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玮 《新闻世界》2009,(9):49-50
随着社会转型,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媒介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视媒体为满足受众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播音方式,产生了“说新闻”的形式。这种改变带动了新闻播音的又一次变革。近年来,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的新闻播音风格已经过时了,所有的新闻节目应该一律由“播”改为“说”,这种观点在业界也一直争论。本文通过解剖“播”与“说”这两种形式来探讨新闻播音中“播”与“说”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金震茅 《视听界》2002,(5):52-53
当前的新闻播音类型分类处于众说纷坛的阶段,而且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新闻从“播”到“说”“聊”,既是一种话语方式的转变,同时也触发了传统播音类型的裂变。随着新闻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的播音祥式还会不断出现。从目前对新闻播音类型的界定来说,存在着概念混淆,定义含混的通病。有鉴于此,笔试图对当前的新闻播音类型作一番梳理和归类,抛砖引玉,就教于新闻界同行。  相似文献   

3.
张洪 《记者摇篮》2005,(2):58-58
“说”新闻最早是作为一种新闻播讲方式而提出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它只是作为新闻“播报(播讲)”式语体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的.而且也只是更多地在语言外在形式上进行的雕琢。而现在对“说”新闻的认识已不再停留在播音时的快节奏和所采取的亲切、平等、松弛的语气和语调。而更多地将播音员的个性和文化积淀所习得的一种素质和修养融人到了播音创作中,也就是说,现在人们更关注的是“说”新闻的人所具有的外在气质和内在修养。  相似文献   

4.
安卫光 《今传媒》2011,(8):125-126
随着社会转型,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媒介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视媒体为满足受众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播音方式,产生了"说新闻"的形式。这种改变带动了新闻播音的又一次变革。近年来,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的新闻播音风格已经过时了,所有的新闻节目应该一律由"播"改为"说",这种观点在业界也一直争论。本文通过剖析"播"与"说"这两种形式来探讨新闻播音中"播"与"说"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各级广播电视传媒中,新闻节目一直以来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各台无一例外地下大气力进行着改革和创新,不论是节目的内容.形式,还是播音员.主持人的播音方式,都在进行着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近年有一种观点认为,时代在前进,新闻节目传统的播音风格过时了,所有的新闻节目应该一律由”播”新闻改为“说”新闻。这种观点在业界引起很大的反响和争论。对新闻的“播”与“说”孰优孰劣,孰是孰非,莫衷一是。笔者认为,新闻节目的播与说不是矛盾体,是由不同节目内容的需求决定的.播与说各有优劣,互相依存,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6.
陈勇 《新闻前哨》2008,(8):80-80
“说”新闻以一种平等、轻松、接近口语的表达样式取代居高临下、正襟危坐的播音方式,语言样态不受限制.语体结构松散,对语境依赖性强,是新闻播音表达样式的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7.
张研 《记者摇篮》2006,(7):63-63
说新闻与传统的播新闻相比较,显得更加亲切、自然、流畅、口语化、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尤其在播报民生新闻时,“说”更能密切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变“播”为“说”是时代的要求。作为播音的一种形式,说新闻符合播音的再创造性,是播新闻的一种突破、一种尝试。那么,如何才能把新闻说好呢?笔者仅就广播直播新闻如何变“播”为“说”谈谈一孔之见。一、采用谈话似的表达方式采用谈话式表达方式,首先要寻示对象感。说者不能机械的见字出声,片面追求“近话筒、小音量”的所谓亲切感,而是应心中有人,如同与知心朋友交流一般,避免产生居高临下空谈的…  相似文献   

8.
肖德华 《新闻爱好者》2008,(12):178-17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传播理念、受众理念的深刻变化,电视节目种类日益丰富,节目形态色彩纷呈,从业人员的创作热情和聪明才智得到空前的激发和释放。这所有的发展变化都催化着播音主持语言的不断创新。新闻节目也是如此,因为新闻分类、播出时段、节目规格、形势风格、目标受众的细化而呈现出种种差异,于是“多样化”新闻播音方式应运而生。业内人士在一起常常议论新闻“播音方式”问题,  相似文献   

9.
缪小薇 《新闻窗》2013,(4):88-89
风格在播音上属于“播音美学”的研究范畴。各种风格的新闻播音有利于形成节目的特色,同样有利于体现新闻主播的个性。没有差异,风格一词便也暗淡无光,失去意义。“风格即人”这句话道出了风格对于个人的重要现实意义。主持人有了风格,就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就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为受众所喜闻乐见。本文通过对活跃在一线的新闻主播的风格表达,分析了新闻播音主体的风格类型,说明了新闻播音风格的多样化对于广播电视新闻播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岳婷婷 《报刊之友》2014,(4):141-142
播音主持作为一种艺术,是生活中“美”的真实体现。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说,播音主持的人才在高校的培训下注重理论和实践、文化和美学结合,朝着多样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各方面的素质同时在这样的氛围中也得到体现和提升。由此可见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想要调动创作者的表达欲望,“审美性”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研究者甚众。本文笔者通过从播音主持艺术的美学表现、美学价值两个方面的分析,进而对如何培育播音主持的“美”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赵军 《新闻前哨》2000,(10):28-28
众所周知,节奏是诗歌 的灵魂。其实,除了诗歌、散 文,像小说、文章、广播电台 的新闻节目等,它们在有声 语言表达时都离不开节奏。 就连日常生活中的说话也离不开节奏。没有节奏,也就失去了语言的生命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节奏是一切有声语言的灵魂。 新闻播音是新闻稿件的文字语言经由播音员再创作而成的有声语言,它同样具有“节奏”方面的要求。 节奏是韵律,节奏是色彩。当我们对播音的吐字、发声、呼吸等等多种技巧都已经掌握了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节奏”在新闻播音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新闻播音员在平时工作中,接触到…  相似文献   

