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无限空间,有形支持—网络时代的博物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都市博物馆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关注都市博物馆,探讨国际大都市在追求和提升其文化实力这一趋势的推动下,身处城市文明之中,作为大都市文化标志之一的博物馆,其发展阶段、性质特点和建设情况等各项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多元化的文化遗产带动了博物馆的多样化,目前我国的博物馆类型,除传统的综合、历史、艺术等类型外,逐渐转向涵盖科技、自然、民族、民俗、生态、遗址等各个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类型以及各行各业的专题博物馆,呈现出博物馆社会化、专题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5.
文章首先对我国数字博物馆发展进程和数字博物馆概念的讨论进行简短的回顾,之后深化对数字博物馆内容定位、服务机制和管理模式的研究,包括网站建设形式、信息的组织标准、网站的可扩展性、网站咨询服务、信息服务对象和综合管理模式。然后对10个数字博物馆进行案例分析和比较,对国内数字博物馆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国内数字博物馆的发展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北京地区第一家建成开放的博物馆是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自此之后,北京地区的博物馆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过程,并呈现出移植型、借鉴型与自主型三种发展模式。北京地区的博物馆具有鲜明的特征,以国有博物馆为主导、突出教育功能,馆舍多为古建筑,藏品富有世界影响力等特点,是中国博物馆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7.
生态博物馆通过时间和空间交流,在交流方法上,专业博物馆学面对特定挑战。所有生态博物馆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交流方法和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9.
电信类博物馆是以电信行业发展为主题,收藏、保管、展览、研究电信文物的专门机构。本文将我国现有的电信类博物馆按隶属单位、展示内容、展示逻辑和馆舍建筑等几种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梳理。目前电信类博物馆在参观途径、观众构成、展陈、藏品、社教和研究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除客观因素外,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博物馆缺乏清晰的办馆目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在具体工作中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博物馆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下,出版博物馆已经在"十二五"计划中立项,并将在"十三五"计划中完成,这是我国出版业和博物馆事业发展中的一项大工程。文章在回顾世界博物馆起源和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国出版博物馆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中关于中国出版博物馆立项的缘起、定位、内容以及职能特点,并结合对美国30余家各类博物馆的实地考察,对我国出版博物馆建设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上海发展行业博物馆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世纪上海的开埠 ,使上海在很短的时间里便跻身于国际近代城市之林。上海城市繁荣、经济发达的同时 ,博物馆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文化机构也在上海出现 ,186 8年法国人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博物馆———震旦博物院 ,从此开始了上海博物馆事业百余年的发展历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今天的上海已拥有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 5 4个 ,内容涉及历史、艺术、革命史、人物、自然科学等多个门类 ,初步形成一个全市的博物馆网络。然而在迅速发展之中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 ,从 1999年全市的博物馆统计数字来看 ,艺术类、历史类和革命纪念类的博物馆、…  相似文献   

13.
14.
蒋文孝 《中国博物馆》2000,(2):54-56,77
秦俑博物馆近年来作为遗址博物馆做了一些有益的新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一,秦俑博物馆在发掘二号坑时,改变了以往等发掘彻底完毕后再放观众进来参观的模式,采取了一系列新的举措。摈弃昔日发掘结束后参观的旧习,代之以一种全新的、独特的展出形式、即边发掘边参观,让观众身临其境,目睹考古发掘现场和出土文物的原始面貌,打破心中对考古工作的神密感,从而对考古工作有一个亲身的体会和了解,而且加深了对文物及文物环境的了解。对博物馆来讲,可以及早收回投资。现在,博物馆事业不景气,盖一座保护大厅动辄几百万、上千万,这钱从何…  相似文献   

15.
生态博物馆理论在贵州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博物馆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张白纸,只是到了1995年初经中国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苏东海先生的引见,才使得国际著名的生态博物馆学家约翰·杰斯特龙先生不远万里来到贵州。在以苏东海先生和杰斯特龙先生为首的中挪博物馆学家组成的课题组,经过实地的考察,制定了在中国贵州建立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报告,国家文物局和贵州省政府决定,在贵州六枝梭戛苗族社区建立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在筹划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的第一阶段中,对在苗族地区建生态博物馆的问题在贵州也有争论,甚至有持否定意见者,对于一种新的理论和概念的引进,有争论、有否定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17.
对数字化博物馆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社会已进入电子化、数字化的信息时代,数字化信息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化技术无疑会对博物馆的工作产生深远影响。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博物馆初露端倪,这给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新的机遇。数字化博物馆是博物馆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使博物馆的结构与实现博物馆职能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也使从事博物馆工作的人员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及知识结构方面发生根本变化,对博物馆的工作来说具有挑战性。数字化博物馆是建立在国际互联网络基础上的“网上博物馆”,亦称之为“无墙博物馆”…  相似文献   

18.
作为博物馆教育活动实施的重要载体,博物馆课程是影响博物馆教育活动质量的关键要素。基于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博物馆课程研究集中于课程特点及实施意义、课程实施的现实问题、开发模式与优化路径等方面;国外博物馆课程研究主要集中于博物馆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馆校合作开发等领域。国内外关于博物馆课程的研究成果虽然在内容、方法和结论上具有共性特质,但是在研究阶段、主题聚焦程度、分析范式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此外,国内外博物馆课程研究呈现出研究视角多元化、研究主旨逐渐回归到“以人为本”、研究内容更加注重探索博物馆课程体系构建的发展趋势。鉴于此,建议未来博物馆课程研究要细化研究内容、拓宽研究视野、加强理论深度,依据新时代我国博物馆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和高质量博物馆课程开发的迫切性开展本土化的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9.
自我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于1958年建成后,我国遗址博物馆的数量与日俱增。然而究竟什么是遗址,什么是遗址博物馆?目前在我国尚无统一的定义。遗址博物馆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义与狭义之分,本文详细辨析了二者的异同,以期为针对不同类型博物馆开展分类指导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网上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琼 《中国博物馆》2000,(2):69-73,68
一、网络和博物馆一些媒体开始了新世纪倒计时,21世纪离我们越来越近,“网络”成为报纸、杂志和电视台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据说在中国,“上网”一词在近年所有流行词汇中名列前茅。今年1月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统计数,中国互联网用户截止到1999年底有890万,4月5日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播报的数字已经超过900万。根据IDC预测,到2004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将发展到3989万。另外,2000年3月30日,我国第一个互联网交换中心———北京中国互联网交换中心正式开通,中国主要互联网间互联带宽由原来不足10兆比特每秒提高到100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