多…一在街头巷尾的测字排上,摩手看相等,都打出《太极图》的幌子,以广招林,混点口腹之资。凡有科学知识的人,对…  相似文献   

10.
金陵,古地名,又名建业、建康、江宁、白下、石头城,即今南京市,三国的吴、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皆在此建都,故有“六朝古都”之称。唐宋时期,由于政治中心转移,它逐渐失去繁华,成为诗人骚客寄慨言志的怀古话题。那些诗词名流,登临金陵胜地,使不免兴起满怀思绪,日月之迁流、仕途之坎坷、人生之苦辛、家国之忧患,涌凝笔端,写成了一篇篇佳作。新编按高中《语》第三册“阅读”第三单元就选录了两首咏金陵古都的诗词——刘禹锡的《石头城》(以下略作“刘诗”)与王安石的《桂枝香》(以下略作“王词”),一为唐诗佳作,一为宋词名篇,情景交融之笔法备异,而怀古伤今之情感相通。  相似文献   

11.
李娜 《山东教育》2005,(21):104-105
师:(播放音乐“月夜”,用舒缓的优美的语调导入)同学们,在诗词的海洋里,唐宋诗词犹如一株株璀璨的珊瑚,散发着耀眼光芒。今天我们就一起撷取最亮丽的两颗来共同欣赏。它便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两首词,一首是他的《虞美人》,另一首是他是《浪淘沙》。(教师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教育》2005,(11):F0002-F0002
为总结与推广我国群众性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创新,推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推动我国群众性的高等教育研究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中国高教研究》于近日完成了每年一次的全国范围内有关高等教育科研论文成果的汇编统计工作。统计范围为2004年1月至12月在《高等教育研究》(武汉)、《教育发展研究》(上海)、《中国高等教育》(北京)、《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北京)、《中国高教研究》(北京)、《江苏高教》(南京)、《教师教育研究》(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北京)、《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黑龙江高教研究》(哈尔滨)、《现代大学教育》(长沙)、《高校理论战线》(北京)、《高教探索》(广州)、《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北京)14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  相似文献   

13.
姚宏杰 《中国德育》2006,1(11):88-90
中国古代蒙学读物种类繁多,不同历史时期曾涌现过各有代表性的作品。举其著者,两汉以下至唐,流传最广的当属《急就章》(或称《急就篇》);唐宋以下,《千字文》风行,与《三字经》、《百家姓》等共同构成儿童启蒙读物的主流。顾炎武讲:“汉魏以下,童子皆读史游《急就篇》……自唐以下,其学渐微。”从《急就章》的衰歇到《千字文》的盛行,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蒙学读物发展史上的一大变化。现有研究虽然多注意到这一点,但对其间的缘由及过程,似未  相似文献   

14.
中英之间     
《留学生》2014,(4):1-1
中国观众的电视荧屏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一度被英剧覆盖。当时的观众未必有感觉,但他们真的与英国观众差不多同步看着狄更斯的《老古玩店》(1979)、《双城记》(1980)。即使是《雾都孤儿》(1974)、《大卫.科波菲尔》(1974)、《故园风雨后》(1981)离拍摄时间也尚不太远。可以说,这段时间中国观众与世界保持着一致。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这段记忆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5.
唐玲 《昆明大学学报》2007,18(1):80-82,85
《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高度成熟。在这一组诗里,诗人反复吟咏的是游子和思妇这两个主题,在创作手法上则表现为有意识地运用拟女性写作。《古诗十九首》不仅是对先秦时期无意识的拟女性创作的继承和突破,更是对唐宋时期这一手法的大肆盛行的酝酿和开启。  相似文献   

16.
纵观鲁迅翻译思想的发展历程,他所主办的《译文》杂志无疑是重要的里程碑。郑意长著《鲁迅〈译文〉时期翻译思想研究》一书,以马尔库塞的美学理论为视角,对鲁迅《译文》时期的翻译意图、译本文体及译者主体意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该书是对鲁迅在特定阶段和特定历史时期翻译思想的一次重新审视与诠释,巩固了鲁迅在中国翻译思想领域应有的重要地位及与之相应的话语权,增强了中国翻译理论与世界翻译理论的对话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刊声明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广大作者学术交流的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作者提成与本刊印刷版稿酬一次付清。如作者不同意所著文章编入《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儒,道,释三教合一,是唐宋以后中国社会思想的主旋律,而明代则是三教合一论的重要发展时期,福建莆田人氏林兆思继承和发展了历史上的三教一致说,建立了颇具特色,庞大而完整的三教合一思想体系,广为流传。本对流落海外的《三教开迷归正演义》一书的真伪及成书背景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把分类理论应用于目录制作的国家。《七略》创立的六分法分类体系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 ;魏晋时期 ,一种新的分类法——四分法应运而生。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目录事业长足发展的时期 ,南宋目录学家郑樵的《通志·校雠略》着重探讨了图书分类理论 ,成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理论研究专著。清代乾嘉年间 ,章学诚总结了前人的成果 ,提出了“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的目录编纂思想 ,对目录的分类方法、著录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法制文学源远流长 ,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萌芽。经过两汉至唐宋的发展 ,中国法制文学在元代已趋于成熟 ,产生于元末明初的《水浒传》则是其艺术成熟期的杰出代表。人们过去对法制文学研究得不够 ,以致对《水浒传》的主题和它的某些人物形象等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从法制文学的角度来看《水浒传》 ,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或许可以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