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学生在身体素质、体育基础及技能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体育课堂教学中传统的同台操练的教学方式,往往造成同一班级中一部分学生“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吃不了”,有时,这种矛盾相当突出。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要让学生“吃饱”,还要让学生“吃好”,必须因材施教。体育“小群体教学法”正是贯彻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按照学生的体质、体育基础、兴趣爱好等共同特征,让学生类聚成一个一个的小群体,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群体的实际,施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使每一个群体乃至每一个学…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程标准》倡导体育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特点,这一思想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所选内容应是他们平时熟悉的、喜欢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创设一些"生活情景",使学生置于生活的氛围中,让每一个学生的心情得到彻底的放飞,在玩和活动中积极思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这个弘扬以人为本的时代,关注每一个儿童的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赋予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体育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体育活动的主体,这就是新时代我们所要极力倡导的体育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4.
张小青 《小学生》2011,(5):28-30
“阳光体育”运动犹如春风吹遍了祖国各地,各个学校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这项有意义的活动。其目的就是丰富学生的业余体育文化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快乐地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促进孩子们的健康发展。我校是江干区最早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学校之一。  相似文献   

5.
浅谈小学体育课中的游戏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泼、好动、模仿性强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非常喜欢做游戏。游戏应该用于体育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因此游戏应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同时在游戏活动中渗透思想教育。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而不是单纯地“为游戏而游戏”,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边游戏边学习技能,从而熟练的掌握运动技巧,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6.
须惠琴 《课外阅读》2011,(11):109-109
距离产生美感,生活中如此,教学中亦如此。每一个教学内容,在学生眼里都应该成为一个有待重新发现的充满无穷奥秘的伟大的事物,让学生在“熟悉”中走向知识情境,在“陌生”中探寻发现,从而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心向驱动下深入知识内核。因此,在课前预设和教学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熟悉”、“陌生”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乔装打扮”,能引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心向,真正让教学实现有效。  相似文献   

7.
苏锡琪 《广西教育》2005,(7B):23-24
体育新课标的实施,扩展了教与学的自由空间,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主体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为目的,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活动中学习锻炼,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较传统体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保证学生在主体性体育学习中不受到伤害,这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潘金艳 《考试周刊》2013,(35):132-132
当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摈弃了单向灌输的传统模式,以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师生互动为主的教学模式,引领整个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潮流,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打造体育精彩课堂,应当着力抓住学生主体地位体现这一点,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互动环节及教学拓展活动等方面有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与激情得到充分释放,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训练之中,从而促进教学整体成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中学英语活动课是英语课的辅助课,在活动课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相联系,模拟真实生活情境,贴近学生生活,以参与真实有意义的活动代替表演性的角色扮演和游戏,以活动中的“习得”代替机械的练习和记忆。1.活动课是巩固新学知识的最好途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大多数的课文教学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例如初二英语中第18单元的Seeingthedoctor。学习这一单元时,可把教室布置成一个诊所,让一个学生担任“doctor”,其他学生分担不同的病人,学生“waitforone’sturn”,然后各述其病,练习“W…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中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最为适合的教学策略组织课堂教学,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反思性教学策略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反思,包括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从而能不断调控整个教学过程。体育教学中教师运用反思性教学策略能够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和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
让学生快乐地学,关键在教师有效地教。教师有效的教学,需要从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观课、有效评课、有效撰写“教后记”等常规研究入手。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要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围绕这个教学理念,小学体育教学同样也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体育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样的课堂就是成功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能充满快乐,让学生在快乐中自主学习、探究,才会表现出极强的自主性和自发性。一、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主要表现在能主动接受课堂的信  相似文献   

13.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要求体育教学从过于强调学生的接受学习和机械训练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索。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信,体验成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教学参考》2006,(11):64-65
一、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 (一)学习需要的分析 经过长时间旧的教学大纲式体育课的教学,学生都习惯了上课的“三部曲”和教师“讲什么我做什么”的套路。体育课上没有放松身心,也没有真正体验到体育所带来的陕乐。因此,体育教师要把课堂转化为舞台,恢复学生课堂主人的真正位置,让学生自始至终成为“快乐的小主人”,确保每一个学生真正受益,让学生在活动中健身,在活动中合作,在活动中创新,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一)学习需要的分析经过长时间旧的教学大纲式体育课的教学,学生都习惯了上课的“三部曲”和教师“讲什么我做什么”的套路。体育课上没有放松身心,也没有真正体验到体育所带来的快乐。因此,体育教师要把课堂转化为舞台,恢复学生课堂主人的真正位置,让学生自始至终成为“快乐的小主人”,确保每一个学生真正受益,让学生在活动中健身,在活动中合作,在活动中创新,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地健康成长。(二)学习内容的分析本节课采用情境与自主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己安排的活动中始终处在“乐中学,动中练,玩中创”的…  相似文献   

16.
在品德课教学中,笔者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充分把握好各种“动”的因素,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参与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完成自主的构建,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内化的品质。如何让学生在品德课上主动地“动”起来呢?  相似文献   

17.
仝娟 《考试周刊》2014,(30):119-119
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安排教学内容。要坚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此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体育运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体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坚实的健康基础,同时通过体育教学还能非常有效地培养学生内在良好的品质,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更加具有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让学生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每一天的学习生活,为学生体育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保证。结合多年从事小学体育教学的经验,重点探讨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参与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口、动脑、动手,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去。“主体参与”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核心,它强调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使之在参与中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参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增强学生体育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摆正德、智、体三者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传授为中心,转向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从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发展着眼,使学生从“智育第一”的文化课堂中走出来,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第一,服务于教学目标的需要,从体育教学的生物、社会、教育、心理、方法论等功能出发,关注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兴趣等因素。体育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特有的、广阔的、开放的,且常常带有挑战性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为可塑性比较强的中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观察、思考、实践的大舞台。如初上“跳箱”、“双杠”课的学生常常感到既新鲜又刺激,心中又多少有一点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不但要教会学生正确锻炼身体的方法,而且应重视培养、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协作能力,坚韧不拔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和健康的创新情感,并且把时代呼唤的创新精神渗透在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第二,学习方法是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的途径、手段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