12.
周敏 《中国广播》2004,(11):41-42
随着人们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广播新闻节目从内容到形式上不断改革创新,新闻变得更广泛、更新鲜、更快捷、更深刻。广播新闻节目能否受到听众喜爱,播音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播音员必须研究掌握过硬的新闻播音技能,增加播音在广播新闻节目中的魅力,增强其可听性。播音员应该在播音语言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上多下工夫,并根据广播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博采众长,就能收到良好的播音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杨伟 《视听纵横》2004,(4):115-116
播音风格是播音员在播音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个性特征,纵观历史,不同时期的播音风格可以折射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今天,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人民的精神化生活日益丰富,人们开始不再满足于听“正襟危坐”式的播新闻。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们的新闻传播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广播新闻节目,是人们生活中获取信息的一种途径,随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加,广播新闻不仅要创新内容,也要丰富播音语言样态。文章从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播音特点出发,介绍了广播新闻中的播与说以及两者区别,阐述了融媒体时代播新闻和说新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社会的进步带来精神文明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是大众审美的进步。对于新闻播音而言,其不仅是一个信息传递的技术活,更是一门艺术;其不仅要字正腔圆,更要风格独到;其不仅要准确播报,更要感情充沛。符合大众审美诉求的播音并且要随着大众审美的变化而变化的新闻播音才能不断地引起人民群众对于新闻播音的关注和讨论。本文首先分析了新闻播音与时俱进的变化。其次阐述了新闻播音的审美特征,新闻播音具有通俗方面的美、情感方面的美、音律方面的美。随后分析了新闻播音的审美创造,新闻播音员要注意个人仪态美、新闻播音员要注意个人情感表露、新闻播音员要注意个人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16.
姜虹 《视听界》2006,(5):98-98
近年来,“说新闻”之风盛行。可是主流新闻节目的播音,从中央到地方—直还是播音员统领。这是因为,传统的播报方式传播新闻,已经成为中国百姓乐于接受的一种习惯形式。究其原由,这里面有着播报式新闻播音的不朽魅力和审美特征。1.新闻播音员应具的意愿美播音员采用播报的方式播读新闻,播音员本身具有社会属性,他代表党和政府说话,他是喉舌,是代言人,在播音中充溢着客观的真实性。播音员在播音中的情感必然与自己所代表的利益相一致,他的这种身份,也规定了他的情感美的社会属性。播音员播报的新闻内容是党和政府的声音,他是站在党的立场上播…  相似文献   

17.
应瑶林 《声屏世界》2003,(11):52-52
新闻播音员是以有声语言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新闻工作者,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新闻传播的实现者。因此,在播音创作时,把握着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样式,就显得极其重要。立足主持人语言通俗化,播报语言口语化、平民化,象人们平时说话一样自然,拉近主持人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视听轻松,可以说这种“说新闻”也是主持人语言通俗化的表现形式之一,颇具特色。但一些地市级电视台主持人不到位的模仿,造成新闻传播中人际传播的混乱,影响了传播效果。首先,语言的抽象性和线性传播的瞬息易逝,给受众造成信息接收障碍,而在播音语言表达上,“说”的样式造成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王平 《中国广播》2007,(12):56-57
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受众渴望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新闻资讯。媒体要满足人们的这一愿望,就要加大新闻资讯的播发容量,提高新闻资讯的播报速度。而提高新闻播报的速度,又不是一个简单的“快”字便能解决的。汉语语言的韵律美是客现存在的,新闻播音是展示汉语言美感的一个方式,而播音时的语速,影响着听众对这种“美”的感受。所以,播音要提速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能为盲目追求提速而提速,破坏对汉语言美感的展示。  相似文献   

19.
王远远 《新闻传播》2009,(12):51-51
在收视要求及市场需求的背景下.传统的播音业务在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意识面前显得有些单调,受众需要具有时代感、时尚感、亲和力的新闻播音方式。在播音员的业务要专业化、多样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呼声中,电视新闻的播音形式在传统播讲方式的基础上出现了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20.
在播音创作上过去只提“播音”,而现在“说新闻”、“说广告”的提法都有了。近年采,播音界的学术交流以及业务期刊上,“说新闻”一词也有使用。关于什么是“播”,什么是“说”,以及“说”和“播”的关系,是人们探讨颇多的话题之一。笔者常年在一线从事新闻播音,对此有些感受和思考,在此便结合播音理论,谈谈“说新闻”这一问题。“说新闻”,就是遵循播音创作规律,在把握稿件内容的前提下,运用播音表达技巧,流畅自如地把新闻事实“说”出来,把有稿新闻播得像无稿一样轻松自如、自然、平易。这种“说新闻”的观点是积极的、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