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70年代末期以来,在近20年的时间内,中国的所有大众传媒都发生了迅速而剧烈的变革。这种变革的轨迹与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轨迹相一致,走过的是一条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道路。期刊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也不例外。期刊的这种历史性变革更多的是发生在对期刊事业功能的认识,期刊事业结构的改造,期刊机构的内部营运这些层面上,其基本特征体现如下:一是期刊事业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价值的体现。在传播学理论中,一般将人类传播分为4种,即自我传播,如自我思考,自言自语,自我告诫等;人际传播,如人与人交流,交头接耳,互相转告…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传媒体制逐渐由事业型走向市场,频率专业化、栏目精品化和受众细分化成为发展趋势,其中尤以广播媒介为甚。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广播媒介就开始频率专业化的探索,从中央到各地方广播电台开设了新闻、经济、文艺、交通、音乐等频率,这对广播媒介冲破计划经济时代传统“大而全”的一台统天下的媒介市场格局,实现受众细分,加快广播媒介的市场化进程,有着积极意义。但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消极影响和媒介市场发  相似文献   

3.
1 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期刊出版也得到迅猛的发展,同时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期刊出版又面临新的转折,期刊数量、种类大大增加,同时许多期刊在出版性质、编辑方针、内容和质量等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仅体育类中文期刊就已由原来的几十种发展到百余种,因而迫切需要对期刊质量建立一个相对科学、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其中对体育科技期刊的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吴颖 《新闻前哨》2021,(2):103-104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期刊出版工作基本已经告别了传统的纸质工作时代,逐渐地实现了期刊的数字化建设。而且随着各种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在线阅读也成为了当下人们主要的阅读方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期刊编辑的社会职能和角色的定位也逐渐地发生了变化。笔者结合数字化时代期刊编辑的实际工作情况,分析期刊编辑在期刊数字化时代职能的变化和编辑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为期刊编辑的发展寻求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现代期刊备战数字化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颖振 《传媒》2009,(3):48-49
随着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数字化转型成为未来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大量信息在网络上传播并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更新,期刊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占,传统期刊被“逼”到尴尬的境地,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与此同时,期刊数字化以其高速、便捷、信息容量大等特点,成为期刊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给现代期刊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动力和发展空间。然而,现代期刊数字化之路并非一片坦途,其实现路径究竟有哪些?期刊社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学术期刊的市场化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源  刘亚民 《青年记者》2002,(12):29-30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学术期刊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给学术期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一、学术期刊在市场化运作中存在的问题体制未理顺,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我国期刊业基本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基本上无纯粹的期刊出版者,有的只是期刊主办者。每一期刊的背后都无一例外地有一个主办单位,由此决定每个期刊有自己一定的级别。期刊出版单位直接与其相关的机关、部门、企事业挂钩,或者是其二级单位。在这种情况下,期刊社的企业人格和社会化程度无法全部实现,其管理程度无法深入,必然会削弱学术期刊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必然会带来文化和广播电视的转型。电视由单一的宣传事业型向宣传经营型转变,不仅要承担喉舌功能,而且要承担创收积累、自我发展的任务。过去只会花钱、不会找钱的媒体管理和运营的模式,已经跟今天媒体的生存环境、媒体的发展空间不相适应。原有单一事业型的人事、财务、节目、技术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电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当今全球期刊业面临到严重压力:经济危机风暴蔓延,期刊业出现资产缩水、资金不畅、市场疲软、广告销售锐减;数字技术及其打造的数字媒体势头咄咄逼人,传统期刊业往往产生"被出局"的惊悚;对寄予厚望的年轻读者群体,越来越有疏离感,难以捉摸,传统期刊恐怕自己跟不上时代,变"老"了.  相似文献   

9.
期刊广告的经营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消费也随之不断地扩大,作为促进消费的广告在各种媒介中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分析期刊广告的特点,搞好广告的经营,已成为期刊经营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以求教于同行和读者。一、期刊广告的发展背景与特点广告的发展首先取决于经济的发展。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定产生大量的信息,靠信息的传播来完成商品的销售。经济越发展,信息的产生就越多,传播的渠道也需要增多。期刊广告的发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其次,期刊广告是在电视、报纸…  相似文献   

10.
中国妇女期刊述评(下)高江波三、新时期以来妇女期刊的成绩和经验中国妇女期刊肩负宣传“妇女解放、进步与发展”的历史使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走向改革开放和崭新时代。新时期的妇女期刊继承了历史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其独有的功能,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  相似文献   

11.
探讨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传统期刊工作的冲击、影响、要求;也阐述了期刊工作者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当负有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王建辉先生在《出版科学》 2000. 4撰文,通过与传统出版的比较,阐述了“现代出版”的内涵,文章认为,现代出版在如下 5个方面体现出与传统出版不同的特征: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近代以来的出版其实也是市场经济范畴的,不过那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出版的主流发生了变化,走上了计划经济的轨道。传统出版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它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而现代出版以市场经济为前提,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出版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以市场作为自己的终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不仅成为…  相似文献   

13.
军事期刊怎样增强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事期刊进入了全新的生存状态市场因素在军事期刊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军事期刊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受到了初步考验。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军事期刊种类逐渐增多,结构逐步完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部分军事期刊进入了“中国期刊方阵”,其佼佼者还获得了“中国期刊奖”、“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等殊荣。但是,从整体上看,军事期刊的编辑水平参差不齐,刊物质量高低不一,部分军事期刊仍未摆脱计划经济时代依赖财政资助和依靠指令发行的办刊定位,在自己…  相似文献   

14.
社办期刊三要素刍议中国地图出版社期刊编辑室张燕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成了一种产业,期刊界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社办期刊面对这个转变,逐步淡化计划经济时期的办刊模式和手段,学会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在市场中求生存图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因而,根据社办期刊的自身...  相似文献   

15.
江滔 《贵图学刊》2003,(4):57-58
文章针对当前期刊工作中的一些现状,提出了在信息化的时代,期刊工作仍然应把提高期刊文献的利用率作为工作的精髓,不仅规范化、标准化的检索系统是必要的条件,而且在期刊工作未来的发展中,也应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走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晓岑 《出版参考》2006,(12X):26-26
近年来,互联网正在发生的第二代革命(WEB2.0)给传统期刊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期刊界和期刊人正直面“互联网时代的期刊蓝海战略”的新选择。如何重塑或创建、延伸和经营期刊品牌,已成为每个期刊人的重要思考。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在国际上仅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在中国,过去很长时间,中国文化建设主要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型的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文化事业的发展也逐步由"事业型模式"向"产业型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个人电脑的传统期刊数字化模式在阅读效果以及便携性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尤其是其现有商业模式无法保证传统期刊出版商获取稳定、可观收益,因而进展缓慢.笔者认为,基于电子阅读器的数字化模式解决了以上问题,保证了传统期刊读者阅读习惯和商业模式的平稳过渡,并拓展了期刊的经营空间,因而为传统期刊的数字化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生产文化商品的期刊社在经营管理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本人根据在期刊社工作的经验和对几个刊物的了解,认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期刊经营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徐霞  王书川 《新闻世界》2013,(8):150-152
在数字技术不断占领媒介市场的今天,传统期刊已经从印刷时代的辉煌中褪色。特别是在当今媒体环境下,突破禁锢了期刊业百年的操作模式已经成为期刊社发展的当务之急,而数字化恰逢其时,被视为期刊再生的福音。本文从期刊构建的元素和结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期刊创新思路,归纳数字化市场的主要形态,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